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干部学刊
2018年第1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
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指南
摘要: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形势与任务,中国必须紧紧跟随世界海洋强国发展的步伐,不断维护好、发展好国家的海洋利益,促进国家在海洋空间取得更大的成就。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避免落入西方海洋大国“强则必霸”的历史老路。
关键词:陆海统筹;和平发展;海洋强国;强而不霸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83(2018)01-0005-0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早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海洋产业规划和指导,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培育壮大海洋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强调指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领全局,在精准把握分析国际形势与我国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国家海洋事业的全面把握和有力回应,也是加快中国特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指南。
一、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的确立与完善
什么是海洋强国?指的是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宽广的蓝国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一向重陆轻海,只把海洋当作是防御的屏障,并未真正的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直至清末,西方海洋强国的坚船利炮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时,中国才开始以新的海洋观重新认识海洋。中国对海洋的研究与认识,经过了漫长的积累,逐渐走向成熟,走向完备。从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到生态海洋、和谐海洋,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认识过程。
林建华,邹冠男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收稿日期:2018-01-03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Z201783603)“多维比较视域下中国特海洋强国道路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林建华(1965-),男,黑龙江肇东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海洋政治学理论。邹冠男(1993-),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第1期
党的十八大开始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民族
的又一次伟大觉醒。历史反复昭示我们,向海而
兴,背海而衰,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建设“海洋强国”之路是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从哪里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欧美国家对新
中国实施封锁,国内外局势不容乐观,来自于海上
的威胁更是不容小觑。就曾多次指出海洋的
重要性,1953年,他深入部队视察,乘坐“长江”
舰航行了4天3夜,先后为5艘军舰题写了相同的
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
立强大的海军”。在同官兵谈话时他指出:“我们
一定要把我国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筑成‘海上
长城’和‘海上铁路’。”[1]同志也针对我国南海纠纷提出了重要论断。抚今追昔,新中国发展海洋事业的艰苦历程中留下了代代伟人的思想烙印,指导我们在蓝道路上奋勇前进。
进入21世纪之后,海洋事业发展的好坏日益
成为国家能否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党中央一直
深切关注海洋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指出海洋在国
家总体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作用,要以走向深蓝为目
标,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
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提高海洋资源开
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一论述从
科技、经济、生态、权益四个维度为我国发展海洋
事业确定了战略目标、发展方向。2013年7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
设海洋强国的第八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明确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还
对如何建设海洋强国做出了系统论述,为我国建设
发展海洋强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党的十九大
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的形势与任务,我
们需要比以往更加关注海洋的发展问题,深入贯彻
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兴国者,先兴思想,只有有了
先进思想的引领,国家的事业才能正确的、快速的、稳健的发展进步。前无古人的事业,必将给理论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海洋是中国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也事关中国的未来,“走向海洋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面对新时代新阶段的新挑战,就要认真学习和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明确指示及具体的战略部署,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在经济发展上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发展“一带一路”为重点,形成海陆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赋予自由贸易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在海洋生态保护上,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重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施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在军队建设上,要坚持走中国特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只有
通过调整制定顺应国家发展实际需要的海洋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捍卫国家蓝国土、扩大和维护好中国海洋权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进入了新一轮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为了在新一轮的海洋开发中占得先机,世界各大国纷纷制定海洋战略、加大海洋投入、提高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就备受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3]。
二尧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作用与影响
地球表面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陆地仅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人类居住的地球倒更像是一个水球,每一块大陆都被海洋所分割,又被海洋所环绕。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大陆间沟通的渠道、各类资源的
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第1期
宝库,人类的诞生与进化都离不开海洋的作用。海
洋是人类发展和进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因,人类依
靠海洋收获财富,发展文明,强大国家。综观历
史,因海而富、因海而强的国家不胜枚举,谁忽
视了海洋的重要作用,谁就错过了世界进步发展
的浪潮。走向海洋是走向强国的重要一步,是历史
发展的结论、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大国崛起的深切
呼唤。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世界海洋强国发展的
历史上就能看出,海洋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其
中“形成符合国情的独特海洋发展模式对推进国家
海洋发展意义重大”[4]。从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爆发布匿战争,古罗马取得地中海霸权,到阿克兴大
海战,屋大维击败安东尼,使整个地中海成为了罗
马帝国的领海,历史的演绎无不验证了海洋是强国
富国的必由之路,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就曾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英国从一个孤立的海岛国家一跃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传奇就验证了这一预言。随着航海技术与造船业的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大。新航路的开辟、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使海洋利益的争夺从某一狭小的海区扩大到全球海域。欧洲的霸主地位几经更迭,但成为霸主的国家都无一例外的从海洋上收益颇多,也都曾在海洋上遏制过对手的发展。16世纪的英国不仅拥有了可以媲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强大海军,更掌握了多条稳定的海上贸易航线,形成了“以商养战,以战促商”的良性循环。英国相继击败了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击败了海峡对岸的强敌法国,获取了大量广袤富饶的殖民地与无数的财富,控制了当时全球三分之二的海上贸易航线,成为了第一个全球性国家。也就是说,17世纪后半期、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通过殖民方式建立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5]。海洋是英国走向富强的重要依托,而民族的海洋性也深深的镌刻在了英国的发展史上。另一个证明了海洋是使国家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媒介的国家就是美国。美国被喻为“是上帝放在美洲的空摇篮”。美国土地面积广阔,资源物产丰富,其周边的邻国多不具备威胁美国安全的能力,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其快速发展经济提供
了地缘政治的优势,再加上美国东临大西洋、西靠
太平洋,有着诸多良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美国的
对外贸易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与难得的契机。到了1894年,美国虽然已经发展成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这时的美国还只是一个陆权大国。幸运的是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大发战争横财,以雄厚的
财力为依托快速发展海军,从而快速崛起为海洋强
国。毫无疑问,美国成长为世界海洋强国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陆地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陆权大
国,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就是
说,欧洲海洋强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两败俱伤,而
且国土作为战场遭到损毁,经济损耗严重,美国坐
收渔翁之利[6]。另外,美国的文明跃进来自海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拥有强烈的海洋意识,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海洋战略学家马汉的海权理论为美国海上称霸奠定了思想基础。在马汉提出海权论之后,美国将战略眼光转移到了海上,实施了通过壮大海军发展军事力量来掌握交通航路,进而控制全球贸易
的战略。美国“前沿部署”的战略举措更是将美国的海洋利益扩展到全球海洋的各个角落。海洋成为美国发挥其影响力的前哨,通过海洋的沟通性与便利性,控制了关键的海洋航路、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占据了大量的大宗资源、保持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可以说海洋是美国成为现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决定性因素。
世界各国对海洋的争夺将是长期的,海洋对国
际政治格局的构成及演变的影响力将日渐提高。海
洋兴则国家兴,海洋强则国家强,世界上的发达国
家大多是海洋强国[7]。未来之演义昭示于既往,昨天与明天同出一理。我们决不能忽视海洋在历史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更不能否认经略海洋能够富国强国的历史逻辑。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中国的崛起发展更不能脱离全球化的大潮,必须与世界发展的快车道相接轨,而这其中,海洋则是谋求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地位的重要舞台。“战略的形成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地理、经济、社会和政治情况。”[8]现代国家间的发展与利益竞
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第1期
争既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提
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现实要求。海
洋强国权利目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中国自身的客观
需求,也要考虑目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即自己的
战略资源和手段能否实现所预设的目标。因此,中
国海洋强国目标的确定就必须综合考虑中国的利益
取向、地缘特点、自身实力和中国总体的发展方式
等因素[9]。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迫切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
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进入21世纪之后,海洋
在全球竞争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海洋成
为了各国之间利益博弈的场所,成为了谈判斡旋的
砝码。毫无疑问,关于海洋利益的争夺会愈发激
烈,不仅是在武器装备上的竞争,更是在经济、科
技等领域全方位的竞争。21世纪的海洋利益争夺必
将是一场由各个沿海国家共同奏响的“交响乐”。
海洋利益争夺内容多样、区域广泛、手段丰富、过
程起伏,是对一个国家海洋经略能力与综合国力的
多重考验。我国一直是一个海洋大国,有着悠久灿
烂的海洋文明,中国海洋建设的起起伏伏也验证
了封海而衰开海则盛的历史铁律。随着我国经济
迅猛发展、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加大、海外利益持
续增长,国家发展空间日益向海洋延伸覆盖,海洋
事业不仅关乎民族的生存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兴衰
安危。
二是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
作用更加重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总书
记多次强调“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产业”“发达的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的实际情况来看,保持有力增长的“蓝经济”已
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蓬勃力量与对外开放的重要
抓手,海洋一直是国家经济的“蓝动脉”。东南
沿海城市依靠海洋发展经济,迅速成长为新常态下
经济动能的“发电站”,并响应中央陆海统筹的政
策要求,由海向陆带动内陆城市协同发展。不论是
十三五规划纲要,还是“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都是党中央结合了现实条件,谋划海洋发展空间、统筹海陆优势所做出的科学部署。海洋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持续上升。进一步说,海洋经济是海洋世纪的重要标志,将深刻改变21世纪世界经济的结构,“成为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一道道美好亮丽的风景线”[10]。
三是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海洋因其连通性与开放性,使其成为了发展海外利益的媒介,更是成为了有些国家侵略他国、夺取利益的跳板。海洋关乎国家安全与民族存亡。中国在明清两朝一直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惨痛的屈辱与深刻的教训。如今,中国周边的海洋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部署不断压缩、威胁着中国的海洋发展空间;日本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一直保持强硬态度,无视历史事实,企图占领钓鱼岛;在南海岛礁的问题上一些东南亚国家也与中国时有摩擦,私自开发争议地区的石油气资源与渔业资源。种种现状都表明了海洋不仅是保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主权的前沿屏障,还是体现国家话语权的重要平台。内忧之起,陆军足以靖之;外侮之来,非海军不足以御之。为应对纷繁复杂的外部局势,就需要一支优秀的人民海军为国家的平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建设强大海军正是以现实为依据勾画的新时代中国海洋安全发展蓝图。中
国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如美国等国一样,“利益到了哪里,军舰就需要开到哪里”[11]。但中国海军适时适地展示自己的力量,可以对潜在对手实行心理震慑,有效配合外交工作的开展。
四是海洋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更加显著。海洋是风雨的故乡,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蓝家园。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作用显著。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洋开发活动井喷式的增加,粗放式的开发手段、灭绝式的渔业捕获等等,给海洋的环境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海洋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方面一样都制约着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能否坚
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第1期
持科学合理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事关建设海洋强国与国家生态安全的方方面面。
中国必须紧紧跟随世界海洋发展的步伐,不断维护好、发展好国家的海洋利益,促进国家在海洋空间取得更大的成就。五年来中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一系列涉海新政、蓄势向海的春风扑面而来,依海富国、依海强国的发展理念深深的内嵌在中国发展的轨迹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海洋事业的新思想、新要求贯穿始终,一直引领着中国的蓝道路。五年来取得的辉煌业绩,充分体现了海洋事业的关键作用,体现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必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实践海洋强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尧建设海洋强国的实践路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方向才会准确,行动才会自觉。随着陆地经济的大繁荣和转型,海洋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将视野转向海洋。中国同样需要提出海洋强国战略,通过国家顶层设计保持国家经济、海洋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陆地经济发展能力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后将逐渐降低,需要拓展海洋空间,海洋蕴含的丰富矿产、空间等资源将会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动力[12]。只有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根本指引与现实指导,才能全方位的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首先,要继续建设强大的现代化蓝水海军。蔚蓝广阔的海洋是大国寻求霸权的基本载体,是追逐利益的激烈战场,而海上的军事力量是主要手段,海军构成了海洋强国的利剑。党的十九大要求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求全军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现代作战体系。人民军队不仅要在军事装备上实现现代化,还要在战略思想上实现现代化,才能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军队的新时代使命。这就为海军未来的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海军要继续坚持党
的领导,实现军事理论科学化、武器装备机械化、
组织形态现代化,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发展蓝水海
军。走向海洋、发展海洋、经略海洋是保卫国家安
全、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维护国家话语
权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以开放锐利的眼光,建设现
代化海军护海强海,是沿海国家政治利益的必然要
求。近年来,海军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艘新
型052D驱逐舰服役,首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055
型导弹驱逐舰即将列装部队,核潜艇取得关键技术
突破,海军向作战平台大型化、作战区域远洋化迈
出了坚实步伐,走向深蓝的脚步日益加快。人民海
军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强军思想奋勇前进,必将
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军部队,以“海军梦”构筑“强
军梦”,以“强军梦”护航“中国梦”。坚定不移地
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避免落入西方海洋大国“强
则必霸”的历史老路。作为领航中国未来发展方向
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已明确表示,中
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由此
观之,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将始终立足于和平、合
作、共赢。
其次,要继续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继续坚持陆海统筹战略部署,构建更宏伟更包容的开放格局,依托“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沟通内陆,联系世界。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谋求海洋经济发展,利用经济成果搭建海洋强国的框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发展海洋经济,使之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13]发展海洋经济一是要突出产业拉动,给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塑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海洋渔业、海洋造船业、海洋化工等多个传统领域全面提升发展水平。面向新兴产业,要继续坚持政策扶持,不断扩大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的生产规模。二是要突出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现阶段海洋产业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净利润低的
情况,亟需向中高端
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第1期
的产业转型,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三是要突出开放拉动,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突出海陆外联动,建设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部署为指导,在多层次、宽领域上提升开放层级,既要与世界分享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成果,也要积极汲取其他国家发展海洋事业的先进经验,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依托自贸区、集散港口等开放媒介,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开放目标上,带动海洋经济全面发展。
再次,要继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14]。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海洋无休止掠夺式的开发,对海洋的生态环境与海洋生物安全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引领着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面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构建体系完整的海洋生态保护机制,建设美丽海洋,是时代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内涵和新任务。海洋生态文明的保护要本着“优先保护、红线管控、节约集约、绿发展”的原则。一方面要治理海洋污染。额定污水总排放量与具体排放物,落实各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对排海污染物的管理要做到制度化、目标化、定量化。另一方面要注重保护海洋生态安全。在海洋生态重点保护区划定生态红线,对涉海项目的立项、实施、评估严格把关,减少海洋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绿贸易”,立足现实双向思考,全面的权衡利害,防患于未然,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服务于海洋强国建设。
“海兴则国强民富,海衰则国弱民穷”。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家战略利益和战略空间不断向海洋拓展和延伸,海洋事业的发展关乎国家兴衰安危与民族生存发展。当前,我们进入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也一定会成为海洋强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参考文献:
[1]胡彦林.人民海军征战纪实[M].北京:国防大学
走向海洋出版社,1996:168.
[2]郑贵斌.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与战略创
新[J].东岳论丛,2003(7).
[3]徐胜.走中国特的海洋强国之路[J].求是, 2013(21).
[4]冯梁.西方大国海洋经略:经验教训与历史启示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5]许文明.走向海洋世纪海洋科学技术[M].珠海:
珠海出版社,2002:158.
[6]胡德坤,刘娟.从海权大国向海权强国的转变
[J].武汉大学学报,2010(4).
[7]曹文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与海洋争端对策[J].
新视野,2014(3).
[8]克雷斯奈德.当代安全与战略[M].长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2001:17.
[9]胡波.中国海洋强国的三大权力目标[J].太平
洋学报,2014(3).
[10]蒋磊.蓝大潮——
—21世纪上半叶人类文明与海洋发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110.
[11]张文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J].战略与管
理,2003(1).
[12]孙悦民,张明.海洋强国崛起的经验总结及中
国的现实选择[J].国际展望,2015(1). [13]侯典芹.从地缘政治视角看中国的海洋强国战
略[J].烟台大学学报,2015(5).
[14]申长敬.时空海洋——
—生存与发展的海洋世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2.
[责任编辑: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