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文学205
Crazy English Teachers 收稿日期:2014-5-23;修改稿:2014-7-6
过巨大的影响,专门研究凯鲁亚克和东方哲学关系的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史密斯(Christopher R. Smith )是这样评论的:“《楞严经》影响了凯鲁亚克‘自发写作’的形成,并促使其最终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散文创作;《楞伽经》之慈悲观则与天主教之慈悲相应,亦满足其对文字的兴趣;《金刚经》‘破除妄念’、‘实相非相’,尤其是‘法不孤起’和‘万法无自性’之教义则深刻地影响到凯鲁亚克对世界及人生的看法,以至于凯鲁亚克认为这部经代表了最高智慧。(李顺春,2011)”
凯鲁亚克对寒山及其诗歌极为推崇,而他最早是通过加里·斯奈德的介绍才认识寒山及其诗歌的。寒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诗僧,在美国他是一个公认的灵魂自由的符号,同时他也是凯鲁亚克的精神偶像。小说
《达摩流浪者》中的贾菲·赖德就是以加里·斯奈德为原型塑造的,贾菲·赖德的思想也就是加里·斯奈德的思想。在小说中,贾菲·赖德热衷于翻译寒山的诗,他景仰寒山,过着寒山一样的生活。达摩流浪者的精神就是寒山的精神,这就是加里·斯奈德和凯鲁亚克共同的精神追求。虽然寒山早已逝去,但加里·斯奈德却还活着,他不就是活着的寒山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里·斯奈德对凯鲁亚克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克·凯鲁亚克(J a c k  K e r o u a c , 1922~1969),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佛教思想对他后期
的作品及写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佛教这一主题,主要作品有《达摩流浪者》(The Dharma Bums )、《达摩点滴》(Some of the Dharma )、《金永恒的经典》(The Scripture of the Golden Eternity )等。本文以《达摩流浪者》为例,从凯鲁亚克的佛教源流、小说中的佛教内容、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这三个方面对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分别加以探讨。
1. 凯鲁亚克的佛教源流
在凯鲁亚克接受佛教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对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们就是德怀特·戈达德(Dwright Goddard )和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 )。
凯鲁亚克最早是通过德怀特·戈达德编著的《佛教圣经》(A Buddhist Bible )一书来了解佛教的。在《佛教圣经》一书中,他先后阅读了《金刚经》(The Diamond Sutra )、《楞严经》(The Surangama Sutra )和《楞伽经》(The Lankavtara Sutra )这三部大乘佛教的经典。其中,他最喜欢的是《金刚经》。德怀特·戈达德编著的《佛教圣经》曾经对凯鲁亚克产生
杰克·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
以《达摩流浪者》为例
高金和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
摘 要: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佛教思想对他后期的作品及写作风格产
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涉及了佛教这一主题。其中,他的自传体小说《达摩流浪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以《达摩流浪者》为例,从凯鲁亚克的佛教源流、小说中的佛教内容、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这三个方面对其加以探讨,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杰克·凯鲁亚克佛教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杰克·凯鲁亚克;佛教;达摩流浪者[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11-0205-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4.05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年第4期(11月号)
2. 小说中的佛教内容
在小说《达摩流浪者》中,到处充斥着佛教的内容,这些都是基于凯鲁亚克本人对佛教的理解和认识。透过这些林林总总的佛教内容,可以将其系统地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金刚经全文解释
第一,小说中多次谈到了《金刚经》《楞伽经》《长阿含经》等佛经。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佛经是《金刚经》,在小说中前后一共出现了三次。小说中还有“每天早上,我都会坐在摇椅上读《金刚经》”这样的句子,这也印证了凯鲁亚克对《金刚经》的确情有独钟。第一次,在小说的开头有一个史密斯布施老流浪者的情节,史密斯说:“我想起了《金刚经》里的话:‘当力行布施,但不要带有布施的念头,因为布施不过是个字眼罢了’。”第二次,在小说的另一个地方,当史密斯和贾菲进行真假之辩时,贾菲说:“在任何真实的事物中,都既有真的一面,也有假的一面,所以真与假是没有分别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的‘不要有真的概念,也不要有假的概念’,或之类的。手铐有朝一日会融化,警棍有朝一日也会折断,所以我们根本不必执着些什么。”第三次,史密斯有一次在山上望着美丽的山景大声喊道:“
山脉都是具有巨大耐心的佛。”但当他在月下向一个老树桩走去时,他“感觉世界就像是一个梦、一个幻象、一个泡泡、一个影子、一滴正在蒸发的露水、一道一闪即逝的电光”。在小说中《楞伽经》只提到了一次,史密斯说:“尽管《楞伽经》说过,世界上除了心以外,别无所有,因此没有事情——包括苦的灭除——是不可能的。”至于《长阿含经》,小说中只用“一位不知名的、随身携带《长阿含经》的海军陆战队员”而一笔带过。
第二,小说中提到了寒山和他的四首诗。由于史密斯对寒山感到好奇,于是贾菲向史密斯介绍起寒山。他说:“寒山子是一个中国的士人,他由于厌倦了城市和这个世界,所以躲到深山去隐居。”紧接着,贾菲又向史密斯介绍了寒山的四首诗。第一首诗是:“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阔草蒙蒙。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第二首诗是:“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渐灭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第三首诗是:“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第四首诗是:“寒山有一宅,宅中无栏隔。六门左右通,堂中见天碧。房屋虚索索,东壁打西壁。其中无一物,免被人来借。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不学田舍翁,广置牛庄宅。尽做地狱业,一入何曾极。好好善思量,思量知轨则。”史密斯很好奇贾菲为什么会对寒山这么着迷,贾菲回答说:“寒山子是个诗人,是个山居者,是个矢志通过打坐来参透万事万物本质的人,而且又是个素食主义者。我自己固然不是素食主义者,但我却景仰这样的人……我景仰寒山子,还有就是他过的是一种孤独、纯粹和忠于自己的生活。”
第三,小说中提到了“狗子有无佛性”“干屎橛”“拈花微笑”等著名的禅宗公案。贾菲问史密斯说:“如果有人问你:‘狗有佛性吗?’那你除了能‘汪汪’叫两声以外,还能说些什么呢?”史密斯认为,禅宗与其说是关注慈悲,不如说是搞乱理智,让它去领悟一切事物源头的虚幻。这里提到了“狗子有无佛性”这个著名的禅宗公案。贾菲接着又问史密斯:“你听过一个弟子问他师父‘什么是佛’的故事吗?”史密斯回答说没有。贾菲说:“‘佛就是一堆晒干的大便。’听到这个答案以后,那个弟子马上获得顿悟。”这里又提到了“干屎橛”这个禅宗公案。为了向史密斯解释什么是顿悟,贾菲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弟子问了师父一个问题,但师父却不回答,反而拿起一根棒子打他,打得他跌落到凉廊下方十英尺一个烂泥堆里。站起来的时候,那弟子不但不恼怒,反而放声大笑。他后来也成为了一个禅师。让他获得顿悟的不是言语,而是那把他从凉廊往外健康的一推。”随后,贾菲又讲了佛教中著名的“拈花微笑”的故事。他说:“有一次,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穿着袈裟、盘着腿,围坐在佛陀四周,等待听他说法,但佛陀却什么都没有说,只举起一朵花,默然良久。在场的每个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一个发出会心的微笑。结果佛陀就选定他作为自己衣钵的传人。”
第四,小说中提到了禅宗著名的十牛图。贾菲向史密斯介绍了禅宗著名的十牛图。他说,画的主要内容如下:在第一格画面里,画的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他提着一个包,拄着根拐杖,走在荒野里。接下来,他发现了一头牛,便奋力想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6Crazy English Teachers
研究
文学207
Crazy English Teachers 驯服它、骑上它的背,而他最后终于成功了。不过,在接下来的画面,他却甩下了牛不管,坐在月下打坐。再接下来的画面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画。而在最后一格画面,那年轻小伙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肥胖的大个子,脸上挂着古怪的大笑容,背上背着一个大袋子,要入城去一个已经悟道的屠夫买醉去,但与此同时,却有另一个提着包、拄着拐杖的年轻小伙子,正要往山里走去。为了解除史密斯的疑惑,贾菲对画中的内容进行了解释:“这种情形是重复上演的,师父和弟子都要经历相同的求道过程。首先他们需要驯服心灵的野牛,然后又把它甩掉,之后达到空的境界,就像那什么都
没画的那一格空白画面所象征的。然后他们就会下山,到城里去像李白这一类已经悟道的屠夫买醉去。”
第五,小说中提到了藏传佛教中带有神秘主义彩的雅雍。为了帮助史密斯理解什么是雅雍,贾菲和普琳丝亲自给他做示范,他一边示范一边解释说:“那是一个神圣的仪式,举行的时候一旁念诵咒语,意思是‘归命于黑暗虚空中的闪电’。我就是闪电,而普琳丝就是黑暗虚空,明白吗?(邓建新,2013)”贾菲和普琳丝极力撺掇史密斯也来试试,面对他们的热情邀请,刚开始史密斯还是有些犹豫,最终却挡不住诱惑,参与到了其中。贾菲建议普琳丝每个星期四都来玩一次雅雍,普琳丝同意了,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大地之母,是个菩萨”。她说:“我觉得自己是万物之母,有责任照顾好我所有的小孩。”贾菲也毫不掩饰地说:“对性毫无成见的态度,正是我喜欢东方宗教的原因之一。”
3. 凯鲁亚克的佛教思想
通过仔细阅读《达摩流浪者》一书,从中可以看出凯鲁亚克主要吸收了佛教中“三法印”的内容,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一切皆苦。具体地说,书中主要体现了凯鲁亚克的三大佛教思想,它们分别是:
第一,众生皆苦的“苦谛”思想。在小说中,凯鲁亚克借史密斯的口来说:“我唯一感兴趣的只有释迦牟尼所说的‘四圣谛’的第一条(‘所有生命皆苦’),并连带对它的第三条(‘苦是可以灭除的’)产生些许兴趣,只不过,我不太相信苦是可以灭除的。”由此可见,禅宗“众生皆苦”的思想在凯鲁亚克心中产生了
参考文献
陈杰. 本真之路: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小说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23-224.
邓建新. 转瞬即逝的莲花:杰克·凯鲁亚克与佛教[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87.
李顺春著. 美国“垮掉的一代”与东方佛禅文化[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68.
杰克·凯鲁亚克. 梁永安译. 摩流浪汉[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47.
强烈的共鸣。
第二,四大皆空的“空慧”思想。在小说中,凯鲁亚克有60多次提到“空”的概念,足见“空”的思想对他的影响之大。凯鲁亚克“空”的思想得益于他对《楞伽经》的学习。所以他才说:“我是空,我不异于空,空也不异于我;确实,空就是我。”他的这种体会已经接近《心经》中“即是空、空即是”的境界。因此,凯鲁亚克很推崇《金刚经》中的“金刚六喻”,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三,众生皆有佛性的如来藏思想。凯鲁亚克的如来藏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佛性的显现,也就是《华严经》中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另一方面他认为自我也是佛性的实现,就像《金刚经》里所说的那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陈杰,2010)。这种对众生皆有佛性
的感悟使凯鲁亚克感到了完全的自由、自在与超脱,于是他才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就是上帝,我就是佛,我就是不完美的雷·史密斯,与此同时,我也是空,也是万物”。
综上所述,在凯鲁亚克接受佛教的过程中,德怀特·戈达德和加里·斯奈德两人对他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起了领路人的作用。在表现形
式上,小说《达摩流浪者》中主要表现了佛经、寒山和他的诗、禅宗公案、十牛图、雅雍这五个佛教方面的内容。在内容实质上,小说《达摩流浪者》中主要体现了凯鲁亚克的众生皆苦、四大皆空、众生皆有佛性这三大佛教思想。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