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相对而言是比较难过的一关,很多时候还让学生望而生畏。打破与文言文的坚冰,不如从朗读开始,体会文言文本身的语言,培养自己的语感,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会传统文学的魅力。
关键词:朗读;文言文;语感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古代中国正是文言文的兴起,开启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而这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为当代的中华民族扎下深根。路必久之,与根之相系定于文言文。故文言文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待“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文言文教学之重可见一斑。。
那如何学好文言文呢?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好文言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打破对文言的恐惧,拉近与文言的距离,的确离不开朗读。
一、朗读可以增强语感,理解文句。
陋室铭朗诵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素养,因此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感教学应该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和核心。那么,一堂有深度的文言之旅,不如就从朗读开始。一读:读准音,保证发音正确,字正腔圆。如“夫”在文言开头,作为语气词,通常读二声,触类旁通,下次再遇到同样的“夫”,同样的位置,就会自行读二声,也就能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这就是一种文言语感的培养。二断:好的朗读如同唱歌,此起彼伏,声音抑扬顿挫。在教学中抓住细节,掌握音调、语气、停顿以及重音。在这样细致化的朗读中,学生才能揣摩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在“诵读以贯之”不断感受文言的魅力。如:“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若能正确断句,则能很好地理解其表达的含义。若无法断出“之有无久矣”,很难说得通作者之观想。三反复:一次朗读效果一定不佳,古人学习摇头晃脑,脱口而出,一定在千读万诵之后,诵读成章。今天的诵读,依然可遵循此原则,反复诵读,心口合一。通过对文言文的诵读,带动它的翻译,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要求辩明文体,圈重点语句,把楃大意,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语境,便于对个别难句的识辨理解,在文章整体大意的视照下,引带学生从词句的语气,停顿,词句的对称,修辞等角度读出意义用法。所以朗读不是死记硬背,它是在用心领会中,加强对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在读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文言的大门中,头脑中自然去追寻古人语词的讲究。
二、朗读可以领会内容,把握情感。
王尚文先生认为,要感受言语,最基本的必须感受到言语的存在。作品是一个生命“活体”,我们要在朗读中充分欣赏,注重整体感悟和深入体会。文言文是用来诵读的,古人所说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仅在于写,也在于吟诵,故情感都在朗读中。学生在不断地朗诵中,掌握好音调、停顿、重音等,逐渐深入体会作者写作之情感。将无声的语言变成真情实感的声音,从而更好地体会本文。如学习《湖心亭看雪》,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笔调淡雅流畅,在白描手法中表现作者的遗世独立和不随流俗。这样经典的文言文,只讲解它的手法和写作背景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不妨提炼关键词,反复吟咏,“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用心体会作者的痴情雅致,深入体会故国之思。朗读是起点,贯穿教学之始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才是文言文正确深入的方式。
文学作品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常落在段落结构上,范读、领读或朗读重点语段,都能不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如《陋室铭》,读出语义对称的声调平仄的对应错落,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睹春,青翠悦目,似闻乐声,清脆悦耳。学生对语言妙处的感受,领悟的效果,是教师讲所不能代替的。
三、朗读可以获得美感,丰富想象力。
一切无声言语在朗读中都能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它比直接搬到学生面前展示要深刻地多。正是有语言无法言说的“空白”,让学生充满想象,进一步与作品感同身受。读《小石潭记》,随作者一步一景,大脑中会不自觉显现出小石潭的美丽景,让学生不自觉扪心自问,到底是怎样的美景让作者如此如醉,留下千古绝篇。又是怎样的“悄怆幽邃”,让作者想到自己悲凄的身世而悲凉伤感。同学们既被头脑中之景所吸引,又被作者身世所感伤。融情融景,进一步增添自己的想象力和共情力。朗读让文言文更加活龙活现,拉近与历史古人的距离。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材不是储存知识点、训练点的宝库,不是学生思考和语言训练的范本,不是例子,而是培养语感,开发心智的引擎,是为了学生不断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铺设的言语之路。它应当以优秀的言语作品吸引他们,点燃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广化、深化、美化、敏化他们的语感,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优秀的人。”学生在朗读中积极主动地想象和再创造,也在朗读中培养了他们的美感、想象力和共情力。
由此可知,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符合他们的心理。统编部中学语文文言文都
是优美深动、寓意深刻的文章,老师带动学生声情并茂朗诵歌咏,才能更好地激发美感而引发学生的热情,进而渲染意境,感同身受,让文言文之花,更绚丽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