语文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答案
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
1)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结合诗句,谈谈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宋)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________(填写传统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改为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1)端午节
2)有道理,好。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
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龙舟竞渡,即赛龙船。相传伟大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这一活动,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当地居民准备轻便快船,选拔优秀船员,到节日,在附近江河举行竞赛活动。男女老幼,官员百姓,纷纷集聚赛区观赏助兴。这首词描会的是端午节的场景。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先在诗文中要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
故答案为:(1)端午节;
2)有道理,好。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
争战气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点评】解答古诗词炼字的题目,应该分别解释两个字的含义,然后分析替换前和替换后的效果。
3.古诗文阅读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释】秦观;北宋著名诗歌,先后多次贬官,一生潦倒失意。庆历四年,苏舜钦被罢去官职,流寓苏州,在城南营建沧浪亭。
1 两首诗歌都描述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春日》中________写出了春雨淅淅沥沥,《初晴游沧浪亭》中________则写出了雨势不小,河水涨了起来。
2)《春日》后两句使用了拟人手法,而《初晴游沧浪亭》则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你选择其一,试做简要赏析,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4.阅读《月夜忆舍弟》,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
2)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
5.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对尾联做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因思杜陵梦,鬼雁满回塘。
2)诗句马作的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
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词人国事家事交织心中,不由得更加思念故乡?
2)词人为何青衫湿?请简要分析。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四句诗有实有虚,请出虚写的一句。
2)前两句诗写景手法独特,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注】蘼芜:一种香草。
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本无形,却在诗人笔下各具神韵。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的特点。
2)这两首同写田野漫步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1)第一首中的春风 轻柔美好,带来生机;第二首中的秋风萧瑟寒冷,凄凉无情。
2)第一首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首抒发了韶华易逝、老之将至(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伤感之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在结合景物特点加以概括。
2)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第一首中的春风 轻柔美好,带来生机;第二首中的秋风萧瑟寒冷,凄凉无情。
2)第一首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二首抒发了韶华易逝、老之将至(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伤感之情。
【点评】要在理解诗歌内容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诗中的景物特点进行分析。清人姚范这首写景之作,何等鲜活洒脱,韵味独特。尤其是次句将本是形容少女形体的窈窕一词,用得既新且奇。至于到底是春风窈窕还是蘼芜窈窕,则又妙在尽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作者用窈窕一词形容春风,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草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美好姿态。绿则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变绿的过程,突出了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在今广西贺县东北。
1)下列各项对本首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 首联点明别离,描述兄弟惜别之情。倍黯然三字,既含万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B. 颔联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既是对柳宗元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又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
C. 颈联一写山,一写水,借景抒情,全在遥想宗一此去路途遥远,充满坎坷艰辛,表达出作者对舍弟此去的担忧关切之情。
D. 尾联运用想象,以虚写实。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江陵相会,字写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恍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2)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这首诗与严羽所说的哪些方面相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暮热游荷池上
(南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侬:我。披襟:敞开胸襟。
齐安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注】两竿:形容落日有两竹竿高。
请指出两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落叶
(隋)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不肯下,犹言惜故林。
(写作背景)诗人孔绍安原是南朝陈的达官子弟(其父孔奂为陈的吏部尚书)。隋灭陈时,孔绍安才13岁。他曾对表兄虞世南说过:本朝沦陷,分从湮灭。这首诗是陈亡后不久,孔绍安徙居京兆鄂县(今陕西户县)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1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心境和身份的是“”一字。
2)傅庚生先生在《联想与比拟》中写道方人之情有所会、感有所触也,往往将其内在情感之颜涂染于外在事物之表,请结合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诗人的情感。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秋浦: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蒲:蒲草。杜陵: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岸蒲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自古雄才多磨难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回答。
14.诗歌鉴赏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入云深处亦沾衣。
1)诗中的“________”字活泼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2)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诗歌,回答小题。
樵夫
(宋)萧德藻
一担乾(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1)樵夫居住的环境远离城市喧嚣,从诗中、两处可以读出。
2)有读者觉得诗中樵夫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有人说樵夫的生活充满忧伤。试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