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修炼术(气场决定命运,气场改变人生)
气场修炼术(气场决定命运,气场改变人生)
第6章 培养高雅的艺术爱好 人如其所读
东山魁夷写道:“我心中有一条路,这条路既不是明朗的骄阳普照的路,也不是笼罩着凄迷的暗淡阴影的路,而是一条在清晨微明中,平静安详地呼吸着的、坦荡的、自由自在的路。”在静谧中你的心灵是否被悄悄地触动?回顾自己的人生,你的人生之路是否洋溢着淡淡的书香?
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人如其所读(Maniswhatheread)。”读书的过程,就是再造生命的过程,你读什么样的书,反映出你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仔细回想一下,你曾读过什么?沉浸于什么样的书籍?这些读物,符合你做人的愿望吗?是否你的愿望,就是凭借读物而生发?而今后,展读之际该做怎样的选择?要知道,那可是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的选择!
1.阅读是奢侈的
很多人在上学时在书店看得多,买得少。而工作后,常常买得多,看得少。买了新书,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头到尾地看完,大部分只是翻翻,看个大概。一则忙没时间,二则忙没精力,三则忙没心情,四则忙没有读书的效率。久而久之,读书成了件奢侈的事。现在的职场很流行“人生规划”,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在与规划职业生涯有关的专业范畴中,在这方面,他们很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因此大多数工作中的青年人,大部分时间当然是用来读书的,但绝不是小说之类的“闲书”,而全部是跟所做的工作有关的书,用他们的话说是“学习的书、专业的书”。“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看闲书。”他们说。他们中爱读书的一些人,转而去看《万象》这类关于读书的杂志。《万象》书如其名,包罗万象,关于阅读所能得到的,这里基本都可以给你提供。从王尔德的同性恋到梁朝伟的吸引力,从徐志摩的婚变到对简?奥斯汀的探谜,从董桥的书房夜话到林行止的伦敦做鞋记可以从中掌握足够多的关于书、作者和历史人物的谈资,可以从作者的“书房读景”中享受一下读书的乐趣,还可以得到一些对大众事物不那么大众的看法和感悟,掌握读书的第一手资料。虽说也只是笼统一看,但也聊胜于无吧。
2.阅读应该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选择了什么样的“文字食物”,就决定了你有可能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质。阅读,不仅是一种“知识哺乳”的过程,也是一种锻炼思维的运动,是智力体操、神经按摩,更是心灵的抚慰。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每一个人都是阅读的主人。阅读仅仅是为了活着,快乐地活着,有灵魂地活着,高质量地活着,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着的人。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源于阅读。阅读与人生同步,却可以与时间逆行,揭晓迷离的过去,抵达遥远的未来。它可以开启无数个维度空间,让思想纵横,通向伟大的心灵。阅读是幸福的发祥地。缜密的逻辑,深奥的思想,崇高的境界,伟大的灵魂,都环拥着阅读者。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做一个读书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
3.理性思维能力
理性地认识大自然,就形成人类的自然科学;理性地认识社会,就形成人类的社会科学。
董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能够在自己的历史发展水平上,以理性的方式为人类论证和解释大自然与社会的各种现象,论证和解释人们关心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并以自然现象的确定的表现形式和人类社会实践的确定结果,证明或者检验这些论证和解释的合理性。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的人,以及那些对于新格局下自己的处境有信心的人,处于强势发展潮流中的人们,一般选择这种路向;而一些人文素质较低的人,或者对新格局缺乏理性思维认知力的人,或者在新格局中处境逆变的人和突然遭遇困难的人,或者缺乏社会关怀和社会理解力的人,他们在新格局中缺乏自己给自己定位的能力,缺乏驾驭新格局的能力,缺乏以理性的方式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的能力,或者不相信这种理解的合理性,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产生了对人文理性的动摇或者迷茫,为应对、确保、伸张自己在新格局中的生存处境和原有自我意识的合法性,往往会选择以迷信神鬼巫术的方式来为自己寻想象中的虚幻的慰藉,甚至以假当真,以为想象的虚幻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摆脱实际的困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4.读书计划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要拥有智慧知性的书香气质,最好
的办法就是养成阅读好书的习惯,让自己在这样一个喧嚣的世界里,拥有一颗宁静的心。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曾说:“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青年人养成一种能够阅读好书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一种宝物,值得双手捧着,看着它,别把它丢掉。”如果你每天阅读15分钟,这意味着你将一周读半本书,一个月读两本书,一年读大约20本书,一生读1000或超过1000本书。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博览书的办法。出自己每天的15分钟,最好是每天的固定时间,这样所有其他的空闲时间就都是额外收获了。我们唯一需要的是读书的决心,有了决心,不管多忙,你一定能到这15分钟。这15分钟里的每一秒都不应该浪费,事先把要读的书准备好,穿衣服的时候就把书放在口袋里,床上放上一本书,卫生间放上一本书,饭桌旁边也放上一本,书架上,书桌上,永远不能让书本缺席。当你心生烦恼或忧愁或觉得形单影只,或觉得委屈、沮丧,有怨恨情绪时,请把与你心境有关的书抽出来阅读。刚开始拟订自己的读书计划时,忌“偏食”,不能只读今人书,不读古人书;也不能只读母语书,不读外语书;还不能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书,不读其他自己兴致不大的类型的书。要让自己的所思所想具有世界眼光和历史意识,就必须充实、平衡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它不偏不倚,而民国时期的学人、学者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严复、辜鸿铭、梁启超、鲁迅、陈寅恪,等等,无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财富,让自己拥有散发着智慧芳香的理性气质。
5.怎样读书
有人曾总结过,读书大概有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第一个层次,或者说读书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见书就读,什么书都读。学生时代往往如此,这样也有利于扩大视野、博古通今。比如四大名著,当代文学杂志,或西方大师级作家的作品,像莎士比亚、歌德、福克纳、海明威、博尔赫斯等,从类别上所有人文类图书历史、哲学、人类学、等都可以阅读。读书的第二个层次,就是读一部分你特别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到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越来越喜欢一小部分作家,甚至是一些作家的小部分作品,这时你就可以缩小战线了。你明白了,你的兴趣和兴奋点在哪些作家身上,也许他们只有十几个人,但是,你应该读他们的全集和文集,甚至还该读有关他们的传记、研究资料和他所处时代的其他背景资料。这样,你会把这些作家吃透,你会明白,他们在他们的时代里到底是如何思考、写作和生活的,你也就明白了,从人到文,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作家和作品,为什么会缩小到这一小部分人。然后是读书的第三个层次,这是最高境界了。那就是,只读一本或几本你最最喜欢的书,或者反复阅读你喜欢的一两个作家,然后精心研究他的作品。这个境界是很难达到的。部分人在读书的第一重境界之后,就不再怎么深入了;第二重境界,很多人也达到了,他们在阅读小范围的真正感兴趣的作家之后,也许会变成和那些杰出的作者一
样的人;而第三种境界,很少有人达到。因为这种境界需要你去确定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这多少变得有些困难了,因为你很难确定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它到底在哪里?人类文化是一个金字塔,人类的精神现象是有高度的,一旦你攀缘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这之下的很多东西,就不用理会了。比如,很多书,只需要读它开头的几句话,再随便翻一翻它,就知道,这本书处在什么样的精神和创新层次,因而,读书应该加倍地将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淘洗后,剩下的少数的东西。这样读下来,书香气质也就不期而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