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资料之四——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主题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只有发现和创造,人类才能有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很多人感叹:为什么我们就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既有培养环境的问题,也有人才本身的问题。其实我们国家自古以来是不乏创新型人才的,不然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我们现在就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了呢?这要从我们教育的环境本身原因。素质教育就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可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就是寸步难行,反而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观念决定行动,只有破除旧有观念,才能谈得上革新和创造。另外,人才要有发现的眼光,发明与创造往往就在于那一瞬间的灵感乍现。设置这一主题,就是要激发对当前人才环境的思考,对自身的思考,以激发起同学们破除禁区、勇于创新的欲望。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一说起教育环境就是中国一团漆黑,“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其实培养环境的问题,每一个国家都有长处,也都有不可避免的问题,都在寻求改革的出路。国家制订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就是要力求解决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论述这一问题时,一定要相信前景是美好的,注意辩证,避免偏激。
[文题展示]  
根据下列材料,自定立意,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位于世博会A片区6100平方米的沙特阿拉伯国家馆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它以“生命的活力”为主题,描绘沙特阿拉伯的文化、生活方式、经济增长、创造性、创新理念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沙特阿拉伯文化多样性、民族成长创造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荣。
[写作导引]
此材料可供选择的角度很多。从沙特馆外形的构造来看,体现出创新的理念。它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正因为此,沙特馆才在众多的展馆中独树一帜,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参观。从沙特馆的主题内容来看,我们可以从生命活力、文化多元与个性、创造性、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角度立意。
[拟题列举]   
创新是制胜的法宝、多元融成“这一个”、创新是进步的翅膀、生命在于创造、有创新就有希望等。   
[误区指津]
虽然立意的角度很多,但写作时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如果不加选择,一一道来,面面俱到,仿佛什么都说到了,实际上什么都没说到,造成主旨涣散,也不利于思想的深入开掘。
[素材链接]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
[名家作品选读]
陶行知:创造宣言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可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
路是由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要有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而看不出来。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这话被泰山—棵树苗听见了,它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围着,陡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两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
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么?”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地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缕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幼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的监护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
(选自《新华日报》,有删改)
[赏析]思想不破不立,创造处处都有,时时都有,人人都有,可就是为什么缺少创造呢?原来关于不能创造,人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借口。惰性是创造的天敌。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例证,将所有关于不能创造的借口推翻,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然而如何才能创造呢?那就要克服惰性,拥有智慧、信念和意志。作者有理有
据,设譬形象,深入浅出,分析透辟,且富有激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报刊时文阅读]
印永清:听雨看云
中国人喜欢听雨,卅多年前我去苏州,就有人带我去某园看“听雨阁”,说是坐在阁里,听雨落荷叶,其声妙,其情远。可惜我那时正当青年,不能领会听雨背后的文化。后来看了清人邓辅纶的《听雨轩坐秋》诗,云,“阴连荷气润,梦坠叶声凉”,才有那么一点郁郁的情意。
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喜雨,《诗经》中就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以后历代多有写雨佳句,如晋傅玄的“霖雨如到井”,南朝谢口的“朔风吹飞雨”。杜甫更是写雨的高手,一句“好雨知时节”百年读不厌。其实他的“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更是精致。来人写雨,好把生活中的无限情趣,化做丝丝的雨意,淌进读者的心坎。如韩琦的“洗干春无多润,染尽花光不见痕”;如苏轼“急雨潇潇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东坡写雨落榕叶确实是美,不过唐人写听雨似也不在宋入之下,如李端“闻君次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元稹“曾问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等等,都有一种中国文化独特的意境,得慢慢意会。
人与自然的作文
在中国,岂止诗人爱听雨,广东不是有“雨打芭焦”的美乐么?吴门画家沈周还有《西山观雨阁》,元人倪瓒有《雨后空林》,都是情趣万千,难以言尽。而西方人呢……
西方人喜欢看云。英国诗人雪莱有一首《云》诗,有人说这首诗是他在泰晤士河上泛舟时,坐看云起,而以云自喻,用第一人称写的:我是大地和水的女儿/也是天空的养子/我往来于海洋、陆地的‘切空隙/我变化,但是不死……诗中的云,就像一个活泼的青年,自由舒展,变幻无穷。
.除了诗,西方的艺术家也爱画云。如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葛雷柯的名作《托利多风景》,将画面的三分之一多画上了层次丰满的云,浓云白光,震撼人心!法国画家米勒的《牧羊女》《祈祷》,以黄昏瑰丽的云霞为背景,深邃浑远,衬托出乡野宁静而神秘的景,勾勒出人物特定的心理,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但我想中国人爱雨的程度胜过了西方人的爱云,中国人也爱云,但仅将云作为雨的一种衬托,而突出雨。如梁代朱超“落照依山尽,浮云带雨来”,唐杜审言“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自居易“拂波云重,洒叶雨声繁”,孟郊“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王安石“钟山未放朝云散,奈此黄梅细雨何”等,不是主次分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