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粉墨动四方——从方旭戏剧谈现代经典的新创化
作者:孟庆澍
我这一辈子老舍来源:《艺术评论》 2018年第9期
    [内容提要] 方旭的新剧《老舍赶集》颇为成功。该剧独辟蹊径,采用“集锦式”结构,以“家庭”为主题还原老舍对人性与生命的思索。它所体现的“庶民性”是方旭戏剧的根本特征,包括以民间身份独立从事经典改编,恢复戏剧庶民艺术的本;主张回到真实经验本身,实现改编者、经典、观众三者“经验的均衡”;在形式上达到个体与体的调和、创新与守成的折衷。庶民性的核心是坚持戏剧的实践性,在演出中实现经典文学的开放性与可能性,如此才能将经典重新带回到现实世界并激发当代戏剧的批判性。
    [关 键 词] 方旭;老舍;戏剧;经典改编;庶民性
    这几年机缘巧合,陆续观看了方旭改编并主演的几部老舍话剧,印象相当深刻。最近搬上舞台的《老舍赶集》,编、导、演俱佳,在他的“老舍戏”系列中堪称又一部上乘之作,观众反响极为热烈,我个人也很是喜欢。经过多年的潜心积累,方旭对老舍作品的改编步入佳境、渐成气候,借此次《老舍赶集》的上演,正好可以对他长期的艺术探索进行一番回顾、思考与总结,一些由此生发的理论问题,也可一并加以讨论。
    一
    先来看《老舍赶集》的新鲜之处。和方旭此前改编的《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二马》等“老舍剧”不同,《老舍赶集》在形式上采取了类似于林兆华《老舍五则》的“集锦式”结构,系取老舍《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创造病》《牺牲》《黑白李》《邻居们》《我的理想家庭》六篇作品,改编组合而成。有意思的是,这六篇作品的文类并不相同,《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属于杂感,《我的理想家庭》是散文,其余四篇则是小说。因此,全剧的结构其实是以散文为头尾、小说为主干。在实际演出中,这样的结构安排发挥了它的作用:戏谑性的告诫观众与对理想家庭的想象都取消了情节性,而处在两者之间的则是精心构思的戏剧冲突——一头一尾皆取散文化的独白,主体则是彼此独立又内在呼应的四个故事,这就产生了叙述节奏上淡入淡出的效果。而且,将散文杂感入戏,表明方旭对何为戏剧性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似乎并不在意戏剧改编应该以何种文体为依据,跳出了改编老舍必须选择戏剧或小说为底本的窠臼,我以为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点。他通过自己丰富的舞台经验,将散文与小说糅合在一起而并不给人生涩之感,也说明他对老舍作品的理解与改编,都上升到一个更为自由圆融的境界。他用自己的尝试暗示我们,将老舍重新“戏剧化”并不一定非要局限在那几部著名剧本或小说,只要放开视阈,打破成见,老舍的所有文字,包括散文、诗歌甚至书信,都可以成为戏剧改编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