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
北大自主招生“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首名为《官仓鼠》的唐诗,把封建时代的贪污腐败官员刻画得入骨三分。腐朽的封建社会虽然结束了,但腐败官员并未绝迹,吉林长春的“米老鼠”就是一例。
  “米老鼠”是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凤君的外号,此君既贪又“花”。日前,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他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米凤君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2年2月至2008年2月,米凤君利用担任中共吉林省长春市委副书记、长春市市长,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28万余元。案发后,大部分赃款赃物已退缴。法院认为,米凤君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非法收受他人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其行为构成受贿罪,犯罪情节特别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鉴于米凤君在被调查期间,主动交代了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贿事实,认罪态度较好,退缴大部分赃款赃物,故对其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
  “米老鼠”是典型的“官仓鼠”!这种“官仓鼠”不同于老百姓家犄角旮旯里“爬灯台,偷油吃”的小老鼠,也不同于荒滩草地里四处觅食的野老鼠,而是身居“公门”、潜伏“官仓”、倚仗权势、祸害国资的“硕鼠”。他们或卖官鬻爵,或贪污受贿,或在企业经营、转让土地、承揽工程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而且冠冕堂皇、有恃无恐,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民愤也极大。
  类似长春的“米老鼠”,此前还挖出好几只这样的“官仓鼠”,其中的典型人物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同海和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他们犯的都是受贿罪,其中陈受贿1.9573亿余元,王受贿1196万余元。陈、王二人同“米老鼠”一样,都被判处死缓。判死缓而不立即执行死刑的原因也几乎是同样的:米凤君是因为“在被调查期间,主动交代了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贿事实,认罪态度较好,退缴大部分赃款赃物”,陈同海是因为“退缴了全部赃款”,王益是因为“案发后全部赃款均已追缴”。
  米凤君、陈同海、王益这样的“官仓鼠”贪婪又胆大,可恶又可怕。在他们权力所及之处,可以说是管什么就吃什么,米凤君吃长春、吃吉林,陈同海吃石化,王益吃银行。对这样的“官
仓鼠”的惩治,应该比对一般小老鼠、野老鼠更严厉一些,因为他们的危害性更大。当然,对米凤君、陈同海、王益被判死缓而不立即执行,笔者尊重国法,并不持异议。
  但笔者注意到米凤君、陈同海、王益等 “官仓鼠”人生之路或者说犯罪之路有着极为相似的“三步曲”:一步是以权谋私,数额巨大,二步是事发被查,交代退赃,三步是判处死刑,留条性命。这“三步曲”让人感到不太正常,引人警觉。
  对 “官仓鼠”“三步曲”,笔者想问的是:这些“官仓鼠”为什么为害十几年、受贿几千万直至近两亿元后才被挖出来?他们的上级领导和纪检监察机关在干什么?这些“官仓鼠”为什么一被抓起来就主动交代、积极退赃?没抓时怎么没有这个“觉悟”?还有,死缓“镇”得住这些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的“官仓鼠”吗?他们会不会在牢里“休息”几年后又重出江湖?
  例子:对这“官仓鼠”的“三步曲”,笔者也许多虑了,但要看到,多虑的人还真不少。再说,多虑要比不虑好吧!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8日对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凤君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米凤君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受贿1.9573亿余元被一审判处死缓后
选拔干部为何要“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直是我们党选拔干部的一贯标准。党的十七届四种全会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组部也出台与之配套的地方考核、部门考核、年度考核等3个考核办法,要求突出重点,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
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到一个《意见》、三个考核办法,可以看出,“以德为先”的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的考评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指导精神的操作性也越来越强。选拔干部为何要“以德为先”?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德与才,如同干部素质的两根“支柱”,互为依托,缺一不可。有德才有得,有德才有成。记得陈毅同志曾经讲过,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更糟了。这段深入浅出的话告诉我们,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才高而缺德是灾难。
相比而言,才不够,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正如谚语有云,“高尚的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而能力却无法填补道德的缺陷。”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有佐证。纵观近年来落马的陈绍基、王华元、黄松有、许宗衡、郑少东等一批高官,都可谓能力不凡,但也都是在德上出了问题、栽了跟头。官员自身堕落的丑行,官民之间屡屡发生的各种冲突,放大了官德缺失之痛。
提升干部的道德水准,必须破解“考得准、考得实”的难题。过往,考评干部往往是德、能、勤、绩、廉一并进行,考评内容笼统、抽象、概念化。必须在制度设计层面有效防止这些缺陷,按照“干什么、考什么”原则,采取正向测评和反向调查相结合,从正反两方面对干部的德进行评价印证,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真正考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防止凭印象起用夸夸其谈的“马谡”。
提升干部的道德水准,必须把考德结果之高下最终反映在用干部上。干部德的量化考评结果,不仅是本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监督、评价干部的重要手段,能督促干部不断提高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只有把考德结果与干部职位的升迁挂上钩,只有对“德”的测评结果成绩排名靠前的干部同等情况下优先使用,对 “德”的测评排名靠后的慎重任用甚至不予任用,
干部才不敢失“德”,不敢废“德”。如果只考评而不应用,提升干部的道德水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干好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相信随着干部德的考评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测评方法的进一步科学,测评结果的更好地应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会茁壮成长,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也就有了更好的依靠。
何川洋考北大 大悲大喜两重天
重庆考生何川洋可能没想到自己身不由己成了新闻人物。他连续两年高考,志在北京大学,去年虽以659分夺重庆文科状元却名落孙山,今年以674分排名第十,加上北大自主招生获得的20分降分承诺,已跟北大签了《预录取协议》。这意味着,如果不出意外,何川洋即将漫步未名湖畔。
  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何川洋两年高考犹如冰火两重天。去年是父母自作聪明,假造“土家族”民族身份,断送了儿子的北大之路,其父母受到行政处罚和舆论谴责;今年何川洋不靠父母靠自己,再次考出高分,凭本事上北大,受到舆论的赞扬和鼓励。看看他的两年坎坷高考
路,给人以启示,“上帝”公平,没让不老实的人占便宜,要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受到舆论的谴责,同时,必须给老实又有志气、有本事的人以出路,使其如愿以偿,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志士有报国之门。
  何川洋这个小伙子不简单。他承受得住猝不及防的精神压力,经受得住排山倒海舆论的考验,气定神闲,刻苦读书,靠奋斗又考高分,可喜可贺,但愿他今后不受干扰,路子走正,步步踩实,创造美好人生。
  但是,“桥是桥,路是路”,正像父母去年的错误没有影响儿子今年上北大,同样的,儿子连续两年的高分也不能淡化更不能掩盖父母的错误。“没规矩不成方圆”,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去年,同何川洋一起被重庆市招办宣布取消了录取资格的考生有30名,有数十名涉及帮助的公务人员分别被给予行政撤职、记大过、警告、开除等处分,何川洋的父亲何业大,巫山县招办主任职务被免,其母卢林琼作为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被责令停职反省。这是必须的,公正的,自然也是得民心的。
  的事教训深刻,至今记忆犹新。去年7月3日,笔者在人民网“人民时评”专栏曾就此事发表短文《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子断了儿子北大路!》文中说,笔者同情何川洋的遭遇,但更
支持北大放弃录取的决定。何川洋显然是个有天分、也用功的学生,通过高考已经走到了北大校门口。在他的高考志愿表上,只填报了北大这一所大学,可见其上北大心情之热切。千不该、万不该他的汉族身份被换成了土家族身份。这就违规了。为此,他断了北大路!换民族身份,主要责任自然不在何川洋,他没那个心计,更没那么大的本事。那么,到底谁应该对负责呢?文中还说,重庆的处理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合情合理。请注意,重庆虽然取消了何川洋的加分资格,但仍保留了他的录取资格,北大校门仍然敞开着。
  短文最后说,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望子成龙,古今皆然。但爱子也好、望子也罢,都得走正道,讲诚信,不能搞歪门邪道。何业大等人聪明过头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自断了状元儿子的北大之路。何川洋同学值得同情,但应谴责的是谁呢?
  应该谴责的当然是其父母,但他们也许是一时糊涂,把本来不假造也能上北大的儿子折腾得够呛。一年过后,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在事发之后,其母被送到党校学习,其父成了巫山县招办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工作颇为认真。在知道今年儿子又考了高分时,他们并未欣喜若狂,只愿顺其自然。何家经过这次风波,既不怨天尤人,更没一蹶不振,这是令人欣慰的。
  顺其自然,这就对了。说起来,何川洋的父母在民族身份上,无非为了儿子上北大,人家儿子也确非平庸之辈。“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恨、可恶、也更可怕的是一些有权力或有金钱、又贪婪又愚昧的老子,为“少爷”、“小”“设计人生道路”、“规划幸福生活”,挖空心思“门路”、千方百计托“关系”,直至死皮赖脸,违法乱纪,冒名顶替上大学,假造履历当干部,非要把一个个“衙内”式的儿子、“公主”式的女儿送上“仕途”、“钱途”,把糊不上墙的“泥巴”非要糊上“墙”。比较而言,他们比何家父母为儿子上北大而,更应受到舆论谴责和法纪惩处!
如何杜绝“官二代”飙官
不久前,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硬性”条件,就是限招正科级干部子女,其他人都被排除在外。尽管九江市委组织部已要求武宁县有关部门暂停了这一做法,但对于“官二代”现象的争议仍远远没有结束,甚至有网友总结,“不怕‘富二代’飙车,就怕‘官二代’飙官。”(6月29日新华网)
实事求是地说,老百姓不仅不反感“官二代”,相反更对正直的官员后代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比如第一代红革命家的后代,有几位现在不仅成了官员,更成了国家的“封疆大吏”,他们
不仅在工作上表现出,更能够关爱百姓,为社会伸张正义,受到众的爱戴和欢迎。老百姓现在不是仇视“官二代”,主要是愤怒于一些“官二代”不公平的孳生环境。一些官员为了能让孩子挤进事业单位,或弄虚作假,或冒名顶替,或干脆利用公开招聘的名义为自己的后代“量身打造”,某些官员完全把国家的事业、公共的权力当成自己“世袭爵位”的工具,如此“造就”的“官二代”怎能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