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部・尼柯耶
第十一经
ଫৼளkevaTTa sutta
ቝೆāडፉ
《坚固经》导读
本经的主角是科瓦特意思就是坚固,他是婆罗门长老的儿子。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恳请佛陀演示神通。但是都遭佛陀拒绝。
佛陀为他讲解了三种神通——神变神通、记说神通和教诫神通。
这里的神通于巴利文作pATihAra,意思是:不可思议的能力。佛陀在教学时,一般上只提到abhiNNACa(无上智、深智)很少直接说神通的。其实神通就是一种智慧,一种从禅定中衍生出来的智慧。世俗之人舍本逐末,追求神通而忽略了对自己智慧的开发。
佛陀否决了神变神通和记说神通。因为这两种神通于外教,同样能够通过明术vijjA而获得。
经中提到的两种明术:甘达利明咒gandhArI vijjA和玛尼卡明咒manika vijjA,至今仍为兴都教(后期改良后的婆罗门教)徒所推崇。
佛陀一向来反对咒术,于戒本中一再强调,严禁弟子们学习咒术。
佛陀对神变神通和记说神通感到失望,他通过观察于此二种神通的过患,对此二种神通生起:怖畏、厌离、惭愧心。
此段在汉传《坚固经》中作:佛言:“我以是故,不敕诸比丘现神变化(观察他心),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
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如是,长者子!此是我比丘现观察神足(观察他心)。”这比起巴利版要来得合理多了。
大无畏的佛陀有什么好畏惧的呢?他畏惧的是世人因追求神通而走向不归之路。
佛陀推崇教诫神通。他认为教诫也是一种神通,能令没有智慧的人“变”成有智慧的人。
要注意的一点是于汉传《坚固经》中,对神足(神变神通)和观察他心(记说神通)的观点,于该经中认为是:毁谤言。
同样的一部经典,为什么在流通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呢?这主要是“拱高我慢”造成的,有些人为了抬高自己而踩低“外教”。坚固身为婆罗门长老的儿子,对明术能带来什么结果,应该是一清二楚的。
金刚经全文解释这里并不是诋毁佛陀耶舍与竺佛念,他俩都是伟大的译经师。问题在于此经译出时已距离佛陀逝世后五百多年,这期间变数太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作为现代人要从最原始的资料中推敲及研究佛陀所说。
汉传版本有这么一句:尔时,坚固长者子白佛言:“颇有比丘成就此三神足耶?”,是巴利版本所没有的,这虽然无常大雅,但是对后面,比丘问天有连贯作用。
比丘问天,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故事。
比丘问诸天,四大种于何处灭尽?诸天皆不能回答,不可一世的大梵天也只好坦然承认自己不会,并推荐比丘向佛陀求教。
佛陀向该比丘讲解了《寻陆鸟喻》,并告诉他问题的设置错误了,纠正了问题的设置,答案就出来了。
让我们以现代哲学的观点,也来探讨同样的问题:
大前提:四大种——地、水、火、风是永恒不灭的。
比丘提出:四大种——地、水、火、风,于何处灭尽?与大前提冲突,因此问题不能成立。
实际上比丘要问的是:由四大构成的人与物,为什么皆会灭尽?于何处灭尽?
这样就突显了第二前提:人与物皆由四大所成。
第三前提:人与物皆会灭尽。
第四前提:灭尽后还归四大。
这么一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佛陀将问题一分为三:
为何地、水、火、风无长久立足处?
为何长短、粗细、美丑无长久立足处?
为何名、尽灭无余?
第一个问题契合第二前提:人与物为四大所成,人与物是变数,因此四大没有恒常不变之足处。
第二个问题演绎第二前提:人与物之外形也同样是变数,因此四大没有恒常不变之足处。
第三该问题契合第三前提:人与物(无形之名、有形之)皆会灭尽。
佛陀给予的答案,完全合乎现代学术精神。
佛陀说:
(能识别四大所成的人与物之)识无形、无量,于一切处灭。因此,四大没有恒常不变之足处。
(人与物之外形)长短、粗细、美丑,也一样,没有恒常不变之足处。
(因此,人与物之)名亦于此处灭无余。
当无量、无形之识灭后,一切皆熄灭。
谢力
2003-08-24
于星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