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1年4⽉4⽇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系列风俗活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学⽣多了解传统节⽇,也为了弘扬传统节⽇,学校会举⾏不同形式的清明节主题活动,其中让学⽣做⼿抄报就是⼀种⽅式。以下是整理的清明节⼩学⼿抄报资料,欢迎阅读!
【篇⼀】清明节⼩学⼿抄报资料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骊姬为了让⾃⼰的⼉⼦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申⽣,申⽣被逼⾃尽。申⽣的弟弟重⽿,为了躲避祸害,流浪出⾛。在流浪期间,重⽿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道出奔的⾂⼦,⼤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个忠⼼耿耿的⼈,⼀直追随着他。其中⼀⼈叫介⼦推。有⼀次,重⽿饿晕了过去。介⼦推为了救重⽿,从⾃⼰⼤腿上割下了⼀块⾁,⽤⽕烤熟了就送给重⽿吃。⼗九年后,重⽿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春秋五霸之⼀的晋⽂公。
  晋⽂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共苦的⾂⼦⼤加封赏,唯独忘了介⼦推。有⼈在晋⽂公⾯前为介⼦推叫屈。晋⽂公猛然忆起旧事,⼼中有愧,马上差⼈去请介⼦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去了⼏趟,介⼦推不来。晋⽂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公来到介⼦推家时,只见⼤门紧闭。介⼦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母躲进了绵⼭(今⼭西介休市东南)。晋⽂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搜索,没有到。于是,有⼈出了
个主意说,不如放⽕烧⼭,三⾯点⽕,留下⼀⽅,⼤⽕起时介⼦推会⾃⼰⾛出来的。晋⽂公乃下令举⽕烧⼭,孰料⼤⽕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终究不见介⼦推出来。上⼭⼀看,介⼦推母⼦俩抱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晋⽂公望着介⼦推的⼫体哭拜⼀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看,原来是⽚⾐襟,上⾯题了⼀⾸⾎诗:
  割⾁奉君尽丹⼼,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
  倘若主公⼼有我,忆我之时常⾃省。
  ⾂在九泉⼼⽆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公将⾎书藏⼊袖中。然后把介⼦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推,晋⽂公下令把绵⼭改为“介⼭”,在⼭上建⽴祠堂,并把放⽕烧⼭的这⼀天定为寒⾷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只吃寒⾷。
  ⾛时,他伐了⼀段烧焦的柳⽊,到宫中做了双⽊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下。”“⾜下”是古⼈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年,晋⽂公领着⾂,素服徒步登⼭祭奠,表⽰哀悼。⾏⾄坟前,只见那棵⽼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公望着复活的⽼柳树,像看见了介⼦推⼀样。他敬重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下枝,编了⼀个圈⼉戴在头上。祭扫后,晋⽂公把复活的⽼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公常把⾎书袖在⾝边,作为鞭策⾃⼰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推⾮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家禁⽌烟⽕来表⽰纪
念。还⽤⾯粉和着枣泥,捏成燕⼦的模样,⽤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每逢寒⾷,⼈们即不⽣⽕做饭,只吃冷⾷。在北⽅,⽼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如枣饼、麦糕等;在南⽅,则多为青团和糯⽶糖藕。每届清明,⼈们把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怀念。
  本来,寒⾷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定为寒⾷节。寒⾷节正确的⽇⼦是在冬⾄后⼀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合并为⼀⽇。
【篇⼆】清明节⼩学⼿抄报资料
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字少
  1、扫墓祭祖
  中国历,寒⾷禁⽕,祭奠先⼈,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诗⼈⽩居易《寒⾷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清明寒⾷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杨树,尽是⽣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归去。”宋朝诗⼈⾼菊卿也曾于⼀诗中描写道:“南北⼭头多墓⽥,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蝴蝶,泪⾎染成红杜鹃。⽇落狐狸眠冢上,⼀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祷祝,燃纸钱⾦锭,或简单地献上⼀束鲜花,以寄托对先⼈的怀念。
  2、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地,⼈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家⽼少在⼭乡野间游乐⼀番,回家时顺⼿折⼏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然去欣赏和领略⽣机勃勃的春⽇景象,郊外远⾜,⼀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胸,这种踏青也叫做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
  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们踏青时顺⼿折下⼏枝柳条,可拿在⼿中把玩,也可编成帽⼦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节以柳枝乞取新⽕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的⼀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产⼯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另⼀说是介⼦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们对春回⼤地的喜悦。
  4、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根⿇绳,两头分为许多⼩绳,⽐赛时,以⼀⾯⼤旗为界,⼀声令下,双⽅各⾃⽤⼒拉绳,⿎乐齐鸣,双⽅助威吶喊,热闹⾮常。
  5、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们最喜爱的活动之⼀。古⼈相信若某⼈⽣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
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起飞⾛。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为流⾏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下⽽上,纸鸢因之⽽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那⾥,放风筝不但是⼀种游艺活动,⽽且是⼀种巫术⾏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的*⽓。所以很多⼈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的疾病、*⽓都让风筝带⾛了。
  6、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民族⼭戎所传⼊,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节等节⽇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根绳⼦,以⼿抓绳⽽荡,后发展成于⽊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成。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彩服坐于其上⽽推引之,名⽈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们玩耍。
  今⽇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童玩耍。
  7、射柳
  射柳是⼀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的记载,就是将鸽⼦放在葫芦⾥,然后将葫芦⾼挂于柳树上,弯⼸射中葫芦,鸽⼦飞出,以飞鸽飞的⾼度来判定胜负。
  8、蹴鞠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氛。在这些活动中,“蹴鞠”就是⼀项⼗分有趣的活动。蹴鞠,就是现在⾜球的前⾝,球⽪是⽤⽪⾰做成,球内⽤⽑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民间,⾄汉代更成了军中⽤以练⾝习武,并列于兵书。
  “蹴鞠”就是⽤脚踢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不坠”,“球不离⾜,⾜不离球,华庭观赏,万⼈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年蹴鞠将雏远,万⾥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中庸”的传统⽂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了。
  近年来,在蹴鞠的发源地⼭东淄博⼜兴起蹴鞠热,许多市民参与其中,既锻炼了⾝体,⼜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
  9、⽃鸡
  古代清明盛⾏⽃鸡游戏,⽃鸡由清明开始,⽃到夏⾄为⽌。我国最早的⽃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鸡成风,不仅是民间⽃鸡,连皇上也参加⽃鸡。如唐⽞宗最喜⽃鸡。
  10、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种特有的民俗⽂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称,每年蚕花会⼈⼭⼈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凳、打拳、龙灯、翘⾼竿、唱戏⽂等⼗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绝⼤多数在船上进⾏,极具⽔乡特⾊。近⼏年乌镇⾹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船、翘⾼竿等⼏个项⽬,⼤有潜⼒可挖。
  11、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规模的拔河⽐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部分。
【篇三】清明节⼩学⼿抄报资料
  清明节扫墓是必不可少的,但扫墓也是有⼀些禁忌和避讳的,要知道有些讲究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烦。
  1、3岁以内的婴幼⼉,孕妇,重疾在⾝的⼈,刚⼤型⼿术完或⼿术不久的⼈,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因为这些⼈⾝体都⽐较弱,不适合到阴⽓重的地⽅。此外是⼥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2、⼤家扫墓的⽬的都是为了祭祀祖宗,扫墓时间是早上和上午。另外过去有民谚“早清明,晚⼗⼀”,清明祭奠先⼈越早越好,可以在清明前⼀周、甚⾄两周都可以进⾏,不要全赶到清明节这⼀天。
  3、扫墓时着装得体,不能嬉笑打闹,不持不尊重的点评,毕竟祭祖是件很严肃的事。
  4、不能对坟墓拍照,更不能在乱坟岗随处⼤⼩便。
  5、不能带坟墓周边的花草树⽊回家。祭祀剩下的⾹烛冥器也不要带回家,祭祀⽤的贡品⼀般也不带回家。
  6、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候。这⼀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运和健康,都是⼤⼤不利的。
  7、在扫墓时,除了摆放鲜花外,也可在墓前插⼏枝新柳,以表达追思之意。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在墓地周围栽种⼏株松柏,这些都是荫庇⼦孙、辟邪扶正的善举。
  8、清明节扫墓、拜祭时,着装以肃穆端庄为宜,最忌鲜艳⾐服。当然,新⼈或添的新丁要穿红⾐服,以表达向先祖报喜之意。本命年之⼈也可在⾥边穿红。
  9、清明节也是迁坟的好⽇⼦。但迁坟是⼤事,事关⼀个家族的兴衰和⼦孙富贵,因此要千万慎重。如果迁坟的话,不过午时。因为午时⼀过,阳⽓渐衰。
  10、迁坟前,要给新墓地选好地⽅,选择视野宽阔、前案后⼭、⼭环⽔抱的⽣旺之地迁祖坟,这样才能起到富贵绵延、⼦孙兴旺的效果。同时⼀定要调好“⼭向”,以免好的“⼭向”虚脱,利⽤不当反⽽体现不出好墓地的价值。
  11、外出游玩时,要在太阳落⼭前返回。否则阳⽓退去,阴⽓见长,体弱多病之⼈则容易受到阴⽓袭扰。
  12、外出游玩时是结伴⽽⾏,避开背阴的⼭沟及荒野之地。如在野外遇到墓地,则要⼼怀虔诚之⼼⾛过,切不可喧哗、吵闹或有其他亵渎之事。
【篇四】清明节⼩学⼿抄报资料
  清明节,⼀般在阳历4⽉4⽇-6⽇之间。此时正值阳春三⽉,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正是外出踏青赏春的好时节,因此清明节⼜名“踏青节”。在古时,还有⼀种叫法,就是“三⽉节”。⽽且,清明节也是我国重要的“⼋节”之⼀,⼜和除⼣、盂兰盆节、重阳节并称为我国祭祖的四⼤节⽇。
  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五⽇,⽃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清明,盖时当⽓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这是解释清明得名的原由,不仅由于此时万物⽣长清洁明净,更因为流转于这⼀时期天地之间的阳⽓,也是清新的阳⽓,所以得名的。清明时节天⽓晴朗、草⽊繁茂、阳⽓上升,是难得的天朗⽓清时节。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暮春之初……天朗⽓清、惠风和畅”,描写的即是清明节前后的景象。
  清明节在中国的诸多节⽇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围绕清明节形成了许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个习俗就是祭祖扫墓。在中国传统观念⾥,由于⼥孩⼦被认为阴⽓太重,所以在祭祖祀宗的仪式中⼀般都要回避。但清明节的拜祭仪式却不能少了家族⾥新过门的媳妇和新添的丁。⽆论是新娶的媳妇还是新⽣的婴⼉,在清明节这天都要到墓地⾥上坟(扫墓)。⼀来是让新⼈认祖归宗,⼆来也是告慰九泉之下的先⼈,家族⼜添丁壮⼤了!
  按照旧俗,乡下的⼈们在扫墓时都要携带酒⾷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物供祭在亲⼈墓前,再
将纸钱焚化,并为坟墓培上新⼟,折⼏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礼祭拜完毕后,⼀家⼈再分享⽤来祭祀先祖的佳肴美⾷。
  清明节也有门前插柳辟邪的习俗。由于清明时节天⽓变暖,柳枝也吐嫩催新,随风摇曳⽣姿。所以,⼈们就纷纷在清明节这天折下柳枝,据说可以⽤来辟邪驱⿁。折下的柳枝有的是⽤来插在门檐上,除了辟邪,据说还可以通过柳枝的青焦程度来占⼘天⽓的晴⾬和⼀年的收成。有的柳枝则被弯成柳圈,戴在头上。明代⽥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清明“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或戴之”,即是清明节门前插柳、头上戴柳习俗的记载。并且在江南⼀带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民谚。看来,这清明戴柳不是⼀种可供选择的“权利”,倒带有“强制”意味了。
【篇五】清明节⼩学⼿抄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