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1期文化建设
O赵俊良
海洋文化是人类宜接和间接地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条件创造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叭濒海国家都形成了各具特的海洋文化。中国的海洋文化发轲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巅峰于明,衰落于清。与西方相异,中国的海洋文化具有鲜明的和平性与秩序性特征。如今,中国的海洋文化可以为文化交流、贸易往来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支撑。
一、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形成
对于陆海复合型国家来讲,并不存在毫无大陆基础的海洋文化和纯粹意义上的大陆文化。因此,将一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大陆文化或者海洋文化是欠妥的。将岛国和向海图存的国家称之为海洋国家,并认为只有海洋国家才具有海洋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陆海兼备的国家都是兼有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国家。由于各国所面临的海洋资源和环境条件不同,各国的海洋文化既具有作为海洋文化的共性,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和区域特,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区域海洋文化的不同范式,具体体现为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叫
从城邦时代到航海世纪,从地中海到大西洋再到全世界,西方各国形成了以掠夺海外资源和建立殖民地为
基本特征的海洋文化,并据此推演出大量有关海洋的法律和协议。西方探索和控制海洋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征服与劫掠为手段的海洋争霸史。以此形成了西方国家侵略性的、霸占性的海洋文化观。与西方海洋文化观相反,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并非出于侵略、控制其他国家的目的,而是和平、友好的交往。异于西方世界,中国依托农耕文化产生了独具特的传统海洋文化。
有些学者按照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区域划分为游牧文化区和农耕文化区,认为中国古代历史就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互影响的竞争史。实际上,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均属于大陆文化的分支。我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将海洋文化排除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形态之外非常不合理。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两种形态:大陆文化形态(包括曲文化和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形态。黄土地上的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长城以北则是大漠与草原上的游牧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区域;而东南沿海一带因其对于海洋的依赖和贸易的繁荣可称海洋文化叫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中国的海洋文化大概经历了依海畴、海上贸易和闭关锁国三个阶段。秦汉时期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发轲阶段,囿于航海知识和技术,海洋被作为姗的补充。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重要基础。宋朝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广泛应用,弥补了天文、地文导航的缺陷,开创了航海史的新纪元。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朋开七归寸外贸易,极大增强了中国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的交流。清朝中期以后,为防止汉人反清,海禁政策愈加严厉,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了衰落期。
二、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特征
我国特殊的自然、历史和人文环境塑造了我国的传统海洋文化。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故而对外贸易意愿不强烈;我国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更迭极其稳定,故而缺乏武力扩张的动力;我国传统文化自成一
文化建设党政干部论坛
体、逻辑严密,故而成为东亚文化的主流。我国海洋文化具有鲜明的和平性和秩序性特征。
(一)和平性
异于西方海洋文化中的扩张性特征,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展现出了鲜明的和平性特征。自秦汉以来,以中国和儒家文化为基础,在东亚地区逐步形成“东亚朝贡体系”。中国古意即中心之虱既是中心之虱便默认它国的存在。中国历史上最具野心的皇帝也不曾实施过征服、统治世界的计划。因海上扩张所需求的技术体系、资金量更为庞大,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意愿并不强烈。郑和七次大航海都是以和平交往和贸易为目的,就是这一特征最好的例证。
阿尔弗雷德•马汉信奉英国海上冒险家雷利和英国政治家培根的论断:“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贸易;建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进而控制世界本身。”a马汉是西方最著名的海权瞬,他的理论是对20世纪以碱国海洋战略的总结,并受到美国海洋战略的启迪。马汉所推崇的控制海洋即控制世界之灘是西桶洋文化的缩影。马WfW的控制必然依靠武力,以武力为基础的海洋战略的基本逻辑,就是弱肉强食和胜者为王。实力和意愿构成一国采取对外政策的重要考量。虽然中国的封建王权拥有开拓海疆的实力,但缺乏控制海洋的意愿。中国以囿于四海的内向型海疆意识,经略周边海洋,虽有深海远洋的开拓,却无海洋权益的要求代既无海洋权益的要求,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必带有“和平性”的特征。
(二)秩序性
中国古代王朝是一个“超稳定结构”,中原王朝的更替与外部世界尤其是海外世界几乎不产生联系。'东亚朝贡体系”在王朝更迭之时崩溃,而后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整合,待中原王朝更迭结束之时,各朝贡国加以确认。以儒家文化为基础所构建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基本都会安抚周边的朝贡国,为这些国家提供政治上的合法性基础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这种等级化的国际体系内部十分稳定:宗主国无吞并朝贡国之意愿而朝贡国不具备同宗主国进行博弈的力量。中国是自成体系和自给自足的国家,它主要建立在得到认同的种族同一性的基础之上,对异族和地理上处于周边的附庸国冲央只比较有限的使用武力叫从属于中华文明的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具有“东亚朝贡体系”所具有的秩序性特征。
作为_种秩序的东亚朝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贸易交往的频率,为东亚海域带来了和平与稳定。明清时代,正是西方海洋强国崛起的时代。西方海洋强国在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的印度、中东地区逐渐取得主导地位。1763年,新晋海洋霸主英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殖民帝国瓜分了除欧洲和东亚以外的整个世界。
三、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和平性与秩序性特征,决定了其在当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既能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和贸易层面的交往提供支撑,又有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和提升。
(一)文化交流的纽带
相较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交往,文化因其抽象性容易使交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流动带来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过程中起着文化交流纽带的作用。
两千年以来,中国海洋传统文化、东南亚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乃至西方文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载体相互交流、互相吸收。我国海南省的饮食习惯和建筑风格与东南亚一代的文化具有相似性,就是
海洋文化交流传承的结果。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文化相通的优势,以文化交流为载体,带动经济、政治和军事层面的交往,从而保证区域的稳定和繁荣。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和平性和秩序性特征,可以作为调和各种文化之间矛盾的基本原则。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遗产。我们应该创造出更多的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作品,包括戏剧、电影、音乐等等,展开跨文化交流,与他国文化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二)贸易往来的动力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和平性和秩序性的特征,决定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主要目的是“宣威”,而非'裕国”O在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影响下,既有两宋海上贸易的繁荣,也有明清的海禁政策。东方的朝贡贸易秩序和西方的武力贸易秩序都有损公平原则,难以长久维持。建立〜以公平和正义为基础的海上贸易秩序是时代要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既排除了不计经济利益的“宣威”贸易的思维,又摒弃了唯利是图的贸易原则。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
2020年第11期文化建设
对外合作战略的重点叭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合作,结合相关国家的具体情况,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贸易机制,从而促相关国家都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受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都面临着各自的经济发展问题。在公平基础上的互通有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式。例如西亚和北非国家经济发展依赖能源出口,在当前能源价格长期低迷、石油输出国组织调控机制失效和美国页岩油气技术推广的交互影响下,这些国家经济形势严峻。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能源进口国,需求旺盛。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普遍加深。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但是共同的经济利益时常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难以达成。建立和巩固经贸关系可以从文化视角切入,而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第以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样板。第二,拓展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影响范围。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行过程中,推进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发展,拓展其内涵,宣传其精神,使其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推进的文化基础。
(三)话语权的基础
话语权影响社会发展。在无政府状态之下,国际政治层面的话语权成为主导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础。根据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对于世界文明的划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至少涉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每种文明均包含海洋文化,这些海洋文化均包含洋方面的主张。印度海洋文化倾向于认为印度洋是印度的印度洋,将控制印度洋作为其海洋战略和话语权的基础。伊斯兰世界翳浓厚的宗教彩,故购洋歸体系更为关注彼岸的世界,对海洋权益关注不多。西方文明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形成了以'强权即真理”为主要特征的海洋文化。
自航海世纪以后,世界处于西方海洋文化的主导之下。西方海洋文化在世界上的优势衍生出了西方在海洋事务上的话语权优势。其它海洋文明所衍生出来的在海洋方面的话语权,不是被西方海洋话语所消灭,就是被其忽视。这种话语权上的优势,让西方世界主导世界政治经济400多年。西方海洋文化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优势,成为西方遏制中国的手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在海洋方面的话语权地位的提升就更显重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连接了亚欧大陆的东边缘地带、南边缘地带和西边缘地带,中国的意图在于推动各区域共同发展,构建和平、稳定与公正的政治经济瞬。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中所包含的和平性和秩序性特征可以作为中国提升海洋话语权的重要内核。我国争取海洋话语权并非为构建自身的海洋霸权,而是切实维护自身的海洋合法权益,并致力于构建共享公平正义的海洋新秩序。
[参考文献]
[1]曲金良.中国海洋观的重建[M].广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谭元亨,敖叶湘琼,廖文.中国南海海洋文化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3][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边缘地带论[M].林爽拮.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
[4]王世汉中西海洋观的变迁与反思[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1,(1).
[5]庚滋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卢锋,李昕,李双双,姜志霄,张杰平,杨业伟.为什么是中国?—
—“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国际经济评论,2015,(3).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走向海洋
(责任编辑李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