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题 | 沁园春·雪 |
课标陈述 | 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中主要内容,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 |
学情分析 | 通过三年多对诗歌的学习,初四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赏析现代诗歌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学习《沁园春·雪 》,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努力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探索。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角,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学习伙伴;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对话探究,共享成果。 |
学习目标 |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
评价设计 | 1、通过检测前置作业和朗读课文,把握节奏和感情。(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精读课文,合作探究,体会鉴赏”环节(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总结思路,感受豪情”环节。(检测目标3的达成)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 |
学习活动设计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5分钟) 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领略一下诗词的风采。 多媒体展示,配乐朗诵《沁园春。雪》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挥,说得不完整不要紧,这只是学生的初步感受。 二、前置检查(5分钟) 1、词的基本形式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投影: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分( )外妖娆( )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 今朝( ) 惟余莽莽 风流人物 折腰 风骚 红装素裹 三、初读课文,把握节奏和感情,整体感知。(8分钟) 1、挑选几个学生朗读; 其他学生指出他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目的:初步把握朗读技巧,体会词的意境。 2、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 师提示: 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体会鉴赏。(15分钟) A:精读上阙,欣赏写景语言的妙用。 有感情的朗读上阙,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雪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形式:个人圈点赏析,小组交流解答疑问。 沁园春雪赏析重点问题示例: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领起,望到了什么呢?(小组学生思考、讨论) 答案要明确:望字领起下文,从“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是望字统领。 “望”到了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让学生思考、交流: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教师指导:长城内外,长城东西走向,长城内外实指长城南北。 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大河上下实指黄河的上游、下游。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答案要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以动写静,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赋予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 B:精读下阙,体会议论评点的准确恰当。 朗读下阙,思考作者是怎样准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揣摩议论语言的精妙。 1、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又很婉转的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的弱点,批评的措词极有分寸,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副词的准确运用。 “略”、“稍”,用词恰当,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 2、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五、总结思路,感受豪情。(5分钟) 师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浑然一体的? 明确:“,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将诗词的那种大气磅礴,格调高亢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六:梳理总结,巩固重点。(5分钟)(请学生来进行总结) 1)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写、有具体写(有静态写、有动态写) 词的下阕议论兼抒情,评古是为了论今,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下文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2) 用词准确、精练而鲜明 ,动词极富形象,形容词不但极富形象而且彩鲜艳,副词十分确切增强表现力。 (3) 多种修辞说法的运用 :比喻、借代、对偶 板书: 沁园春 雪 写景: 北国风光 长城内外 千里冰封 望 大河上下 抒情 :! 议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作业设计 | 读的另一首《沁园春。长沙》,借助想象将词中的写景部分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描述。表述形式不限,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片段作文。 |
沁园春 雪 (新课标)
本文发布于:2024-11-06 07:1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 雪》同步试卷
- 下一篇: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赏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