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人物解读
《西游记》中主要人物解读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名为《西游记》的着作主要有三部:其一为元道士丘处机(全真七子之一)的地理着作《西游记》;其二为杨
景贤的杂剧《西游记》;其三为“华阳洞天主人”(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或
李春芳)的小说《西游记》。《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今天,我们不说《西游记》乃古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的一个巅峰作品,也不说《西游记》无论文笔还是构思,谋篇布局更是远在《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上,只说说小说中主要人物解读。
1、孙悟空:在小说刚开始叫“石猴”,后因到了花果山水帘洞自称为“美猴王”,再就是自封“齐天大圣”和玉皇上帝封他为“弼马温”。那么。“齐天大圣”是什么意思呢玉皇上帝为什么封他为“弼马温”呢“孙悟空”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
在《西游记》中一共有7位大圣,排列第一的无疑是齐天大圣美猴王;第二位应该属于通风大圣猕猴王,就是那个假美猴王;第三位是平天大圣牛魔王,也就是铁扇公主的老公、红孩儿的老爹;第四位是混天大圣鹏魔王;第五位是驱神大圣禺狨王;第六位是移山大圣狮驼王;第七位是复海大圣蛟魔王。
齐天大圣:与天地一样地位崇高的圣人。齐天:意为与天的寿命一样长;
大圣:古代指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在佛教称佛和高位菩萨为大圣。
“弼马温”:古人们在马厩中养猴子,这样能有效的趋避马瘟。猴子天性好动,每每当这些马松懈倦怠的时候,猴子就会去撩拨它们。这样就使马时刻保持忧患心理,并且还得到一定的训练。从而提高马队对血虫病的抵抗能力,所以猴子便有了“弼马温”之称。
关于他的姓氏“孙悟空”,《西游记》原文里记载猴王说自己无父母,所以无姓。祖师便说:“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孙悟空很是高兴,祖师又说:“我门中有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这就是他名字的由来。
从佛学上讲,“悟”又分为渐悟,和顿悟;渐悟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逐渐的都明白了。最后所有宇宙真相全都明白,大彻大悟。顿悟,是所有宇宙真相突然都明白了。像我们佛祖释迦牟尼佛,还有禅宗六祖慧能都是悟得道的。
“空”,佛学上有“五蕴皆空”一说,那么什么是“五蕴”呢“蕴”,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某一样具体物品的承受或感受。“五蕴”即:
(1)、蕴,我们识别一样东西,无非就是从它的形状和颜来判断,而
佛教将形状称为“相”,将颜称为“”,“蕴”,可以理解成为一切外在的、可以用眼睛直观感受的东西。
(2)、受蕴,就是蕴的升级,因为除了视觉之外,我们还有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身)、感觉(意),也就是六根。“受蕴”,是一种对世间万物的感受。
(3)、想蕴,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是一种经验的表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思考。这种思考的结果无论对错,都会形成积累,并成为下次同样情况或环境下的判断依据。
(4)、行蕴,这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即我们在第一次遇到一件事后,会做出一些经验总结,但这些经验不一定是正确的,这就需要下一次时间的验证。
(5)、识蕴,是指在经过思考和事件后得出正确的选择,得到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可靠的判断依据,也就是经验。金刚经全文解释
“五蕴皆空”指的是一种遥远的思想境界,它并不是说五蕴没有任何意义,而是已经将五蕴看得通透,已经不会再为五蕴纠结,完全可以忽视五蕴的存在,这就是五蕴皆空。
总之,五蕴皆空说的是放下,但不是失去;说的是适应,而不是改变;说的是享受,而不是迷恋。“悟空”,就是对世间的的事都明白,六根清净,不论是身体任何器官所接受的感受还是对事情的判断以及经验的总结,都能看得通透。
2、须菩提祖师:须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收孙悟空为徒,传授给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有人把《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串起来,说什么《西游记》中的须菩提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其实,须菩提是释加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他是《金刚经》的主角,整本《金刚经》都是以须菩提提问,佛祖答他的提问而成的。是被吴承恩顺手拿来传授孙悟空七十二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的。有谁不信去看看《金刚经》就知道了。
3、猪八戒:猪八戒的俗家名字叫猪刚鬣(“鬣”音同“列”),原是天界玉皇大帝麾下的天蓬元帅,因调戏
嫦娥被下放到人间修行,有稀里糊涂的投了猪胎,被孙悟空收伏以后,唐僧给他取名“悟能”,别名“八戒”。
那么,什么叫“悟能”呢悟是什么意思呢悟就是心灵实践,或者叫做“修证”、“体证”等。与上述“悟空”的“悟”义同。“能”
就是“能够”的意思,“悟能”就是能够顿悟。
那么“八戒”又是如何解释呢佛家弟子可以分为居家修行和出家修行两
大类,居家修行的佛门弟子统称为居士,只要皈依了“三宝”(即:佛、法、僧),持守佛门“五戒”即可。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这是成为俗家佛门弟子最低的标准。如果修行者认为自己已经可以随心持守“五戒”了,还可以持守“八戒”,也就是在前“五戒”的基础上,增加“戒香华”(素衣素容)、“戒高广大床”(简居静处)、“戒非时食”(正午后禁食)。统称“八戒”。也是俗家佛门弟子的最高戒条。
唐僧为猪刚鬣取名为八戒,实际上有一种警示和调侃的成分,唐僧希望以此来激励猪八戒一心向佛,摒除杂念,早日修成正果,但是猪八戒在去往西天的路上,却没理会唐僧的良苦用心,仍然偷懒、贪吃、好。
4、沙和尚:沙和尚,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伏,负责挑担。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铲。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归纳地说:“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皈依佛就要“悟”空,进行“空”的实践,但是人的思想被各种无名烦恼所占据,像猴子一样一刻也不能安静。它头上的紧箍咒,也叫“定心真言”,唐僧念了一路,一直到西天才得以消失。孙悟空的“大圣”本领,则是人的智慧本心的象征。
皈依法就要持戒。“悟能”和“八戒”。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佛法能寓于持戒之中。守戒即是悟能。小说把“悟能”设计成猪,代表人的愚味无知和贪欲。
悟净是僧人的形象,净是悟空、悟能的结果。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5、唐僧:俗家姓名“陈祎”,“玄奘”是其法名,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着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作为师父的三藏法师,是本具佛性的肉眼凡胎的众生代表。他有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