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说课第【1】篇〗
说教学内容分析:
《题临安邸》是义务教育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南宋诗人林升看到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偷生,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一首诗。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触景伤情,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感概,一语双关,直指南宋统治阶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较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本首古诗因南宋朝代离现在久远,对当时的情况孩子们都不太了解,教学时我紧紧围绕“诵读和情感”两条线索展开,课中也穿插了时
代背景,最终为“感自诵读来,情自心中发”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和诵读,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
说教学目标
1、会写“熏”这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4、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权贵们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1、ppt演示课件。
2、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知道了诗人陆游从20岁就开始盼望祖国的统一,一直盼到85岁,在临终之际仍然没盼望到祖国的统一,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究竟干什么去了呢今天我们就试着在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中去寻答案吧。(板题、读题)
2、理解题目
师:请孩子们打开书,借助注释,谁来说说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悟
1、师过渡:是的,这是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的墙壁上的诗,下面就请孩子们自由诵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林升作者简介2、指名孩子朗读,相机指导“熏”的读音、笔顺。
3、师过渡:读古诗,读准字音还不够,还应该读出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这就叫读得有板有眼。
4、指名孩子朗读,读出诗的韵律和节奏。
5、师范读。
6、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结合背景,理解诗意
1、师:孩子们,刚才大家已经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真令人高兴!但还不够,我们应该和诗人作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读得入情入境。怎样才能入情入境呢就需要我们对古诗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下面以四人为一组,把你理解的诗句意思在小组内交流。
2、师:刚才孩子们讨论得真激烈,肯定有不少收获,那谁来说说临安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请用诗句来回答。(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3、生反馈,教师相机引导:“山外青山”:山之多,重重叠叠的。“楼外楼”:楼舍之多,可以用“鳞次栉比”来形容。
4、师:山的外面还是山,楼的外面还是楼,西湖边,这是一幅很美的画卷,那孩子们,我们能试着用一个词来形容临安给我们的整体感受吗(繁荣)
5、师:是啊,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啊!诗人笔下这风景优美,的临安背后还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出示背景资料)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压榨;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寻欢作乐。
6、师:孩子们,通过这一段文字,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南宋和北宋的区域地图)金人的铁骑
在中原的国土上肆意践踏,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生活会是怎样的
7、师:老百姓的生活真苦啊!南宋诗人陆游就曾用两行诗真实地描绘了他们的痛苦与渴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北宋老百姓的眼泪都哭干了,他们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可是他们盼到了吗此时,王师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在西湖边听歌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