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清净
导言 《金刚经·庄严净土分中有一段佛陀是这样说的:“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陀通过此段经文在告诉我们什么?如何才能生清净心呢?看文中详解。
什么叫清静心?你以为清静心就是拿个扫帚打扫之后的心?不是的。清静心就是超越心、不执著心,就是无著、无染、无执之心,就是解脱之心、觉醒之心、成就之心。怎样才能生清静心呢?不要刻意去生,刻意去生恰恰就不是清静心。无染、无著之时,清静心就诞生了;有染、有著之时,清静心就诞生不了。这就是“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此段经文其实还是在教导有为法和无为法、对佛法执著还是不执著,只不过佛陀是换几个角度再讲。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其中内涵,就会被表面文字所欺骗,为什么佛陀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多大的关联,东一句、西一句,实际上佛陀说出来的内容就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表面上是散的,但内在一个精神贯穿始终。那个精神就是无执、无著、无染、无我、无为的超越,就是清静心。
佛陀进一步解释如何生清静心,“不应住生心”金刚经全文解释,这个“心”是指清静心,这里佛陀再次告诉我们不要执著在相上,不要执著在上。只要你不执著于它们,你的清静心就诞生了;你一旦执著,你的心就成了染污心、执著心、红尘心、堕落心、颠倒心,而非清静心了。修行人所追求的是清静心——心中清静。清静是怎么来的?不是去掉污垢就是清静,不是的,而是超越执著就生清静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都好理解了,不用解释了。
最后这句话总结得很重要,佛陀总结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等于“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四相就是无所住。当你做到四无的时候,你自然就不生而生地生出了清静心。清静心不生而生,不求而得。怎么得呢?当你无四相,不住相、不住法,你就获得了清静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包括清静心,包括菩提心,也包括觉悟心,包括一切好的心,都是在“应无所住”之时自发地生出来的。
——摘选自潘麟导师生命科学系列经典丛书之《<金刚经>的智慧·庄严净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