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发展史角度看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
摘要: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6000多个岛屿,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长期以来陆权比较强势,海权相对弱势。“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纵观世界各强国,无一不是以海立国,以海兴国。世界海洋强国的发展史,实质上都是海洋的掠夺史和海上霸权的争夺史。通过对海洋发展史研究,总结经验,制定合适的海洋强国战略,对我国相对被动海洋战略做出迎接挑战的准备,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
从世界强国盛衰演变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海洋主动性是影响国家战略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海洋权力直接影响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政治主动性、军事主动性、经济主动性和外交主动性。力争海洋主权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日益清晰的一条强国思路。当今世界,陆地资源紧缺,而海洋中储有大量的战略性资源,日益成为各国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造成了争夺海洋的激烈场面。因此,制定海洋强国战略、争取海洋主动性,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也是当今中国面临历史机遇且能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一、海权论思想
2500年前的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和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思想。公元前古罗马的西塞罗在总结了古希腊、迦太基和古罗马争夺地中海通商要道的斗争经验后,也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的理论。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伯里克利提出雅典的根本战略是发展海军,在一切可能控制的海域确立支配地位。16世纪英国的罗利爵士,19世纪近代美国海军理论奠基人马汉等人,都普遍把争夺海洋、控制海洋与控制贸易、控制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道出了争夺海洋的实质。
19世纪末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创立海权论, 他认为,海洋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强国地位的更替,实际上是海权的易手。从战略角度分析了一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数量、政府政策等因素对海权的影响。
马汉的海权论,研究总结了有史以来的海上战争及其影响,提出了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国运兴衰的思想。它适应了美国垄断资本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成为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军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发生重大影响.直接促成了德、日、俄、美等国海军的崛起,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二、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与演变
15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探险兴起,欧洲各国开始通过海洋进行贸易和殖民掠夺,在此后的四五个世纪里,他们利用海洋实施对外扩张、实现原始积累、争夺海洋及世界霸权。走向海洋
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成为近代海上强国,建立起庞大的殖民体系。它们依靠强大舰队,各自建立了强大的海洋帝国,形成了“海洋两分”时代。17世纪中期, ,欧洲的海上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手中。在航海、殖民、贸易等方面达到了全盛期。成为了欧洲经济中心。英国在16世纪中期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先后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和“海上马车夫”荷兰,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日不落帝国”。17世纪末,贫穷的俄罗斯开始了海洋强国之路,彼得大帝决定发展海军。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俄国从此迅速崛起,跻身了世界强国之林。19世纪末,罗斯福总统把马汉的海权理论带进白宫后,第三代霸主美国迅速崛起。“二战”后美国迅速控制了世界海洋,美国海军取得了独一无二的海上控制权。日本明治天皇上台后,大力发展海军,开启了海外扩张的第一步,短短数十年,日本从一个落后挨打的小国变成了雄踞东亚的海洋强国。
三、中国的海洋发展史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介红海与东非之滨。由于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这一航海盛举,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整个人类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的丰碑。然而,随着中国晚期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严重阻碍了中国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航海业从而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虽有晚清搞洋务运动,于1865年创设江南制造局以发展民族造船业, 1873年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发展民族航运业, 1909年在高等实业学堂设立船政科以培养民族高级航海专门人才,但是终是难成大势。
四、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顺应世界潮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如何对海洋强国的内涵再认识、再定位,坚持“以海兴国”的民族史观,使中国崛起于21世纪的海洋,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强盛与衰弱的重大战略问题。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2003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制定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提高海洋实力(由海军力量,海洋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等构成)”,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党首次将建设海上强国写入党和国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既是对既有海洋发展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海上周边形势的有效应对,更是当代领导人结合世界政治经济新特点而作出的全面战略选择
(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总目标
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使海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
提高,进入世界海洋军事强国之列,从而使我们在拥有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陆上中国”的同时,拥有一个在约300万平方公里“蓝国土”上耸立起来的“海上中国”。 分三个阶段实施,分别为:第一阶段,2006—2020年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2021—2035年为全面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36——2050年为海洋事业全面腾飞阶段。
(二)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条件
良好的国际环境:从国际形势看,冷战已经结束,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加快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朗。世界要和平,人类要进步,国家要稳定,民族要团结,经济要发展,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呼声。
优越的区位和自然条件:太平洋时代随着21世纪的到来悄然而至。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各国、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都对“太平洋时代”的观点持积极的认同态度。太平洋地区将成为21世纪经济的重要舞台和世界经济技术中心。我国既面临太平洋,又处在东北亚经济圈及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位置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国内海洋开发与管理形势喜人:海洋开发与管理工作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
(三)海洋强国战略的意义和历史定位
从国家政治上看,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使一个民族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从国家经济上看,海洋是人类寻求解决陆地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的希望所在。从国家安全上看,海洋是一个国家的前哨和门户,具有重要战略作用。从社会文明看,海洋作为人类生命支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了巨大而厚实的基础。
五、关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从历史来看,中国的惨痛近代史是从海上开的。
1840年至1949年间,日、英、法、俄、德等国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84次,较为著名的有中英战争、中法甲申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等。由此,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海洋不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要抵御外辱,必要发展海洋,确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洋强国。
(二)从近代来看,中国越来越注重海洋经济的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在我国 300多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内,储藏着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量非常可观仅中国大陆架海区的石油资源量就达150亿~20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量的20%30%。此外,还包括约2100万吨的砂矿和近10.5亿千瓦的海洋能海洋是我国资源能源宝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国经济已发展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对与海洋空间的依赖度大幅提高,海洋本身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因此,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动力,更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文明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建设海洋强国是对与海上邻国领土争端与主权争议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的有效应对
在中国周边海域,围绕领海主权和资源的斗争日趋激烈,海上安全不容乐观东海方面,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中日之间斗争异常激烈;针对东海资源开发问题,中日两国摩擦不断,且日本已经开始针对我国展开军事部署,谋求在该地区的军事优势南海方面,越南
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觊觎该海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想方设法在该地区主张权益,纷纷宣称对我国南海岛的领土主权,并试图联合起来将南中国海问题国际化,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黄海方面,中韩在领海基线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划分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争议。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其他国家故意挑起争端问题,都再一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没有海权,更要受欺负。
(四) 建设海洋强国是对日益激烈的大国海上战略竞争压力的有效回应,是维护我国海上利益防止受到日益频繁的海上威胁的必然选择
美国自称“太平洋国家”,在政治上不断增加对亚洲地缘政治的介入,在军事上不断强化其与日本韩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并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建立新型多边军事合作体系,在经济上继续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并大力推进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进程,进而对中国形成全面的战略遏制。日本作为能源匮乏国家,只能进行海上利益扩张,是挑战我国海上利益的主要力量之一。此外,还有来自其他试图损害中国利益的威胁,这多处于发展到转型的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在海上,海盗海上恐怖主义行动走私等活动,其中覆盖范围最广,危害性最大的
当属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海盗和恐怖势力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影响海上安全,特别是航道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海盗和恐怖势力活动较为频繁的海域恰为中国的贸易和能源运输的必经海域过去几年来,中国船只在该海域频频遭遇海盗劫持,并遭受了重大损失对于中国来说,海上安全对于国家经济的威胁日益严重着力缓解这一紧张的安全局势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