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作文好看
    在我的学生时代,有一位老师的板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可不是一般的板书,而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
    这位老师教我们语文,他姓王,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王老师。王老师中等身材,总是穿着一身整洁的衬衫和西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但他最吸引人的,还是他在黑板上留下的那一手漂亮板书。
    记得那是一节古诗词鉴赏课,王老师像往常一样,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教室。他的手里拿着一本教材和几支粉笔,眼神中透着自信和从容。上课铃声一响,他没有多余的废话,转身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那三个字,写得苍劲有力,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带着诗意。“静”字的笔画舒展,就像深夜里宁静的氛围慢慢扩散开来;“夜”字的竖弯钩像是一弯月牙,挂在黑漆漆的天幕上;“思”字的心字底,仿佛是诗人那颗思乡的心,沉甸甸的。
    写完课题,王老师开始讲解诗词的含义。他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书写着重点词句。他的粉
笔字写得飞快,却又不失工整。那些字像是有生命一般,在黑板上跳跃着、排列着。他解释“床前明月光”时,在“明月光”三个字的周围,画了几缕柔和的线条,代表着那洒在地上的月光。他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月光就像是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银霜。”接着,他又在“疑是地上霜”的旁边,真的画了一片薄薄的霜花,那霜花的形状不规则,却逼真极了。
    当讲到“举头望明月”时,王老师在黑板的上方画了一个大大的月亮,那月亮圆润饱满,散发着淡黄的光芒。他还特意在月亮的周围点了几颗星星,一闪一闪的。他抬起头,看着自己画的月亮,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抬起头,看到这么美的月亮,心中该是多么的思念家乡啊。”而在“低头思故乡”这一句下面,王老师画了一个小小的人儿,低垂着头,一脸的忧愁。那个人儿虽然简单,却把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节课下来,黑板上已经被王老师的板书和图画填满了。那不再是一块普通的黑板,而是一幅充满诗意和情感的画卷。我们的目光紧紧地跟随着王老师的粉笔,思绪也在他的引导下穿越时空,与诗人产生了共鸣。
    王老师的板书不仅好看在字和画,还好看在他的布局。他总是能巧妙地安排好每一个字、每一幅图的位置,让整个黑板看起来既美观又有条理。有时候,他会用不同颜的粉笔来区
分重点和非重点,红的是关键词,蓝的是诗句赏析,绿的是作者介绍。那五颜六的粉笔字,就像是一道绚丽的彩虹,照亮了我们求知的道路。
    除了古诗词课,王老师的作文课板书也同样精彩。每次作文课,他都会先在黑板上列出写作的主题和要求,然后根据主题给我们一些启发和示例。比如,有一次的作文主题是“春天”,王老师就在黑板的左边写下了“春天的景”“春天的声音”“春天的气息”等几个小标题,然后在每个小标题下面,又分别写了一些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他写“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的长辫子”“小溪解冻了,叮叮咚咚地唱着歌”,这些生动的词句一下子就把春天的美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在讲解写作方法的时候,王老师更是把板书运用得炉火纯青。他会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表示文章的结构,比如用一个大括号表示总分总的结构,用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用圆圈表示举例说明。他还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些优秀的作文开头和结尾,让我们模仿和借鉴。
思念家乡的诗词    王老师的板书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知识,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每次看到他那漂亮的板书,我都会想:要是我也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字,画出这么生动的画该多好啊!为了能像王老师一样,我开始认真地练字,努力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校园,再也听不到王老师的课,看不到他那精彩的板书了。但每当我回忆起那段时光,王老师的板书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我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板书,看似简单,却蕴含着老师的心血和智慧。它是知识的传递,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好看的板书都会永远留在学生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