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词汇和语法关联互动的理论探讨与专题研究”(14JJD740006)
董桥
作者简介:陈巧静,女,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V 得+一+量+好+N ”格式解析
陈巧静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现代汉语中,“V 得+一+量+好+N”结构形式简洁、表现力丰富。这一结构内部存在两个小类:能力式和获得式,表示对某种技能的肯定性评价,包括较为丰富的情感类型,具有小夸张的意味和鲜明的口语彩。从共时角度探究这一同形异构式成立的规约和条件,总结其格式意义,探究其语用价值。
关键词:“V 得+一+量+好+N”;规约;格式义;语用
2019年第11期总第688期
MODERN  CHINESE
No.11
General No.689
现代语文
在现代汉语中,诸如“做得一手好菜”“打得一手好牌”“踢得一脚好球”这样的用例经常出现。此类结构以其简洁的形式、丰富的表现力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以“V 得+一+量+好+N”为关注焦点,将研究对象界定如下:(1)母亲是个年过半百的农村妇女,不会写字,却绣得一手好花。
(2)过了十六年,李鲤姑娘十六岁了,长得天仙般地美丽,一条大辫又粗又长,唱得一嗓好渔歌。以上例句中的“绣得一手好花”“唱得一嗓好渔歌”语表上均为“V 得+一+量+好+N ”,都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表达“好”义的也可以是一些表肯定、赞美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例如:
(3)他们说话的时候都习惯以国语交谈,所以韩家人都能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国语。
此类用例也作为研究对象,一并归入“V 得+一+量+好+N ”格式中。
这一格式近年来已受到不少学者关注,如:王刚(2017)认为其核心构式义为技能评价。解植永(2018)认为这一格式来源于近代汉语表可能的“V 得○”。李
贞亮(2018)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对“V 得一手好N”结构的句法关系和生成机制进行分析。王娜(2016)在结构主义和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V 得一手好N ”进行多角度研究。但量词位置上的词
语并不限于“手”,而且“V 得+一+量+好+N ”是一个同形异构式,内部包含两个小类,情感类型多样,
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本文将分析这一同形异构式成立的规约和条件,总结其格式义,并探究其语用价值。文中语料均来自BCC 语料库(网络版)、北京大学CCL
语料库(网络版),因引用繁多,故不再一一标注。
一、“V 得+一+量+好+N ”成立的规约和条件(一)“V 得+一+量+好+N”中常量的分析“V 得+一+量+好+N ”述宾结构共有六部分组成,其中的“得”“一”“好”为常量,“V”“量”“N ”为变量,各有其特征。
“V 得+一+量+好+N ”中的“一”是数词,意义发生引申,具有“周遍”义、“全量”义,“计量”义弱化。出现在“好”位置上的词语,是与“好”义相近相关的一些表示赞美、肯定义的双音节、多音节形容词及其所构成的联合短语,语义上具有一定的稳
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