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视角下寒地村镇景观规划的思考
作者:曹春侠 王如月 孙晓铭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14
        摘要笔者从寒地村镇景观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寒地村镇景观塑造存在的诸多问题;综合分析了寒地村镇景观塑造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为寒地村镇特景观的打造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研究旨在提升寒地村镇的魅力与宜居性,打造具有寒地特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寒地;景观;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S73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4-214-02
        2013723日,党的十八大把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具体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的乡村景观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90年代兴起的。短短的30多年来,我国的乡土景观研究有了较大飞跃,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村镇景观的研究意义就更为重大了。目前,寒地村镇景观的研究仍相对欠缺,现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形式雷同,缺乏针对性,特不鲜明等。
        面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寒地村镇景观的规划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寒地村镇具有优越的自然景观,同时又具备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浓厚的地域特。如何彰显寒地乡村景观特,结合村落本土文化和在未来发展中的定位而又避免千篇一律,是值得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寒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建设寒地村镇景观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寒地村镇景观的概况
        寒地村镇是指由处在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冬季寒冷、漫长,日照时间短等特征的村镇。我国东北寒地村镇景观主要包括自然、气候、季节、水系、动植物、农业、人文等景观[1]。由于我国大部分寒地城镇的开发建设程度较低,自然资源保存相对完整,因此寒地村镇景观具有与寒地城市景观不同的设计要点,即要因地制宜,考虑如何让寒地村镇自身的农业景观、季节景观、地形地貌景观等优势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在寒地城镇景观规划过程中也要响应如今存量规划的时代需求,对于村镇景观,采取多保留、少改造的规划方针,最大程度地突出寒地村镇景观本身的特质。
        1.1寒地村镇景观分析
        寒地村镇具有较为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因此,在寒地村镇景观的规划设计中,特更容易被凸显的同时也为规划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只有成功地挖掘开发其特和优势,规避补偿其劣势,才能针对寒地村镇景观做出最优方案。
        1.1.1寒地村镇景观优势分析。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条件的四季分明为寒地村镇带来了独特的冰雪特景观。寒地村镇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以冰雪为载体开展冰上项目及进行冰雕、雪雕的设计、展示等。这些独特的冰雪景观不仅可以服务于当地村民,还可以以此为依托,发展寒地村镇的旅游业,吸引外来游客,这对于提升寒地村镇的整体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广袤的黑土地滋养了东北的黑土农业、林业等。农林业景观是东北寒地最丰厚的景观资源,同时也说明这片土地拥有被无限塑造的可能。
        除自然景观外,东北寒地村镇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独特的建筑景观,如东北寒地村镇的土坯房、大火炕、高烟囱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建筑逐渐被砖瓦房所取代,但是仍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宗教建筑也是寒地村镇景观的特之一。东北寒地村镇的文化活动景观,如民俗仪礼、婚丧嫁娶二人转、扭秧歌等也为寒地村镇景观的塑造增添了一抹亮。
        1.1.2寒地村镇景观劣势分析。自然条件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劣势。例如冬季出行不便,白天活动时间过短等导致寒地村镇居民之间联系较少。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是寒地村镇景观塑造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日照时间较短,人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受到影响,同时农作物的生存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漫长的冬季缺少自然景观的彩。
        除此之外,寒地村镇的建筑形式千差万别,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土地利用率低等。
        2寒地村镇景观的现状
        2.1村镇景观规划脱离现状
        在许多村镇景观规划中,应尽量坚持保护、发展与再生的原则。尽量保护村镇景观原有风貌,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仍没有适应现状的部分。目前很多地区虽然已经意识到本土景观的价值,但是许多村镇景观的规划建设过程脱离了现状,不进行现状分析就对本土景观进行大肆翻新、重建,这种做法破换了原有的景观风貌。而本土景观是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大手笔的规划重建正是对于这种文化积淀的否定和浪费。华丽的外表不是村镇景观的内涵。
        2.2村镇景观规划缺少针对性
        目前寒地村镇景观规划过程中,很多缺少对于规划村镇的实地调研,规划无依据。在村镇景观规划工作中,没有给村镇的景观一个明确的定位,虽然2006年黑龙江省发起了百乡百村的试点工程,很多村镇参与到规划建设中,但是仍没有避免千村一的尴尬局面[2]。寒地村镇景观规划缺少针对性是现状存在的最严峻的问题。
        2.3村镇景观规划与本土文化不协调
        我国东北寒地村镇有着独特的黑土文化,但是随着村镇的规划建设,许多当地特有的文化逐渐消失。如传统的东北农家院变成了一栋栋单元楼,而东北人习惯了几十年的火炕也被取代。从前的炊烟袅袅的乡村美景逐渐消失,而从前村镇广场上的戏台建筑也被形式雷同的铺砖广场所取代。邻里之间的街道也被简单生硬的水泥路面所取代。虽然如今的村镇看起来干净整洁了不少,但是曾经的乡土文化却逐渐消失。这种建设形式的照搬无疑会致使冲突的产生。这些人工景观打破了农村最为本真的田园风光,使农民失去了对于家园的归属感。
        2.4村镇景观特不鲜明 由于对地方文化与特资源研究不足,多数村镇的景观规划停
留在进行道路改造、广场铺装、住宅更新的层面上,而忽略了挖掘建设美丽乡村深层次的意义。而寒地村镇景观的塑造也没有针对乡村的优势与特点打造出特。目前大部分寒地村镇的主要景观都是中心广场的设计,而千篇一律的广场也使得村镇景观的规划逐渐趋同,失去特[3]。目前村镇中重点的节点设计相对欠缺,景观轴线不够鲜明,建筑形式单一,这些造成了景观特不突出。
        3打造寒地美丽乡村的思考
        3.1基于寒地农村自然环境的景观塑造
        自然环境反映了最本真的生态状况。寒地村镇景观的塑造,回归自然十分关键。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动植物等有形的环境,也包括气候条件等无形的环境,要使自然环境为景观所用,着力塑造景宜人的寒地村镇景观。
        寒地乡村自然条件有两方面特征,一方面是独特的冰雪景观,另一方面则是广袤的寒地平原和肥沃的黑土地。对于景观的改造,要注意利用其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冰雪作为寒地的特,应该被运用到景观塑造中,冰雕、雪雕、冰灯都是独具特的寒地景观。
        其次,寒地乡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林业的发展,适合多种生态系统并存,增加了环境的多样性,为环境增添了层次和彩。在村镇,除了农田之外,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类型的人工林、果园,结合自然的流水和人工修建,打造以绿字为主的多层次的植被体系。
        3.2重点突出田园风光
        我国古人依山傍水而居,大自然慷慨地给予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心中的田园乡土情怀。营造乡土田园风光,可以最大化利用农村农业景观,而作为一种人文情怀,田园景观又是让人们感受乡土气息,寻心灵归属感的载体[4]。例如吉林省的查干湖,占地20 km2,生产胖头鱼、鲤鱼等多种鱼类,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中旬都会举行场面宏大的查干湖冬捕。悦耳的马铃,飞溅的层层冰花,晶莹的水珠,满载的渔网,这些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发扬了田园生活的本质,游客捕到的鱼能够亲自在农家院中做成美味的菜肴。查干湖的景观塑造不同于其他寒地村镇,其特在于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动物及环境资源,变冬季户外活动不便的劣势为冬季旅游捕鱼的优势,而这种亲近生活的开发模式得到了全国各地游客的好评。由此可见,
发展最自然的田园风光,能够以最少的投入和最短的时间形成本村独特的风景线,避免千村一的尴尬局面。
        3.3营造乡村文化活动的风景线
        景观设计的关键是要传承历史,发扬文化,获得环境上的认同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寒地有着许多少数民族聚落,有着独特的文化积淀和人文风情,有针对性地营造文化活动的风景线是实现美丽乡村的关键。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保留当地特的文化符号。例如在雪乡的景观开发建设中,就考虑了传统的黑土文化,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形式。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建筑形式多为坡屋顶联排式布局,整齐划一的大局中又有着错落有致的美感。内部的采暖也保留了东北特的火炕,利用当地林场中的枯枝败叶来支撑每家每户的基本供暖。目前,雪乡的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忽略的就是其景观旅游的开发与当地文化特的有机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活动的风景线和乡村文化品牌,利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弘扬文化,传承历史,发展经济也无疑是当前寒地村镇发展的必经之路。
        3.4构建特寒地景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自然赋予了寒地乡村得天独厚的壮丽景观。利用寒地降雪量大,冰雪存留时间长的特点,开展冰雕、雪雕比赛,举办冰灯展等独具寒地特的娱乐活动,构建特鲜明的寒地景观。东北雪乡常年积雪,雪质极佳,随风变化,形态万千。冬季的雪乡银装素裹,自然条件为雪乡的景观塑造增不少,而通红的灯笼、低矮的建筑、袅袅的炊烟、独具特的爬犁以及刺激的雪地摩托无疑又增添了一抹亮[5]。雪乡的景观塑造无疑是寒地村镇特景观塑造的标杆,其他村镇都可以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如农林业资源、动植物资源、历史资源等,展开特景观的塑造,打造特寒地村镇。
        4结语
        寒地村镇具有很多有利于景观塑造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等。在进行寒地村镇景观的规划建设时,应坚持保护、发展、再生的原则,并扬长避短,保留村镇中有意义的元素,完善或重新建设有特的村镇景观。切不可脱离寒地村镇现状,照搬城市景观规划建设的形式,只有做到如此,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雒明明.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6-26.
        [2] 王丹丹,王晓东.城镇化背景下寒地农村景观设计初探:以黑龙江为例[J].大众文艺,20144):100.
        [3] 许文炜,黄建云.基于乡村环境意向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J].规划师,20145):36-39.
        [4] 张锐.寒地新农村景观规划与设计[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31-50.
        [5] 赵运铎,夏智月光下的村庄.雪乡民居建筑的生态性分析[C]//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西安: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744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