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后感作文(3篇)
第一次读后感作文(通用3篇)
    第一次读后感作文 篇1
  记得初中时即在河南路科技书店买了《苏菲的世界》,那时贝塔斯曼刚推出,自己完全是被那些崭新的封面和包装所吸引,兴冲冲买了两三本书,回家还写了篇“买书,是因为封面精致缘故”的“感悟”。小时候看书慢,一字字啃到23页便觉费神看不下去,于是乎扔进书橱,一摆十年之久。现在整书橱,太多儿时买来未读之书了。虽有仰望星空般看几百年前过去的感觉,实则叹息自己在青春年少时失却了多少启蒙良机,懵懵懂懂。苏菲亦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如果当时能有幸读完,想必那种亲临故事情节,所受震撼之感要比现在强上千百倍。可又会有所质疑,如果当时读它,自己又能读懂多少呢?因为专业之故,自己是带着浅薄的西方文化背景来读的,书中的涉猎,有些使我温故知新,有些解答我的疑问,有些开启了新的观点和视角,才会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可是小时候没头没脑,嚼起来会否觉得生硬呢?未知。哲学是博大而深奥的,只怕此刻的我,也未能将这本启蒙书如数读懂吧?成长和读书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中相辅相成,在矛盾中取进呢。
  Sophie是智慧的`意思,书名取《苏菲的世界》,将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质疑这个世界,质疑自身,开始了一程奇幻之旅。作者巧妙的情节构思,使读者不禁对自己的存在也产生了疑惑,仿佛我自己就是苏菲,或苏菲确实存活在我们的意念里。每一个哲学派别的讲述,我们都似亲身活在那些哲学家眼中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思索将我们带入不同的宇宙观中。智慧,源自于我们本身,发人深省。
  文史哲不分家,《苏》将哲学概况的通俗演绎,解答了我许多以前唐唐课上似懂非懂的内容。从自然派,古典派,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到现代的存在哲学,不仅仅是文学常识,历史背景,艺术形式的介绍,还有自然科学,政治经济等。其实,世界百科不分家,而哲学,就像百科的起源和索引,于是《苏》能像行云流水般在各个领域中自由过渡。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哲学中到自己的影子,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前因后果,禀性所带来的喜怒哀乐,也都能从中到对应。到了原因,我们往往就能知道下一步如何走,如何保持和谐,如何追寻适合自己的生活。哲学将我们从兔毛深处中沉睡麻木的我们拉出来,试图看清我们自身,看清这个世界。
    第一次读后感作文 篇2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捧读《百年孤独》时,被书中的魔幻世界所吸引,一气呵成,读罢,又欲罢不能地反复翻看了几回,感慨颇多,终于理解了此书刚刚问世时,疯狂的读者用抄写此书的方式来验证究竟是自己疯了还是作者疯了的行为。我自认为是理智的读者,但由于阅历、积淀和思维的狭窄,当时仅仅关注书中的魔幻彩,忽略了这个魔幻世界里蕴含的深刻的真实性与现实性。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次捧读《百年孤独》,再一次被这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神奇力量所征服,同时也被它的现实性所感动。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一代又一代人来了又去了,最后他们都成为魔幻世界里的鬼魂,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活着的时候,都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经历,那么骇世惊俗,那么不同凡响,他们都携带着先祖原始的野性和强健的基因来到现世,恣意宣泄自己独特的个性,活得忘乎所以,活得令文明世界里的人大跌眼镜。作者马尔克斯曾说: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最后书中这些主人公们都用各自的“孤独”惩戒自己,平息自己生命中的放荡不羁,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和恬静,“孤独”让他们坦然接受自己的宿命,让他们活在自己最绚烂的一刻,永远耀眼夺目,他们的灵魂在死亡中得到永久的安宁。在这一切文字的背后,我看到了深沉的“爱”,看到了马尔克斯戏谑笔触中的“痛惜”,那是“爱”“恨”交织的“痛惜”。
  马尔克斯说这本书是写给女人的。细细回忆一下,发现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深刻的主人公,都是那些个性分明,美如天仙,骨子里散发着母性光辉的女性形象,而那些叱咤风云的男性主人公,在小说里就如过眼云烟。作者在痛惜中为这些美丽的芳魂树碑。
  第一代,令人敬重、爱戴的老祖母乌尔苏拉。
  马孔多的创始人老祖母乌尔苏拉,她是家族中LD级的人物,俨然母系氏族社会中的女酋长,掌管着家族中的生计大权,她的一生勤勉、务实、自律、充满活力,像一部开足马力的马达,无休止的、日复一日的、重复的劳作着。丈夫在不着边际的幻想中忘记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她就独自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每天带领孩子们在地里忙活着。她对丈夫所追求的事物,并不认同,但也不抵制,她可以拿出自己珍藏的金币让丈夫去实践炼金术。她并不愚昧,看到姨母与叔父近亲结婚生出长尾巴孩子的后果,就努力避免和表兄的丈夫同房。她也会因不满闹情绪,曾跟着吉普赛人失踪了一段时间,但在责任的驱使下,又主动回归马孔多。她靠做小饼干生意敛取财产,扩张基业,终于让家族走向辉煌。她有自己的操守,别人寄存在家里的巨额财富,绝不让自己的子孙挥霍。直到失明后,她还依靠“诡异的直觉”继续料理家务。她头脑清醒、是非分明,不断纠正家族后代的劣行。她是布恩迪亚家族中存活
关于第一次的作文时间最长的一个人,她因长寿也见证了家族六代的兴衰、存亡。临死前,她躺在床上,身上布满水蛭,百岁高龄的她萎缩成像胎儿一样小,即便如此,她倾尽一生对这个家族无穷无尽的奉献,足以让她赢得所有人的敬畏,她是母爱坚毅的代表。
  第二代,野性、恣意、固执的养女丽贝卡。
  丽贝卡,据说是养母乌尔苏拉的表侄女。被收养之初,她胆小、自闭,有吃泥土的癖好,是一位病态、倔强的孤女,幼年时她只对印第安语有反应,种.种迹象表明,她有印第安人的血统。长大后出落成一个绝代美人,吸引了意大利琴师皮埃特罗的目光。文静、优雅的琴师展开了追求她的攻势,因此,她也引来了好妹阿玛兰妲的记恨。当她的大哥何塞·阿尔卡蒂奥返乡后,大哥身上与生俱来的野性、阳刚、粗鲁唤醒了丽贝卡骨子里埋藏了多年的野蛮热情,她那被压抑的病态嗜好也释放了出来,促使她果断抛弃意大利人的追求而选择和自己的大哥结婚。抛弃意大利琴师意味着她将放弃的是欧洲文明世界里贵族一样的优雅生活,母亲乌尔苏拉一气之下把这兄妹俩赶出了家门。丽贝卡的丈夫离奇死亡之后,她在欢愉和喧闹中重归寂静,开始与世隔绝,独居在自己的小屋里,直到死去。晚年的丽贝卡曾收到奥雷里亚诺第二让她回归家族的邀请,却被她断然拒绝了,理由是:辛苦多年,忍受折磨,好不容易
赢得的孤独特权,绝不肯用来换取一个被虚假迷人的怜悯所打扰的晚年。她的一生极具反抗意识,拥有不甘寂寞的热情,要么极度抑郁、要么爆发得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