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一、中华传统文化下的意境理论
意境在本质上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意识的表达形式,有着自身的发展历程,本节的基本思路是着重论述意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意境概念的生发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从宏观视角看,它最早出现于先秦文学之中,从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可以看到“游”的概念,意境表达的含蓄与视野的广阔在这里得以一一体现。两汉魏晋时期出现了“意象”的范畴,意象的提出是源于刘勰,发展到文化社会高度融合的唐朝才真正出现了“意境”的概念,而第一次对意境概念作出界定的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后来的司空图对意境又作出了全面总结。一言以蔽之,意象是意境产生的基础,意境是对意象的升华和发展。近代的王国维算是对意境的总结和终结,他强调主观与客观,情与景的谐和统一,把美学誉为中国传统审美的最高级的范畴。
(二)朗诵艺术中的意境
当下的意境理论在朗诵艺术中凸显两个重要的特点——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
第一,虚实相生,是指创作者在声音的塑造上体现虚声和实声的对比与融合,一实到底显得生硬,一虚到底未免失真,因为在音的虚实中有轻重缓急和明暗交错,经由文字内容时像“扔石头变湍流”一般,使朗诵的语言充满个性化的表达。
第二,情景交融。“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融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1]创作者基于文稿内容的依据和基础,进行审美视角的感悟与思索,感受文字背后的时空变化与立体视角,在声音的表达与塑造中充满着意蕴和余味,话语的推进中融合着思悟和情状,使创作主体的情感律动与作者的文稿之间产生出情景交融的和谐画面,为受众营造出一幅美景图,让受众感受朗读艺术中无边的引力和长久的活力。
二、意境美的营造在朗诵艺术中的体现(一)表达精微,生动形象
中华经典文章词约义丰,只有深刻领悟文本的精华所在,才能在表达中不至于管窥蠡测,方能高瞻远瞩统筹全面地把文章的精髓抓住,塑造出形象之美。
“我不是从一个概念的闪动去寻它的形体,浮现在我心灵里的原来就是一些颜,一些图案。”[2]透过表面的文字窥探背后的形态,赋予稿件以生命力。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老师朗诵的汪国真的散文《
我喜欢出发》,在语意的诠释上清晰完美,意象尤为清晰。文章刚开始的“喜欢”二字中,徐涛老师用深沉感慨的语气把内心的愿望意味深长地表达而出。在后面连续的排比句中,创作者表达的语气上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对于新生活开启的信心与希望。文章的升华点睛之处“不虚此生”的表达中,徐涛老师使出了浑身解数,把“不虚”和
【作者简介】刘晓,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沁人心脾在人耳目
——浅析意境在朗诵艺术中的营造
刘晓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朗诵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再创作,它以文字稿件为依据,经由创作者的感受思考,运用内外部技巧将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鲜活的语流,给予受众相关的启发与感悟,从而达到传受双方的愉悦共鸣。做到传者和受者之间谐和的审美享受,离不开创作者在朗诵中对其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它最早出现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之中。现如今意境已经融入各大艺术门类当中,成为我国美学史中重要的美学和艺术学范畴。作为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朗诵艺术是创作者
对于文稿的二度创造,经稿件内容出发融入了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除了规范的表达之外更需要创作者情景交融地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融合,创作出触动人们灵魂的作品。本文试从朗诵中有声语言表达的播音学视角和意境在艺术学中的美学视角进行融合,对有声语言朗诵中意境的营造加以论述。
【关键词】朗诵艺术;意境营造;创作主体;美学
4
20211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此生”做了大胆的停顿,给听者以丰富的联想与审美形象的期待。间隔的节拍中做了大胆的停顿后,余下的气息为后续的情绪延展做了有效的支撑,继而在最后的“此生”中给出了坚定的语气作为此段的收尾。余气托送,言有尽意无穷。视频中我们视觉看到的是舞台上简单的几束灯光,耳边听到的是滴答行进的配乐,徐涛老师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感悟落实在稿件的词语系列里,融入到朗诵的表达行列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对未来的生活即便未知,但是内心对生命的求索却永不停歇。
由此可见,对文章的细致打磨、反复推敲、用心体会、整体把握让整个朗诵作品传情达意,让我们看到了言之传神中的一幅幅活生生的影像在面前一一闪现活灵活现。
(二)时空审视,韵律特质
“意境美包含着强烈的时间维度,并因之营造了此时此刻、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转瞬之间、漫漫长夜、如隔三秋等氛围,无形的时间,由于作者的捕捉和表现,竟给了我们那么丰富的感受,从而展现了意境美。”[3]朗诵艺术中要展现作品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我们从整体入手加以把握,文章的脉络、发展、高潮和收尾要在表达时运筹帷幄,从容不迫,从而把作品的韵律之美表达出来。
任志宏老师被誉为最具中国品质的声音,比如,他在朗诵刘禹锡的作品《陋室铭》时,朗诵一开始以“高”起音,阴平的调值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的高度,接着高开低走的音高滑到“深”字当中,把阴平的调值降到了最低处,从而把处于低点的水的流动感又再次通过“字调服从语调”加以处理,毫无违和感。一山一水,一高一低,让我们在有声语言表达中感受到了空间的变化。以时间作为纬度,这是刘禹锡被贬后所作的一篇铭文,任志宏老师在朗诵时以“当下”为坐标,把作者对未来生活中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表达极其高远,创作时任志宏老师左手拿着文件夹,在朗诵到“阅金经”时,右手顺势指向文件夹,副语言表达中的韵律动而不杂,恰到好处,为下面场景的线性转换做了很好的铺垫。
无论是对于空间的意境还是意境的空间的拓展,我们都要立好坐标,准基点,把我们独特的感受深
入作品之中,凸显朗诵时的韵律特质,体现有声语言艺术表达的意境之美。
(三)情动于中,行之于声
声发而传情,声出而情动。朗诵中声音的运动流淌形成连续的语流,在稿件自身的既定中有限制也有拓展,依附于稿件又不受稿件所限制,让情感融入作品,进一步升
华作品,最终化入有声语言的万般姿态中。“受众在有声语言中寻的往往不仅仅是心灵体验的极大丰富和满足感,更高级的是关注自身和审美对象之间精神力量的自由互动。”[4]审美主体在创作主体的表达中感受与穿行,在想象的世界中重新构建一个现实的图景,在构造的场景中感悟声音的魅力。
“未成曲调先有情”,朗诵的初始创作者就要酝酿情感,在声音的开启之时给审美主体以上佳的感知,从而“占领”他们的耳朵。比如,虹云老师在朗诵武则天所作的《开经偈》,在首句“无上甚深微妙法”的表达中,虹云老师先把事先酝酿的情感通过眼神和手握话筒的动作逐步融入创作的表达中,用副语言调动观众的情绪,当观众慢慢融入创作者的表达时,这一刻就已经拉近了传受双方之间的距离,拉近后虹云老师“精心呵护”,起音之时轻柔而出,气息控制先浅后深,“微”字的音程处理得很短,“秒”字的字腹夸张立起,最后的“法”字气息大胆融到胸腔,充分发挥胸腔共鸣的深沉之感。全部的感官调动后虹云老师把对微妙高深的佛法深情赞叹,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佛法文化中的博大精深。第二句的“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的几个数词处理中,虹云老师在表达中作了取舍,把“百”和“千”做了弱化处理,把紧跟
其后的一个“万”字拉长时程,重音的少而精足以把情感推到极致,给人以警醒。第三句“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2212的停顿处理让我们感受到了短暂的时光需要倍加珍惜,最后的“受持”二字逐渐淡化,给人以灵魂的拷问。第四句“愿解如来真实义”的处理上,语势呈“波峰类”,句首的起始点相对较低,之后的语势逐渐上升,“来”字后呈下行势,起伏变化幅度很大,听后却觉不失工整。
综上可见,朗诵中情感的酝酿和抒发可以把稿件的内容优美流畅的表达,根据情感预设的轨迹,让声音的流淌可以自如地行进。
三、意境在朗诵艺术中营造的路径(一)精雕细刻下的认知与锤炼
文言文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林里一座座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历史中的一座座宫宇,愈深入就愈感深奥愈见其浩瀚无边之美。“有的,一句一个画面;有的,一段一个亮点;有的,一泻千里,神龙见首不见尾;有的,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5]朗诵中对于文言文的认知首先要从大局总揽,比如李清照词的婉约,李白诗的浪漫,杜甫诗词的沉郁顿挫,风格林立,意蕴丰富。而后从言简意赅的一个个字入手,出文中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
5
20211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把握其细节之处。
方明老师作为中央台的播音指导,对语言功力的刻苦锤炼方显民族之气派,大家之风范。他朗诵的《岳阳楼记》抓住了文章的整体脉络,顺着文势把岳阳楼的美景以及阴雨和晴空表达的明暗相衬托,音节和谐有味,合着文气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之心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加以深化,进行升华,让整个朗诵达到一种超越了山水楼观的狭隘视角,达到了一种洒脱的境界。
(二)情感共鸣下的内涵与格调
有声语言的朗诵艺术就是把稿件内容进行再创作,通过声音的艺术化处理感染受众,让受众在一部部经典的朗诵作品中激发起情感的共鸣,产生美的享受,达到愉悦共鸣、赏心悦目的传播效果。
朗诵中情感共鸣的产生来自于传受双方情感的和谐,达到了融合的境界。“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在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相互融合和亲密无间的契合。”[6]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庆晚会,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朗诵了《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
陋室铭朗诵
在舒缓的配乐中,王明军老师最先开场朗诵,醇厚的音加上不同的语气彩,把对祖国的思恋融入了奔流的语流中。古老的华夏民族有屈辱有无畏,有勇敢也有怒放,金北平把祖国的沧桑巨变用掷地有声的表达诠释而出。通过视频可以看出,参加本场晚会的有耄耋老人,他们的眼睛里泛起了点点泪花,我想这就是创作主体把稿件中对祖国内敛与深沉的情感,幻化有声语言表达的最真挚的情感,给沧桑巨变的中国注入了新生的活力。
(三)多维融通下的超越与和谐
朗诵不是见字出声,更不是情感泛滥里天马行空般的朗读,而是“以文本为基础,在深入开掘的同时,进行理性观照,认真辨析,考察其历史进步的方面,探寻其时代局限的方面,感受其艺术的分寸,站在今天的高度,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表达,做到审美超越。”[7]在朗诵中创作主体要有高尚的品格,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塑典范之声,扬民族强音。
张颂老师朗诵的《白头发唱给黑头发的歌》,一开场就受到现场学生的一阵阵问候“老师好!老师好!”我想这里面不仅仅是因为张颂老师打造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创立了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更重要的是北师大中文打下的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春风化雨般的高尚品格。所谓的“真”,第一层是文本中透露出的字里行间的真——甘于寂
寞的孺子牛,无私奉献的园丁。第二层是朗读者张颂老师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现场的学生真诚的互
动。在这段珍贵的影像资料里,我们感受到了张颂老师为我们构建的“朗读场”的时空氛围——时间为线,从白头发到黑头发,以空间为轴,让场上的创作主体和场下的审美主体有更加真实的体验。真切再现的表达让受众有了深刻的认知。所谓的“善”,是张颂老师高尚的品格——知识的圣火要世世传递,英雄的故事要代代传颂。张颂老师在朗诵中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坚定的语气动人,感人,引人入胜。所谓的“美”,是从头到尾的表达中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每个人都唱出了自己的华彩乐段”营造了“景”,“我们奋斗了一生”营造了“情”,情景交融在张颂老师的朗诵中凸显了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体验真实,敏于记善,至美之境”构成了“整体和谐”的美学价值。
结语
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朗诵艺术要以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为观照,才能在创作中表达出特有的艺术美感,显现出独特的韵味。朗诵艺术要求着精品,呼唤着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意境的美妙之处不流于表面形式,存在于美感的悟性之中。只有在深度的美学视角的注视下,朗诵艺术才能让受众感受到虚实相生的美感。
如果说,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满天的星斗,那么,意境就是满天星斗中的北斗星。意境中的情景交融要求我们的朗诵艺术要有深厚的人文涵养和理论与实践的积淀,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朗诵艺术表达的审美空间,与国人的审美观吻合。■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11:79.
[2]何其芳.何其芳散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58.
[3]张颂.朗读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40.
[4]李洪岩,柴璠.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文化品位及审美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50.
[5]张颂.朗读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145-146.
[6]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355.
[7]张颂.朗读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10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