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记叙文--以“绿水青山图”为题
文题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文题解读
文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共创优美生态环境,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站位高远,视野宽广,依然体现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应有的境界与情怀。
议论文通过分析事理来阐明观点,而记叙文则通过讲述故事来表现主题。因此,考场上选择记叙文写作的考生在下笔成文前,务必思考两个问题: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表现什么主题?既为考场写作,题目总或多或少会对故事内容及表现主题有所限制,审读这些限制性条件,
在划定的舞台上翩然起舞,才能赢得一片喝彩。与前三年一致,今年北京卷的记叙文依然是命题作文,因此,构思此文,我们就先从破题说起。
“绿水青山图”——
“绿水青山”可描绘包含绿水青山的优美自然生态环境,例如塞罕坝风光、京郊美景、桂林山水等;也可取其比喻义,以喻体比本体,描绘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例如三沙岛水下珊瑚礁、可可西里藏羚羊等。
“图”,可实可虚,可大可小,既可指绘制的具体图画,例如美院学生仿照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绘制当今时代的《绿水青山图》;也可指展望的生活景象,例如守林人以梦为马,种树巡山,发誓再现记忆中绿水青山的美好图景。此外,“图”既可以是被欣赏的客体,例如令城市孩子返乡惊叹的故乡美景、假期出游欣赏的五岳风光:也可以是被创建的对象,例如采参人长白山种参还愿、伐木工人转业守护山林。既为记叙文,必然需要记叙事件的变化发展:既取名为“图”,也必然需要展开图景的具体描写。有记叙,文章才有波澜;有描写,文章才能生动,二者缺一不可。
记叙文题目在命题形式上依然承继传统,不仅在故事内容指向上具体清晰,也明确地告诉考生故事所表现的主题,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题是记叙文的灵魂,故事的构思设计应该为表现主题服务。因此,在写作中,无论是记叙的事件,还是描写的图景,都应紧紧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开。当然,过往的错误、当下的争执、对未来的担忧都可入文,但若笔墨集中于此,恐难合题意。另外,考生对主题的理解也存在高下之分、天壤之别。如果只停留于自然美景的展现而缺乏人与自然的互动,怎称得上“和谐相处”呢?假若只有人类对自然一厢情愿地奉献,或者自然对人类既往不咎地给予,又如何算得上“和谐”呢?因此,“和谐”必定是双向的。人类热爱、珍视脚下的土地,土地总不会亏待人类:把青春留给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也定能让梦想结出硕果。人类与自然在互动中共生、共融、共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相处”。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中向我们展示了引领未来的六种基本能力,其一便是故事力,即用贴近的故事解释抽象的分析,使人易于理解,使物脱颖而出。近一个世纪以来,重分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指引着社会发展,但如今,这一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正如认知学家罗杰·尚可曾言“人生来就理解故事,而不是逻辑”,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人类也更习惯于通过故事来获知意义。每位考生的经历、性格、兴趣各不相同,并不一定都
喜欢并善于分析说理,那何不另辟蹊径,尝试去挖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呢?此处更有一番天地,等待你来开拓!
考场文汇展3篇
1 绿水青山图
一考生
我父亲退休前,是美术学院的教授。现在年过八旬的他却突然回到了四川老家,看护起老家青城山上的树林,并时常绘画自娱自乐。他还常跟我说,要画一幅长卷《绿水青山图》来记录老家青城山的景呢!
对于父亲回到老家看林子这件事我并不支持。八十多岁高龄了,为啥不住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里,非要去山里看林子呢?享享清福,多好!所以,这次我借着回乡探亲的机会,想把老爷子劝回城里来。
看到我突然出现,父亲十分惊喜。他又苍老了不少,老家的“贫苦”生活让他消瘦了,脸上的皱纹也多了,手也像桦树皮一样干枯了,但他精神很好,声如洪钟,笑容满面。
我们父子二人拉了半宿家常,很晚才休息。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父亲便叫我起来,说要我与他一起去山中走走。我本来不愿去,可看着他坚定的目光,听着他那坚决的语气,我妥协了。
走在青城山的小道上,父亲兴致很高,不停地讲述我小时候常听的神话故事。他一会儿摸摸这棵树,一会儿指指那株花,好像青城山是他的老朋友。我对这千篇一律的风景没什么兴趣,随声附和着。
走了一阵子,我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前面恰好有一潭水,我们便一同坐在水边的石头上歇脚。
不知怎的,这潭水一下子迷住了我。潭水很清澈,水中的鱼儿四处游动,顽皮可爱,而水面是平静的,湖蓝的水面映着树的倒影。四周的竹林沙沙响,更增添了几分幽静和平和的气氛。正如一句诗所描绘的“薄暮空潭曲,安禅龙”,我心中那浮躁的“毒龙”,也被这景“降伏”了。
山上的道士也在旁边汲水。他们用木桶汲水,动作很轻,偶尔汲上来几条小鱼,他们又温柔地将它们放回去,神情庄严平和。那时,我觉得他们仿佛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了。
父亲微笑着对我说:“儿子,明白我为什么在这里守林子吗?我看见这水、这山,就像看见了自己的心,那么幽静自然。”
他指了指潭边的石碑,上面刻着几个大字:人心归处是自然。父亲问我:“绿水青山中,人心归于自然。若这绿水青山没了,人心归于何处?”我静坐潭边,无言以对。
我不再张罗着接父亲回城里了。我想让他在自然中作画,寻自己的心灵归处。那幅《绿水青山图》终于画完了,而画面着力凸显的,正是那方大水潭,潭边,还有几位汲水的道士。看着这幅画,我心中蓦地一暖,眼角淌下一滴泪来。
名师点评
本文叙事清晰,语言流畅,且欲扬先抑,比例得当。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故事,文中既有对父亲的形象塑造,也有“我”的成长感悟,父子互动中推动情节发展,交流中点明文章主旨,自然晓畅,值得学习!另外,考生对主题的挖掘也相当深刻老练。当众考生停留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层理解时,本文作者已能深入心灵世界探究原委。“人心归处是自然。”“绿水青山中,人心归于自然。若这绿水青山没了,人心归于何处?”三言两语间,即将文章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不得不令人赞叹!
2 绿水青山图
一考生
我是一只白海豚。
我的家在珠海口。
2016年,我第一次见到他们。他们和我不一样,他们有两只脚,在岸上来来回回,穿着奇怪的装束,做着奇怪的事。
我以为他们只是游客,来看看这片海,来看看我的家。一天,我在海底撞上了一个粗壮物体,脑袋被撞得生疼,我从未见过这类物体——它们坚硬、高大又厚实。我发出叫声警告它们,换来的只是听不懂的轰鸣声。联想起曾经见过的那两脚兽,我心里更困惑了: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我试探性地将头探出海面,巨大的阴影将我包围。轰鸣声震耳欲聋,海水掀起波浪,我努力地游到阴影外,想一探究竟。
人与自然的作文
“看!是海豚!”上空传来一声惊呼,我被这突如其來的尖叫声吓得钻回海里,他们……在叫我?
我心中疑惑,叫来兄弟妹们和我一起,壮着胆子再次探出水面。
“一大海豚!”有个人叫道。我看到那只两脚兽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到欣喜。他急急忙忙地跑了。
糟了!不能与两脚兽碰面的祖训闯入我的脑海。他们是会杀害我们的!那只两脚兽一定是去寻帮手来杀害我们了!我赶紧警示同伴,潜入海面下。
不一会儿,来了一只穿戴不同的两脚兽,似乎是他的首领。我心头一紧:我的末日要来了。
可奇怪的是,身边巨大的轰鸣声消失了,领头的两脚兽脸上似乎露出和善的笑容,难道……
很长时间过去了,两脚兽并没有伤害我们。轰鸣声时有时无,海面下的粗壮物体再也没妨碍我们的生活。我仍然偷偷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站在高高的平台上,他们称它为——桥。
他们的造桥工程时断时续。当我们靠近时,桥上的两脚兽望着我们笑,他们手中的怪物停止了运转;当我们游向远处时,许多两脚兽在桥上走来走去,那些怪物又开始运转起来,发出轻微的响声。
两年后,两脚兽的桥造好了。他们站在上面欢呼雀跃,我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不必在意那条祖训了,我和同伴们也跃出水面,一展英姿。
蓝天绿水,他们在桥上笑,我们在桥下闹。远处的大山爷爷也欣慰地摸了一把蓝绿的胡子。
好一幅绿水青山图!
听我的同伴说,他们管它叫——港珠澳大桥!
点评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自述形式来讲述故事,巧设悬念,层层展开,引人入胜。作者选择白海豚的视角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细腻真实,别具一格,在众考生
中脱颖而出。故事选材也尤为令人称道,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运营是2018年的热门话题之一,考生推陈出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运用这一素材,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
3 绿水青山图
赵鸿灏
“咱们挖条水渠吧。”
这已经是村主任老黄第三次跟我说这句话了。我跟着老黄蹲在村口的土坡上,回想着村民们为了几口水就要去几十里外的河里挑水的辛苦日子,我叹了口气:“挖吧”。
“铛!”铁锹重重地敲在了岩石上。“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了!”我握着手中的铁锹绝望地说。只见老黄默默地蹲下,用他那皱纹密布的手摩挲着地面,慢慢地,一大块岩石露了出来:“这下面全是岩石呀!”刹那间,我分明看见老黄明亮的眼眸一下子黯淡了下去,我焦急地问:“那咋办?”老黄没搭话,伴着夕阳的余晖,默默地站起身,朝村子的方向走去,只留下嶙峋的背影。我们只得无奈地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