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 每题3分 共计60分)
1.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的菠菜弄脏 将裤子上的绿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
A. 普通洗衣粉
B. 酒精
C. 沸水
D. 洗衣液
【答案】B
【解析】植物的绿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叶绿体在光下形成叶绿素 叶绿素是绿的素 将裤子上的绿除去的最佳材料是酒精 因为裤子上的绿是叶绿素 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D
【解析】解 生物的特征是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
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动物一般能运动 植物不能 A错误
B.除病毒以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也属于生物 B错误
C.制造有机物不是所有生物的特征 是绿植物所特有的 C错误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属于生物基本特征 D正确
故选 D
3.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 同学们的下列发言 错误的是(        )
A. 除湿度外 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B. 多次重复实验 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C. 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 可以修改数据
D. 实验结束后 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答案】C
【解析】解 A.实验目的是“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说明湿度是唯一变量 故除湿度外 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A正确
B.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 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 多做几次 然后取平均值 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 减小实验误差 B正确
C.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 不能任意修改 C错误
D.要爱护好动物 实验结束后 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D正确
故选 C
4.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影响的实验中 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是(  )
A. 温度计
B. 显微镜
C. 铲子
D. 干湿表
【答案】D
【解析】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 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一般来说夏季室温为25℃时 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 冬季室温为18℃时 相对湿度在30%﹣40% 所以测量空气的湿度一般用干湿计、记时器等 不用温度计、显微镜和铲子
5.下列叙述中 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都具有细胞结构
B. 都能快速运动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都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D
【解析】解 A.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 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A错误
B.能快速运动只是某些动物的特征 植物一般不能运动 B错误
C.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错误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正确
故选 D
6.“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可看成(  )
A. 一条食物链
B. 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 一个食物网
D. 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答案】B
【解析】“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 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即吃与被吃的关系 在“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 形成的食物链应为 树→蝉→螳螂→黄雀 综上所述A、C、D选项错误 只有B选项正确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袁隆平
C. 孟德尔
D. 巴斯德
【答案】B
【解析】A、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 进化论的奠基人 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 具有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A错误
B、袁隆平 运用生物科学技术 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 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 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B正确
C、孟德尔 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 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 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C错误
D、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 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 被后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D错误
8.某学生在鉴定食物营养成分时 向鸡蛋清中加入少量开水 并轻轻搅拌 观察到白沉淀物质 该实验结果说明鸡蛋清中含有(  )
A. 淀粉
B. 水
C. 无机盐
D. 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9.“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豆苗和草之间的关系是(  )
A. 合作
B. 共生
C. 竞争
D. 捕食
【答案】C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豆苗与草 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 属于竞争关系 草盛 即草多了 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 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 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 导致豆苗生长缓慢 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
10.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A. 植物越少空气的湿度越大
B. 植物越多空气的湿度越大
C. 植物的量与空气的湿度没有关系
【答案】B
【解析】解 从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 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 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 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 在不同的地点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裸地最少、灌丛最多 植物多
蒸腾作用大 空气湿度就大 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 早晨温度低 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 空气含水量大 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 中午温度高 气孔关闭 蒸腾作用小 空气含水量小 最小的时间是中午.
故选B
11.我国的植树节是(        )
A. 3月12日
B. 4月12日
C. 5月12日
D. 6月12日
【答案】A
【解析】解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 并动员众参加造林为活
动内容的节日 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1979年2月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 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A正确
故选 A
12.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选择
B. 物种退化
C. 人类过度的狩猎或不合理采伐
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利用
【答案】C
【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随着人类的发展 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 大面积砍
伐森林 开辟农田 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 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 导至环境变化太大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 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 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 也使生物种类减少 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3.在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 如何减小误差 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
A. 测量一次
B. 测量多次取最大值
C. 测量多次取最小值
D. 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答案】D
【解析】选择同一地点 分3处测湿度 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 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故该选项D符合题意
14.古谚语“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 营养
B. 呼吸
C. 遗传
D. 生长
【答案】C
【解析】种瓜得瓜和子女与父母相似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15.如果要设计一个实验 验证温度对鼠妇的影响 下列设计项中正确的是(        )
A. 选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
B. 只要认真操作 统计一次即可
C. 除温度是变量外 其它各项都相同且适宜
D. 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
【答案】Czhishujie
【解析】解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因为会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 所以应该需要较多数目的鼠妇来做实验材料 如10只 A不符合题意
B.统计的次数少也会有误差 实验中要进行多次实验 取平均值 目的也是为了减少误差 B不符合题意
C.因为该探究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的影响 所以就应该设置以温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 其他各项都相同 且尽可能减少其他各项对鼠妇的影响 C符合题意
D.如果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 实验的变量为光照 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而不是温度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6.下列叙述中 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草盛豆苗稀”
C.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B
【解析】解 A.“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A不符合题意
B.“草盛豆苗稀” 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 草与豆苗 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 属于竞争关系 B符合题意
C.“雨露滋润禾苗壮”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7.“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 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答案】B
【解析】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 说明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物特征
1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弗莱明
B. 卢斯卡
C. 施莱登
D. 袁隆平
【答案】D
【解析】 A 、亚历山大•弗莱明(公元1881-1955年) 英国细菌学家 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 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 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 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青霉素的发现 是人类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 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的时代 不符合题意
B、卢斯卡是一名英国物理学家 制造了首架电子显微镜 不符合题意
C 、施旺、施莱登都是19世纪德国的动、植物学家 他们的性格、经历迥然不同 但共同的志趣和真诚的情感促成了他们的多年合作 共同创立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细胞学说 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