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时代
·286·
智者论道      当代大学生海洋培育现状与对策
妮  楠
(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随着陆地资源被无度攫取而濒临枯竭,人类将资源开发目光转移到海洋,世界各国均提高了对海洋的研究与探索,面对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争夺也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必然。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并明确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总目标。近百年来,中国多次错失海洋强国的机遇,21世纪,海洋必将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贡献源泉,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逐渐觉醒。为此,必须加强对国民的海洋教育,普及大学生海洋观,这也是走中国海洋强国道路的必由之路。本文旨在对培育大学生海洋观的时代必要性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现状,总结当下存在的问题,并真独行的提出了若干加强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建议。关键词: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现状;海洋强国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0-0286-002
21世纪作为海洋世纪,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将与海洋战略、海洋意识紧密相连,纵观近年来我国的南海争端新闻,我国海洋资源、岛屿、海域被掠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直接对我国海洋主权和国家海洋利益造成了侵害,为此,海洋强国战略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的海洋观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下高校对大学生的海洋观培育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体对海洋知识的了解并不丰富,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不相匹配,为此,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现状、问题、对策进行重点分析,旨在改变大学生体海洋观缺失的现状,助推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生海洋观的内涵与外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翻开了走向海洋的新篇章,党的历代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战略部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当代大学生海洋观的内涵,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海洋意识,从全民族的高度认识到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重要性,二是认识到发展海洋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中国若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成为海洋强国,三是认识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强大的海上力量。总之,新时代的大学生海洋观,必须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以维护国家海洋利益为根本,深刻认识到海洋的重要价值,共同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加强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时代必要性
每个人的生活都与海洋息息相关,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国防
安全,更是未来人类发展的空间。为此,正确的海洋观培育,不仅要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经济、军事等指标仅仅是海洋强国的表象,只有从根本上提升全民的海洋观,特别是大学生海洋观培育,才能真正实现海洋强国。
(一)大国走向强国的重要因素历史经验表明,中国若想成为世界强国,则必须先成为世界海洋强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经略海洋、关注海洋,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之一1。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必要重视海洋人才培养,当下,中国海洋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蛟龙号”下海、自主研发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项目,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在迈入世界海洋强国之列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前进着。海洋强国必须要维护好国家的海洋权益,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与空间,中国作为海洋大国,依托海洋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手段,为了更好的维护海洋权益,需要不断建设、增强现代海洋综合力量,当然,海洋综合力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力量,更包括海洋管理力量、海洋工程力量以及海洋科技力量等。为此,需要培养、储备大量的海洋建设人才,可以说,海洋强国的根本在于国民性,而全民海洋观的培育,特别是大学生海洋观的培育,更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条件中国作为海洋大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将更多的依赖于海洋,为此,必须要将海洋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重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发
展新兴产业,加快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大量的立志于海洋事
业发展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来源,显然大学生体更为符合,通过专业的教育来解决能力、知识方面的问题,当然,仅仅通过专业建设还远远不够,更要不断的普及海洋观的培育,从精神层次帮助大学生树立起为国家海洋事业做贡献的信念。总之,海洋观培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品质,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精神层面的教育问题。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我国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以此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而海洋观作为人对海洋的根本观点与总的看法,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海洋观的培育,将会促使大学生更加注重团队精神、智慧与勇敢,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核之一,除此之外,海洋观还可作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存在,实现与文化、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的集合体,而这些内容均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当代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现状高等院校是海洋观培育的重要场所,受限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海洋意识,这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而言极为不利,为此,解决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问题已迫在眉睫,现对当代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一)大多数大学生海洋观薄弱2014年《中国青年报》展开了“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活动2,调查结果
智库时代
·
287·
智者论道
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关注度不高,对于“中日甲午海战”“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等事件被大多数大学生所了解,但是对于近代的一些事件只有一小下部分学生了解。不难看出,部分大学生的海洋意识缺失,当下大学生海洋观培育仍存在短板,在海洋知识方面的了解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海洋观培育不均衡
大海学生海洋观培育的对象均是在校大学生,但由于受到地区历史文化、地理条件限制等方面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海洋观培育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3,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沿海省份大学生海洋观要强于内陆省份大学生,如广东省、江苏省等省份的大学生,海洋观最强,而甘肃、云南等省份的大学生,海洋观最弱;第二,中西部大学生开展海洋观培育的活动要少于东部和沿海地区,当然,即便在相同省份内,如海南、河北等地,其自身的海洋观培育也极不均衡;第三,海洋院校、综合院校大学生受海洋观培育较为充分,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海洋观培育则相对较弱。
(三)大学生海洋观培育形式单一
大学阶段获取海洋知识的途径较少,只有在国防教育或时事政治教育中才会提及,极少数高校会举办海
洋知识宣传活动,可见大学生海洋观培育在很多高校中是不受重视的。而且,大学生海洋观培育形式过于单一,仅仅采取宣教式的教学方法,甚至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会直接省略,忽略海洋观培育这一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无益的科目。
(四)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师资队伍落后
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师资队伍并不多,整体师资队伍情况较为落后。一方面,国内高校从事海洋学科研究与教学的人数较少,特别是高层次、高水平的海洋人才,越来越难以满足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前诸多高校的海洋学科教师水平并不高,普遍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多为各大高校公共课的师资人员,由于自身缺乏海洋观,对于海洋的知识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从而导致大学生海洋观培育内容仅仅局限在常识性介绍,无法上升到意识,难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生海洋观的培育。
四、当代大学生海洋观培育对策
(一)发挥高校日常教育的引导作用
在对教材的编写方面,应多采取科学的海洋国土观作为基点,与时俱进,为大学生呈现科学的海洋观念,具体包括海洋法制意识教育、海洋国防意识教育、海洋环保意识教育以及海洋资源意识教育四个方
面4。在海洋资源意识教育方面,要注重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海洋环保意识教育方面,要注重海洋的生态环境,了解海洋环境容量,避免海洋污染,在海洋国防意识教育方面,要注重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反对外敌入侵,在海洋法制意识教育方面,要注重海洋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海洋权益。与此同时,积极参与海洋观教育基地,主动承担起当代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历史使命,各大高校还可以开展海洋电影周、海洋文化节等活动,并将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进行宣传,吸引大学生参与。
(二)加强公众媒体的引导
媒体宣传是提高大学生海洋观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潜移默化的向大学生传递海洋信息,提高大学生海洋观。目前,海洋问题新闻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海洋状况最有利的工具,如至今尚未解决的“钓鱼岛”问题等,均可将其作为教育的契机,对大学生进行海洋观教育。全方位的观念更新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如何更好的解决大学生海洋观培育不均衡的问题,还需要国家教育部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扩大海洋观培育范围,并在海洋观意识淡薄或教育资源匮乏的省份提高政策力度,不断丰富海洋教育内容,树立全民族的海洋国土观念。
(三)丰富海洋观培育方式
第一,可利用“海洋日”等特殊日子展开教育,每年的7月11日是我国的“航海日”,6月8日是“世界航海日”,
诸如此类的日子是展开海洋观教育课外活动的大好机会,可以多加关注。第二,展开时事政治教育。若想理解海洋时事政治,则必须要了解我国海权的概念与原则,在此基础上方可对大学生进行事件解读,比如南海问题,我国是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作为典型的维护海洋权益案例,可深挖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价值,特别是海洋安全观、领土意识、经济意识等。最后,可以将海洋观培育内容与其他科目相结合,如在外语科目中
增加海洋知识相关的文章和词汇,在化学学科中增加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知识。
走向海洋(四)注重教育者海洋观知识的更新
教育者只有不断更新海洋观知识,才能够满足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需要,首先,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教育者海洋观知识更新计划,聘请海洋专家展开培训或讲座,并定期展开学术交流。其次,组织教育者去海洋产业单位调研,积极参观学习,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出国考察,学习国外海洋观培育经验。最后,高校可以订海洋教育期刊,宣传海洋历史、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大学生及时了解海洋热点新闻,教育者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更新海洋观知识,并在教育时多引用权威网站的结论,如人民日报、国家海洋局等。
五、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海洋观培育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不仅要与时俱进,也不可脱离理论的指导,更要顺应国家海洋建设步伐的发展。总之,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海洋观培育的科学性,完善培育的内容体系,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喇全恒,单晓梅.大学生海洋文化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131-134.
[2]李艺.海洋强国梦视域下浅谈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5):36-37.
[3]孙鹏,高璐,姚蕊.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调查研究——以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4-65.
【注释】
1.吴垠.多维度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14(3):36-37.
2.郑汉波.加强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基于对某海洋大学的调查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3(20):65-66.
3.丁志高,张绪良.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海洋观的培养[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36-38.
4.司徒尚纪.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观念的教育与普及——以南海为例[J]. 新东方, 2013(5):5-7.
【作者简介】妮楠(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