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全文翻译
李清照(陋室铭朗诵 1084 3 13 日~ 1155 5 12 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精心为你整理了声声慢全文翻译, 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声声慢 ·寻寻觅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冷冷清清,凄悲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悲伤,倒是旧时认识。
满地黄花聚积,憔倅损,此刻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 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小雨,到傍晚点点滴滴。此次序,怎一个愁字了得!
说明
⑴乍暖还寒:谓天气忽冷忽暖。
⑵将息:调治歇息,养护平和之意。
⑶晓来:今本多作 “晚来 ”。
⑷黄花:菊花。
⑸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谁:何,什么。
⑹怎生:如何,如何。
⑺此次序:这情况,这风景。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 但是过去的全部都在混乱中失掉了,永久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屋内一无长物,室外是万木冷清的秋景 ,这类环境又惹起心里的感慨,于

是悲凉、凄惨、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耐了。 )秋季骤热或许骤冷的时候, 最难以养护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可以抵抗清晨的凉风寒意。望天空,但是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忆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假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是此刻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经是老认识了,更感觉悲伤。
地上各处是零散的黄花,憔倅枯损,此刻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
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简单挨到天黑!到傍晚时,又下起
了绵绵小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 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各种况味,一个 “愁”字怎么可以说尽!
赏析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 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 慢词拥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畅,匀整而富变化,可谓 “赋之余 ”。李清照这首《声声慢》,交口称赞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几乎是一篇悲秋赋。
亦唯有以赋体读之, 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建性的。本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
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迈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 既不委宛,也不隐约,不可以列入婉约体。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期间她的
作品再没当年那种清爽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
她对亡夫赵明诚的和自己孤单悲凉的景况。    《声声慢 ·寻寻觅》

即是这期间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平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是在填词方面,即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是利处不单在此, 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所以音调解睦是一个
特别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乐律有极进修诣, 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 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往返频频吟唱,彷徨低迷,委宛凄楚,犹如听到一个悲伤之极的人在低声倾吐, 但是她还未张口已感觉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悲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仍是没散去。
一种无缘无故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洋溢开来,    久久不散,余味无量。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类乍暖还冷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假定能沉熟睡去, 那么还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悲伤, 但是越想入睡就越难以入睡,于是词人就特别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但是严寒是由是孤单惹起的,而喝酒与饮茶同样,单独一人只会感觉格外悲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日暗云低,凉风正劲的节气,却忽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 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 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悲凉幽怨,莫非你也像我同样, 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同样, 余生要单独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痴心妄想之下,泪光迷茫之中,蓦地感觉那只孤雁正是从前为自己传达情书的那一只。 无能为力花落去, 似曾相逢燕回来。昔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
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事过境迁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没法诉说的哀

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觉察花儿也已憔倅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傍晚后, 有幽香盈袖的精致了。 过去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 整理古籍,可此刻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一望无际的孤单的煎熬了。故物依旧,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
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 更感悲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傍晚,捱日间。对着这阴森的天,一个人要如何才能熬
到傍晚的到临呢漫长使孤单变得更为可怕。 单独一人,连时间也感觉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简单等到了傍晚,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
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固然在风雨中却相互扶助,相互依赖,两相对照,自己一个人要悲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全部,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如何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不再用什么对照,什么衬着,什么比赋兴了,斩钉截铁地说:此次序,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神韵,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若干愁,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容。
一江春水固然无量无尽, 但是毕竟还可形容得出。 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古人评此词,多以初步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点。    但是只注意
这一层,难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成天的愁苦心情,却从 “寻寻觅 ”开始,可见她从一同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

望,忧如飘流在大海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获救似的, 希望到点什么来寄望自己的空虚孤独。 下文 “冷冷清清 ”,是“寻寻觅 ”的结果,不但是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袭来, 使自己感觉悲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 “凄悲惨惨戚戚 ”。仅仅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盖全篇, 使读者不由为之屏息凝思。 这乃是百感爆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 “欲罢不可以 ”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 ”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季,但是秋季的天气应当说 “乍寒还暖 ”,只有初春季气才能用得上 “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天清早,旭日初出,故
言“乍暖 ”;但是晓寒犹重, 秋风砭骨,故言 “还寒 ”。至于 “时候 ”二字,有人认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 “节候 ”;但是柳永《永遇乐》云: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 ”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 “时候 ”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最难将息 ”句则与上文“寻寻觅 ”句相响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边的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 ”,“晓”,通行本作 “晚”。
这又是一个可争辩的焦点。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云:
“晓来 ”,各本多作 “晚来 ”,殆因下文 “傍晚 ”云云。其实词写一成天,非一晚的事,若云 “晚来风急 ”,则反而重复。上文 “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 “扶头酒醒 ”;下文 “雁过也 ”,即彼词“征鸿过尽 ”。今从《草堂诗余别集》 、《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 “晓来 ”。
这个说法是对的。说 “晓来风急 ”,正与上文 “乍暖还寒 ”相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