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圻 1934年8月生,浙江鄞县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原采矿工程系主任。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持创建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地下开采方向的学科建设,
曹树刚,1955年10月生,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采矿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77级地下采煤专业本科毕业,中国矿业大学81级采矿工程专业(1984年12月)硕士毕业。1985年1月起在重庆大学从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其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获工学博士学位。
勾攀峰,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河南省商水县人,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系,199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采矿工程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教授职称,现任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采矿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采矿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煤巷锚杆支护、围岩注浆加固、锚喷支护、大倾角煤层开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提出了煤巷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理论,提出了锚杆  支护系统设计方法、巷道围岩稳定的判别准则,开发出高强增塑粘性材料。科研成果《高强增塑粘性材料固化破碎区研究》获200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极软煤层
复合顶板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获1998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新方法及支护新技术》获 200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倾角煤层开采的顶板活动规律研究》2004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著作《煤巷锚杆支护》获1999~2000度江苏省优秀图书二等奖。
樊克恭,男,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1993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土工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现为资环学院资源工程1系副主任,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职
侯朝炯,中国矿业大学系副主任、矿压所所长。1933年1月14日出生于自贡市。1945年至1951年,先后在自贡蜀光中学和重庆清华中学学习,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1955年7月毕业留校工作。侯朝炯现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煤炭工业部
锚杆支护及软岩工程两个专家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矿业大学系副主任、矿压所所长等职。
侯朝炯长于煤矿开采、岩石力学、巷道矿压理论与控制、高水速凝材料的研究。其主要技术成就包括:建立了动压、软岩巷道矿压新理论;开创了巷道金属支架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发明了多铰摩擦U型钢支架、工字钢可缩性巷道支架、方(长)环型可缩性支架等;发明了新型ZKD高水速凝建筑材料,其性能达到、超过了英国最先进的同类材料,在采矿和其它岩土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建立了“煤巷锚杆支护”的理论基础,解决了发展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为提高项目研究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1人):康红普、胡千庭
中国科学院第二轮候选人:地学部:何满潮、唐春安
勾海峰宋振骐,出生地:湖北武汉;出生日期:1935.03.10。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中国组成员,国际岩石力学局(IBRM)成员,
坚持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建立和发展“实用矿山压力理论体系”,用于指导现场生产实践,为大幅度降低煤矿顶板等重大事故、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在进行大量现场观测的基础上,掌握了丰富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研制了预测预报矿井顶板事故的方法和各种仪器,包括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支架工况监测系统,保证了煤矿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
主要成就: 中国科学院院士;实用矿压理论开拓者和奠基人;采矿界第一位院士;采矿界唯一一位科学院院士。
钱鸣高,出生地:江苏无锡市;出生日期:    1932.12.11。1950-1954年,在东北工学院采矿系学习。1954-1956年,在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1956-1969年,在北京矿业学院任助教、讲师。
我国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提出了采场上覆岩层在受开采影响而破断后形成的结构模式,即“砌体梁”力学模型,创立了视老顶岩层为弹性基础上悬露板的力学模型,为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及老顶来压预测预报奠定了基础。以后又在研究“支架一围岩”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支架一围岩”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为综采面的高产高效提供了保障。1995年当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红普,研究员,男,1965年11月6日生,山西五台人建安乡张家庄村人,党的十八大代表, 1981 年 9 月考入山西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 1985 年 7 月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继续研究生学习,并于 1988 年、 1991 年获得硕士学位(导师:侯朝炯)和博士学位(导师:陆士良)。199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现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天地科技开采事业部副总经理,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煤炭科研一线工作,主攻巷道支护理论与技术。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以及煤炭行业重点项目在内的50余项,2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90余篇,获国家专利10项。
2011、2013年连续两次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2013年7月日顺利进入第二轮。
康红普的研究工作与成果主要表现在:致力于煤矿巷道高效安全支护技术—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的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形成了巷道支护成套技术体系,为煤矿提供了首选
的、安全高效的巷道支护技术;在煤岩体地质力学测试理论与技术方面,获得多项专利,提出新的测试方法,开发出我国煤矿第一套地质力学快速测试系统,取得明显创新性成果,为煤矿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袁亮,男,出生地:安徽省六安市,出生日期:1960.06;1982年7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矿业学院),2003年获安徽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煤与瓦斯共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煤矿安全绿开采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学科建设平台主任。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2007年以来,袁亮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其中,排名第一3项,排名第三2项),获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6项(均排名第一),2011.10.1---“世界采矿大会突出贡献奖”,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EI收录9篇),出版专著3部。
其主要成就和贡献有:基于淮南矿区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开采条件,开创性提出了卸压开采
抽采瓦斯技术原理,成功地解决了淮南矿区安全开采技术难题,并首次提出了高瓦斯矿井设计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在优化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无煤柱(护巷)煤与瓦斯共采的技术原理,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工艺技术;组织完成了多项松软煤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解决了淮南矿区松软煤岩巷道支护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在煤炭行业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我国和世界低透气性煤层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经国家批准创建了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已成为煤炭行业科研、行业培训与技术推广重要基地。
胡千庭,男,1957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徽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三、四)、三等奖1项(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二等奖4项(第一、一、二、二)、三等奖3项。前期研究经历:一直从事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1985年参加国家“六五”重点攻关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参加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值的试验、确定等研究工作;1986~1990年参加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矿井瓦斯突出预测预报的研究(方法及仪表)”,主要承担了测定工艺方法的试验研究及突出预测仪器的开发;1991~1995年主持研究了国家“
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工作面突出预测敏感临界指标值确定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煤层赋存状态、突出类型、作业方式条件下的预测指标、预测工艺、临界值确定方法,并研制了仪器。
王安,出生地:内蒙古凉城,出生日期:1958年8月9日。毕业院校:山西矿业学院。现代煤矿采矿工程专家。2002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先后担任乌达矿务局总工程,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神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总经理,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煤能源集团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王安院士提出,正确思维方式是创造财富的动力,不走别人走过的轨迹,不从技术到技术来研究技术,不从问题到问题来研究问题,坚持系统思考、整体推进、主客观最佳结合的工程哲学,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变革。他介绍说,工程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合理地改造世界的哲学,是对工程造物的思辨,工程管理创新要注重体现系统性、客观性、时效性的特点。王安院士阐释了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和队伍专业化“四化”的工程管
理新模式。他认为,“四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工程哲学和综合集成方法论,他还结合亿吨神东矿区概况,对工程哲学与神东亿吨矿区创新实践、神东亿吨矿区建设成果提出了在技术方面把握主观与客观最佳结合点的变化会有无限的创新,集成最新技术成果构成简洁流畅的矿井系统,达到工程美学的要求;以最优的技术方案发挥客观条件的优势,发现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很多问题就容易解决。同时,他还提出了积木式管理、裂变式发展的队伍专业化理念以及无人则安的安全理念和环保理念。最后,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实践谈了三点认识。对于创新理论,他认为,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工程哲学的思想,坚持系统、辩证、整体、开放地思考问题;对于创新思维,他提出要善于运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对于创新目标,他认为:技术创新要始终追求技术的制高点,管理创新要始终追求管理思维的不断蜕变,技术的最高境界是美学,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艺术,艺术与管理结合的制高点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