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黄金通道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
说到丝绸之路,可能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那条两千多年前开辟的由长安出发,途径新疆、中亚并最终到达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这条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丝绸之路在中西文明交流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然而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还存在着另外一条鲜为人知的丝绸之路,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它的出现甚至比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还要久远。
与陆上丝绸之路不同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大致分为两条线路,一条是从东海起航的线路,另一条是从南海起航的线路。据史料记载,东海丝路最早始于西周初年,当时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了周王朝(公元前1112),之后武王派遣商朝的遗臣箕子出访朝鲜,就是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向海洋到达了朝鲜,并且教会了当地居民养蚕缫丝的技术。后又经过朝鲜到达了日本。而另外一条线路南海丝路大致形成于秦汉时期,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泉州、宁波等地,途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这条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由此可见,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要早了将近1000年。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人认为,我国古代的交通一般都是以陆路为主,水路交通只是作为陆路交通的补充而存在。同样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只是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而已。而事实情况是,在隋唐以前的确如此。但到了隋唐以后,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无法发挥作用,这时候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了。尤其是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我国造船业、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以及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并不断延伸,这时候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代替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就如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它是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发现而最终形成的。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在距今6000年左右,岭南先民已经开始利用独木舟在近海活动,根据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当时的岭南先民已经穿梭于南中国海与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之间,先秦时期对于海洋的种种探索,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特别是西汉中后期,由于国力强大,国家的版图不断扩张,直至今天的东南亚部分地区都在汉朝的控制之下。为了巩固统治,政府加强了对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市
的管理,例如在今徐闻“置左右侯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就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造船业与航海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三国时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国造船业相当发达,为了巩固统治,吴国政府加强了对海上贸易的管理,使得海上贸易进一步的规范化。据史料记载,到了东晋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涉及范围达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包括东南亚诸国,而且西到了印度和欧洲的大秦。
唐宋以后,伴随着国力的强盛,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两宋时期,由于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南方地区都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据《诸蕃志》记载,当时与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有50多个,包括南亚、东南亚、东非和远东各国。
进入了元明时期,随着我国封建经济鼎盛时期的到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元朝时期,高度发达的蚕丝生产和丝织技术,直接为海外贸易的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资源。到了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海上贸易当属郑和七次下西洋了。虽然当时的航海带着一定的政治目的,但无可非议的是,以强大的宋王朝为背景的郑和下西洋无疑给我国古代的远洋
航海史添上了最华丽的一笔。
这种繁荣的海上贸易局面一直持续到了清朝初期。到了清朝,由于西方殖民者对我国沿海地区的骚扰和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开始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虽然在康熙时期曾经解除了海禁,但这时候的海上贸易已经无法与之前同日而语了。这种政策无疑给我国的海上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直到1757年底,朝廷宣布限定粤海“一口通商”,从此以后清朝政府开始进入了全面的闭关锁国时代,自此以后我国的海上贸易基本上陷入了停滞状态。
三、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人民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主要通道。与陆上丝绸之路相呼应,海上丝绸之路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大大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国和海外诸国社会的共同发展。
除此之外,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我国民族性格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我国南方地区的人们往往具有开放兼容,勇于探索的性格特征,这种“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对于我国今天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筹备关于为海上丝绸之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契机再次续写海上丝绸之路昔日的辉煌,更好地发扬海上丝绸之路所产生出的顽强拼搏、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为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区杭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