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英烈手抄报
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内容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内容:清明节祭先烈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
我们来到了墓前,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
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
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清明节手抄报小常识之起源·介之推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了半天也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2013清明节手抄报设计让我们通过清明节手抄报来了解一些清明节的风俗吧: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人们为避免鬼的侵扰***,而插柳戴柳。
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受佛教的影响,人们以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进家。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纭插柳戴柳以辟
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字少李白有词云:年年柳,灞陵伤别。
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往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这类风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依依不舍的情意。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摆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折柳赠别就包含着春常在的祝贺。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往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看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似乎柳枝之随处可活。
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贺。
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
唐朝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朝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朝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清朝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发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震动离绪。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