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庠(1889—1961),曾用笔名“林伯修”“林柏”“吴念慈”“杜守素”“杜惑”“吴啸仙”a 等,广东澄海人。学界称其为“朴素谨严的革命学者”,认为他“研究中卓著劳绩、具有自己独到见解”;b
而且他还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学者之一”。
金刚经全文解释c 他于1907—1919年在日本留学,后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早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和郭沫若一道,听过日本佛学大师桂馨谷在东京本乡讲《大乘起信论》《金刚经》。
d 这一时期,“杜国庠因研究佛学而获知‘因明’(印度逻辑)的大意,这对他后来治理墨经很有帮助。”
e 在回国后的学术研究过程中,杜国庠对作为佛教逻辑的“因明”进行了专门研究,视因明为“值得我们腾出些时间来研究”的学问。
f 在其生前自编的学术著作《便桥集》,以及其逝世后出版的两部文集,即《杜国庠文集》,还有作为“当代广东社会科学家选集丛书”之一的《杜国庠选集》中,均收录有杜国庠有关因明研究的论著。
g 遗憾的是,杜国庠关于因明的研究成果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在《杜国庠文集》中所载的两篇序文、
*本文系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9CXTD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郭桥,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孔漫春,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河南  开封,475004)。
a 参见杜国庠:
《便桥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37页;於湘:《“墨者杜老”——访问杜守素先生》,《读书与出版》1946年第5期。
b 王匡:
《写在〈杜国庠文集〉后面》,杜国庠文集编辑小组编:《杜国庠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91-592页。
c 李锦全:
《历史的轨迹 时代的召唤——杜国庠〈中国思想史论集〉序》,《学术研究》1998年第1期。d 参见郭沫若:
《序〈杜国庠文集〉》,杜国庠文集编辑小组编:《杜国庠文集》,序文第2页;熊泽初、黄学盛:《杜国庠传略》,《杜国庠学术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7页。
e 熊泽初、黄学盛:
《杜国庠传略》,《杜国庠学术思想研究》,第237页。f 杜守素:
《为什么逻辑离不开认识论?》,《读书与出版》1948年第5期。g 在《便桥集》中,收录有《
“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在《杜国庠文集》中,收录有《关于“因明”》《“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在《杜国庠选集》中,收录有《关于“因明”》《“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
。2021年第1期
郭  桥    孔漫春[摘  要] 关于因明的研究构成了杜国庠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然而多年来学界对此鲜有论及。侯外
庐比较早地认识到杜国庠因明研究的价值,可是,这一认识相对于他在《杜国庠文集序》中对杜国庠学术研
究的整体评价而言晚了20年。不了解杜国庠的因明研究,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他关于先秦诸子,尤其是墨
思想的研究。杜国庠关于因明的研究主要涉及因明术语的现代诠释、因明的体系构成及其特点、新因明喻体
形成的历史基础以及关于因明传播的回顾与反思。侯外庐称杜国庠的因明研究为“绝学”,本文的研究可谓
侯外庐这一评价的一个注脚。
[关键词] 杜国庠    因明通俗化    因明理论    因明传播
〔中图分类号〕B81-09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21)01-0030-09
“绝学”蠡测:杜国庠的因明研究
*
一篇编后记a中,以及“简述社会科学家生平事迹、学术道路、成就影响”的《杜国庠选集》之前言b 中,均未提及杜国庠的因明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就杜国庠的因明研究予以初步探讨。
一、汉传因明基本术语的现代诠释
《因明入正理论》和《因明正理门论》是汉传因明的两部经典。杜国庠在研究因明的过程中,立足于近现代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对这两部典籍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术语,进行了现代诠释。这种工作,对于推动因明知识的广泛传播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兹举三例如下。
1.“同品”“异品”。这是陈那新因明体系中的两个基本术语,杜国庠对这两个术语给出了以下两个解释。(1)“什么叫做‘同品’、‘异品’?如立‘声是无常’宗,在这命题中,‘声’是主辞,‘无常’是宾词(述语),即用以判定主辞而欲证明其为如是的。凡事物具有这‘无常’的属性者,称为‘同品’;而不具有‘无常’的属性的事物,称为异品。”c杜国庠在这里通过举例的方法解释何谓“同品”“异品”。(2)“‘品’是品类。所谓‘同品’,是指具有宗的‘后陈’(即‘谓辞’或‘表辞’)所表现的属性的事物而言。......没有这样属性者,就是‘异品’。”d在这里,杜国庠借助于“后陈”的现代解释,从内涵和外延相统一的角度说明“同品”“异品”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构成逻辑上的矛盾关系,“同品”是肯定概念,“异品”是否定概念。
2.“自悟”“悟他”。“启发他人使明白道理,叫做‘悟他’,自己奋发学习而明白道理,叫做‘自悟’。”e或者说,“说服他人”,叫做“悟他”;自己“追求真理”,叫做“自悟”。f“自悟”和“悟他”是新因明“八门二益”体系中所谓的“二益”。杜国庠的这一解释,指出了“二益”的目标指向以及实现途径。
3.“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能立’,是说立论者建立一个论旨,它没有谬误,能站得住。‘能破’,
是说能揭露论敌的谬误而推翻他的论旨。”关于“似能立”和“似能破”,杜国庠的解释是:“建立论旨,因含有谬误而立不了,叫做似能立;驳斥他人论旨,没能把它谬误揭穿,或它原无谬误等而破不了,叫做似能破。”g这里,杜国庠指出了似能破的两种可能情形:其一,在对方立论的过程中的确存在谬误,但是,驳斥者没能指出谬误之所在;其二,对方的立论原本正确,不存在任何谬误,驳斥者是徒劳,根本不可能把对方驳倒。
关于为何要“立”(包括“能立”和“似能立”)和“破”(包括“能破”和“似能破”),杜国庠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指出:“为什么要‘立’要‘破’呢?都由于要‘悟他’——即是使别人悟到真理兴起正确的行为,纠正错误的行动。”h关于“似能立”“似能破”的产生原因,杜国庠也进行了分析,即因为“运用逻辑没有到家,分析事物不能透彻,以致议论中含有缺点,不能达到‘立’和‘破’的目的罢了。”i
二、因明的体系构成及特点
(一)因明的体系构成
因明作为古代印度的“五明”之一,它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关于这一点,杜国庠有明确的认识,a郭沫若作《序〈杜国庠文集〉》,侯外庐作《杜国庠文集序》,以及王匡撰《写在〈杜国庠文集〉后面》。
b杨越、蒋祖缘:《杜国庠先秦诸子思想研究概论》,杜国庠:《杜国庠选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说明”第1页。
c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d杜国庠:《“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杜国庠:《便桥集》,第184页。
e杜国庠:《该怎样看待墨家逻辑》,《哲学研究》1959年第10期。
f杜守素:《为什么逻辑离不开认识论?》,《读书与出版》1948年第5期。
g杜国庠:《“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杜国庠:《便桥集》,第182页。
h吴念慈编:《论辩文作法讲话》,上海:南强书局,1934年,第31页。
i杜国庠:《怎样写论辩文》,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5-36页。
他指出:“‘因明’有它自己的独特的体系”,a至于该“独特的体系”的具体构成,他以《因明入正理论》为基本依据进行了分析。
在《因明入正理论》的开头,商羯罗主以“颂”的方式对因明的理论结构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说明:“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b关于《因明入正理论》之开首颂,现代因明研究者进行了不同的断句。断句一:“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c断句二:“能立与
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d断句三:“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e不难看出,上列三种断句虽然存在是否使用标点符号,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同之差异,但就整体而言,它们均维系了五言一句的初颂用字格式。这一做法,固然能较好地体现颂文的诗体格律特,但是在义理的理解方便方面,却不及杜国庠的断句:“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f后者的断句,完全是根据语义的相对完整性进行的。当然,与杜国庠类似的做法也并非无迹可循。唐代文轨的《因明入正理论疏》(世称“《庄严疏》”)有关于《因明入正理论》首颂的如下解释:“及似二字该上立破”“及似二字该上现比”,大意是“要读作‘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g当然,不难看出,杜国庠的断句和文轨之间也还是存在着细微差异的。
基于对《因明入正理论》首颂的特殊断句,杜国庠对其中的“似能立”“似能破”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及似’的‘似’字,即指似能立和似能破而言。在逻辑上,虽有‘真’‘似’的不同;但就目的上说,四者都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欲使‘他’人‘悟’得真理;所以说‘及似,唯悟他’。”h 换言之,在杜国庠看来,能立、能破与似能立、似能破,前后两组情形虽然存在逻辑上的“真”“似”不同,即能成立和不能成立之差异,但究其本旨而言却是一致的,均在于实现“悟他”,即说服他人。进而,有关能立和能破、似能立和似能破的理论,也就构成了新因明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被称为“立破论”。
除了“立破论”,《因明入正理论》之首颂还表明有关知识论的内容也是新因明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杜国庠这样指出:“在悟他之前,立论者都须‘自’已‘悟’得真理,于是达到‘自悟’的知识就很重要”,i这
也就是《因明入正理论》首颂的后半截所提到的四种知识——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1)“现量”,这是指通过五官的感觉所得来的知识;(2)“比量”,这是指由推理所得来的知识;(3)“似现量”,这是指错误的现量;(4)“似比量”,这是指错误的比量。“知识虽有正确与谬误之分,但就获得它的目的说,都是为‘自悟’”,j所以,《因明入正理论》初颂的后半截提出“及似、唯自悟”。有关“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的内容,构成了新因明理论体系中知识论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量论”。
总之,杜国庠依据《因明入正理论》初颂的内容,指出新因明理论的两大构成部分是“立破论”和“知识论”。这两大部分,在新因明中的位置关系是“把立破论放在知识论之前”。之所以如此,在杜国庠看来主要是出于“佛教弘教的立场”,k即传播佛教教义,驳斥异端观点。关于这一点,他后来有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即“颂把‘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二句摆在前面,显示这一逻辑与墨家
a杜守素:《为什么逻辑离不开认识论?》,《读书与出版》1948年第5期。
b杜国庠:《“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杜国庠:《便桥集》,第181页。
c吕澂著、张春波整理:《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页。
d沈剑英:《因明学研究》(修订本),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第2页。
e谈锡永主编、李润生导读:《传统文化典籍导读·〈因明入正理论〉导读》,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
第279页。
f杜国庠:《“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杜国庠:《便桥集》,第181页。
g郑伟宏:《佛家逻辑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5页。
h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i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j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k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逻辑不同,是着重于论争的。”a唐代因明学者文轨也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解释,他指出:“此论宗明立破。故先他后自。”b意思是,《因明入正理论》的宗旨在于阐明“立破”之则,“立破”的目的均在于悟他,所以在初颂的表述中先言悟他,后及自悟。可以看出,杜国庠和文轨的解释大体相同,只是在语言表述上存在着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差异。
需要指出,(1)尽管在《因明入正理论》初颂中,有关“八门二益”中“八门”的表述顺序是:能立、能破
、似能立、似能破——“悟他”四门,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自悟”四门,但是在初颂之后的实际阐述过程中,商羯罗主则打破了这一顺序。《因明入正理论》在初颂之后的实际阐述顺序是:能立、似能立;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能破、似能破。实际阐述的顺序和初颂中理论概括的顺序呈现出明显的差别,这一反差现象为《因明入正理论》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表明了什么?(2)《因明入正理论》初颂中关于“八门二益”的排列顺序,体现了商羯罗主对于“悟他”之门即“立破学”的重视,他关于“自悟”之门即“知识论”(量论)的阐述是从属于“立破学”的。这一理论倾向,延续了陈那《因明正理门论》中所呈现出来的理论特点。《因明正理门论》在开首即指出:“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也就是说,“为了简别和持取能立与能破中的真实道理而作此论,表明本论重在立破。”c《因明正理门论》中关于“八门二益”的实际阐述顺序是:能立、似能立(“为开悟他说此能立及似能立。”d);现量、似现量;比量、似比量(“为自开悟唯有现量与比量。”e);能破、似能破。(3)《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是陈那的早期新因明著作,其中所呈现出来的对因明两种成分即“立破学”和知识论的轻重对比,到了陈那的后期因明著作《集量论》中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集量论》共分6品,第1品是“现量品”,阐述陈那关于认识论的主张,指出量只有两种——现量和比量。第2品是“自义比量品”,f阐述三支作法中的“宗”“因”二支。第3品是“他义比量品”。g在该部分,“首先概括说明:在自义比量的基础上,为使他人能够理解立论者所推知的道理,而说出具足三相的因,叫作他义比量,即把在思维中所进行的推理,用语言表达出来。”h然后,进一步辨析“宗”“因”二支。第4品是“观喻似喻品”,阐述三支作法中的“喻”支。第5品是“观遣他品”,i
阐述因明概念论的内容。第6品是“观反断品”,j阐述似能破的内容。不难看出,在《集量论》中,有关“自悟”的量论(包括“现量”和“自义比量”)被置于首位,有关“悟他”的“他义比量”“喻似喻”“反断(似能破)”则居于次位。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杜国庠关于新因明理论体系的两大构成部分之关系的断定是有条件的,他明确指出自己的判断是以“可作为新因明的代表作”的《因明入正理论》为前提的,即“由上举《因明入正理论》(可作为新因明的代表作)看来,新因明虽由佛教弘教的立场,把立破论放在知识论之前,同时不免有其限界,但它的知识论却颇平实”。k这一点,体现了杜国庠在学术研究中所秉持的谨慎断言态度。
(二)关于因明的特点
在杜国庠看来,因明具有以下特点。
a杜国庠:《是该学习点逻辑的时候了!》,《理论与实践》1958年第Z1期。
b [唐]文轨:《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支那内学院1934年刻本。
c郑伟宏:《因明正理门论直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3页。
d郑伟宏:《因明正理门论直解》,第212页。
e郑伟宏:《因明正理门论直解》,第213页。
f吕澂译为“为自比量品”,参见吕澂:《集量论释略抄》,《内学》1928年第4辑。
g吕澂译为“为他比量品”,参见吕澂:《集量论释略抄》,《内学》1928年第4辑。
h陈那造、法尊译编:《集量论略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编辑说明”第4页。
i吕澂译为“观遮诠品”,参见吕澂:《集量论释略抄》,《内学》1928年第4辑。
j吕澂译为“观过类品”,参见吕澂:《集量论释略抄》,《内学》1928年第4辑。
k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1.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
“因明”作为印度的“五明”之一,杜国庠认为,它“约略和现今的逻辑相同”,同时他也明确地指出:“因明这种逻辑有许多特点,最值得注意的是它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a这一观点,可以获得以下证据的支持。其一,对《因明入正理论》开首颂的分析。《因明入正理论》的开首颂是“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这四句颂,前两句说明“显正破邪”的轨则,后两句说明“求真了悟的途径”,那么“前后连贯起来,成为一种有机的逻辑体系。由于建筑于求真理的基础之上,故它能不坠于没有内容的形式,不脱离认识论的立场。”b其二,新因明的喻支包括喻体和喻依,“且由喻依导出‘喻体’”,
以及因明所谓的“宗过”中包括“现量相违”。c“现量相违”的意思是,所立的宗不符合世间五官所感觉到的知识。其三,熊十力关于“比量三术”的解释。熊十力的具体解释如下:“实则三相之义,盖可诠之为比量三术:初相陈因,但云设臆,次乃汇同,第三简异。(简者简别。)三术者备,证义圆成。篝灯兀坐,闻有声来,声浪奔腾,知是无常。此岂漫然,良由比度,而此比度,略由三术。初臆无常,因所作故,即以此因,遍在声上。设声有非所作者,此因便非,必须更作他臆,今无不遍,此臆或然。次乃汇同,历观声外余处,有无所作,亦是无常。又次简异,复验声外余处,有无其常,亦是所作。乃果于瓶于空,同有异无,(于瓶等见是所作与无常,名同品定有。于空等见是其常而非所作,名异品遍无。)合证所作,无常必随,声所作故,应是无常。即前设臆,至此决定。”d可以看出,熊十力把因三相视为检验一个立宗是否成立的三个有机环节:“设臆”(“遍是宗法性”),“汇同”(“同品定有性”),“简异”(“异品遍无性”)。杜国庠在此基础上认为,可把因三相看做“比量(推理)三术”,熊十力所做的说明可以作为因明“顾到实际”的证据。e
2.介乎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中间的一种特殊的逻辑。
杜国庠反对仅仅因为三支作法和三段论之间存在相同之处,便把因明“附会成了形式逻辑”,认为这种做法“抹杀因明的特殊性”,属于“毫无是处的皮相之见”。至于应该如何从西方逻辑的角度看因明,杜国庠结合新因明的喻支进行了分析。在陈那新因明中,虽然保留了喻支,但新因明的喻支和古因明不同,新因明的喻支包括喻体和喻依,而古因明的喻支仅仅包括喻依。就新因明的喻支来看,“如果置重于喻体,便
多带有演绎的彩;如其侧重于喻依,则归纳的彩加强起来。而新因明的喻,从其由古因明演展出来的过程(尤其是删‘结’改‘喻’的过程)看来,从因的三相的确立和说明等看来,可以说喻体部分是由喻依概括出来的。”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杜国庠提出:“说因明是介乎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中间的一种特殊的逻辑,毫不过分;近时研究因明的学者也多持这种见解。”f 关于“因明是介乎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中间的一种特殊的逻辑”,杜国庠还给出了另外的解释。他指出,因明不像演绎逻辑,单在论式中的概念和命题等上面做功夫,它除了检查宗之前陈是否遍有“因”所指的属性,“就说这是建立‘声有所作性’这个命题,恰和演绎逻辑底小前提相等”,而且“就宗底同品及其异品所包含的事物去检查是否‘同品定有’及‘异品遍无’。这就使因明类似于归纳逻辑了。”g可见,这里是在结合因三相进行分析,即就因三相的整体可以证成宗之成立而言,因明具有演绎逻辑的性质;就第二相和第三相的各自证成而言,因明又具有归纳逻辑的性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关于因明,杜国庠指出:“公平地说,它是介在于演绎和归纳两种逻辑中间的一种逻辑”。h “介乎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中间的一种特殊的逻辑”,这是杜国庠关于陈那新因明所给出的一种性
a杜国庠:《“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杜国庠:《便桥集》,第181页。
b杜国庠:《“因明”没有脱离认识论的立场》,杜国庠:《便桥集》,第181页。
c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d熊十力:《唯识学概论·因明大疏删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82页。
e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f杜守素:《关于印度的逻辑:因明》,《文讯》1948年第4期。
g吴念慈编:《论辩文作法讲话》,第206页。
h吴念慈编:《论辩文作法讲话》,第206-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