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人与自然
题目
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说法。而西方则有所不同,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表达了对瓦尔登湖周围环境遭到破坏的不满,梭罗甚至对当地村民引湖水到家中洗碗洗碟、制冰商人到湖中取冰等行为感到愤怒。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和看法?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题解析
“人与自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不过这个作文题切入的角度比较独特,是从中西方认识异同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题目首先引述了老子和庄子的两句话。“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人与自然的作文
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体现了道家核心的哲学思想:“道”按照自然法则独立运行,宇宙万物皆有超越人主观意志的运行规律,自然法则不可违,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分子,必须顺应天道。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一句出自庄子的《齐物论》,讲的是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这句话被许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做过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其中南怀瑾在他的《庄子讲记》中解释道:“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也就是把天地、万物和“我”从性质上分离开来——“我”并不是天地的一部分,也不是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万物也不属于“我”。“我”与天地、万物同属于一种不知名的东西的一部分,至于这种东西究竟为何物,大概是“道”吧。
在解读这两句中国古代经典名句的基础上,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两句话所蕴含的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那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所以在写作时,我们要关注到中国传统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而不能脱离这一背景去泛泛地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接下来题目中“而西方则有所不同”一句提示我们,要关注在这个问题上中西方认识上、文化上的不同。《瓦尔登湖》强调自然对于人类的精神意义和审美意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审美的、非功利的,自然绝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不只是开采的对象和滚滚的财源,而是充满灵性的生命,自然的这一价值对于人类具有更长远的意义。
因而在写作时,我们应关注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不同,进而思考这两种态度内在的一致性。同时,我们还需要直面现实,那就是经济与社会加速度发展带来人对自然更大的需求,而引发对环境的过度索取与破坏这一现实问题,进而结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梭罗对自然的认识,来深入地探讨自然于人的深切意义,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协调。
范文展
自然哲思
袁李阳
老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面包含了深刻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自然孕育了万物,人类只是那渺小的万分之一罢了。
不可否认,万物发展立足于自然。你可曾想过,血肉之躯的组成历经千百万年来岁月沧桑淘洗,或来于高山,或起于大海,或曾属于另一个生命,或来源于经过宇宙中漫长远行然终归于这片大地的尘埃。
人类依赖于自然,感激大自然的恩赐。每个人终将逝去,长眠于这片亘古不变却又孕育着希望、隐藏着未知的大地,与大地共眠。人类立足于自然,涉于险境,为体谋求福祉。中国历史上,有神农氏舍身尝百草,有李时珍倾注二十七载心血写就《本草纲目》,有徐霞客寻访山水只为解读自然之神秘秀丽。自然的恩赐让人们一代代繁衍,而人们对自然的探索使神州大地得以生生不息。
到了现代,人类的行为却常常与自然背道而驰,经济发展了,自然环境却千疮百孔。20世纪50年代以来,珠穆朗玛峰已然被人类“征服”几千次。诚然,人类富有冒险精神,征服珠峰确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体现。然而,不少环保人士,尤其是奉珠峰为圣山的夏尔巴人对此心怀担忧。死亡地带遍布的遗体、险径上半个世纪的垃圾,人类正以最野蛮的方式亵渎、毁坏自然。他们忘了天人合一,想要征服自然,竟不知污染珠峰威胁到河流下游数亿人的用水安全。
梭罗热爱瓦尔登湖,说“瓦尔登湖高悬在我心中”,看见农妇取水、商人取冰深感愤怒。他将心归于淳朴澄澈,与瓦尔登湖融为一体,当然见不得人们对自然的肆意扰动。夏尔巴人亦为守护纯洁圣山不遭亵渎,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以清理珠峰上的垃圾。
自然孕育生命,亦孕育人文。上苍将整片壮美星河赐予贝多芬,他曾感叹:“我的王国在天空!”他认为自己谱写的交响曲包含着来自星河、自然的神圣授意。凡·高曾于山冈眺望金黄的原野,抑制不住血液中涌动的强烈的创作渴望,他的创作源自自然的恩赐。
人赋予自然各种象征意义,却常与自然之道背道而驰,欲征服自然,却不知长此以往人类的未来会被自己亲手葬送。
人文与科学的发展并非为了向自然无止境地索取,只给予自然少之又少的回馈与补偿,而是以人之所为守护这一方自然纯净。这片大地上曾有过万千过客,人类也曾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何不与自然共存、共荣、共生、共进?何不在探索的路上多几分敬畏与感恩,在万物消长的自然中领悟道家“融合共生”的智慧?“天地无我亦生,万物与我,皆依于天”,這或许是我们应该懂得的自然之道。
何不如同梭罗,将整片自然化为心中澄澈,作为过客,在有限的生命中将与自然的融合共存延续至无限?
点评
本文的核心是对自然于人的意义进行思考,从审题来看可谓切中肯綮。可贵的是,作者在展开的过程中把议题置于人类生活的背景下,“自然孕育生命,亦孕育人文”,所以文章有着开阔的气象,展现出作者的文化视野;其次,作者也把问题的思考置于工业革命后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毁坏的人类现代生活背景下,所以文章有现实意义;最后,文章契合材料中老庄、梭罗对于自然的精神凝视,与现代人对于自然的背离、侵蚀形成鲜明对照,既为文章增添了意蕴,也使读者在比照之中获得了启迪。这是一篇充实而有文气的作文。
2 我见青山多妩媚
陈诗逸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庄子以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不管是沧海一粟还是天地大美,造物的真意在于人与自然的圆融相生。
崇尚自然的梭罗因人们对瓦尔登湖周围环境的破坏感到愤慨,触目不再是青山绿水,而是工业文明对自然的野蛮入侵。
在我看来,与其说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看法有方向之别,毋宁说殊途同归,都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祈愿。只不过,西方因为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较早,率先看到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我见青山多妩媚”是人对自然极深的眷念,甚至让青山着我之彩。纵观中外,无数充满性灵的诗人寄身自然,以寻求与自然的共鸣:苏子瞻见“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把“居无竹”看作士之大俗;林逋梅妻鹤子,故而下笔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淌出自然的可爱与性情来;济慈把名字写在水上;托翁的墓朴素逼人,不着一字,却有绿树环绕,与自然拥眠。
这是人带着“觉解”去凝视自然的境界,而要达到冯友兰所谓的“天地境界”,或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还要多一重“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澄明。
人與自然应当是互相映照的关系。草木与我共生,万物与我共鸣,故而青草也是般若,青山也是佛像。没有谁压倒谁,没有谁利用谁,只有人与自然真正的平等,而不是符合人类利益的“平等”。我很喜欢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写的一段话:“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
、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探究死亡,而我是探究生命。”
法布尔以此批评他的同行科学家,却也道出了人与自然真正的相处方式———乾坤虽大,草木犹青,“不利用”是最高的尊重。
可反观今日社会,不必说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无我之境”,连对自然心怀热爱、把自然视为审美对象的“有我之境”也鲜有人达到。所谓的“有我”自是成了“有人类没自然”。这种失衡的背后,是脆弱的生态文化面对宏大经济命题的无力;是迅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加速了人类的傲慢,却忘了给有些人的灵魂提速;是“平静的绝望”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模式,以致人们被生活钝化,把自然忘却。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相信,只有从卡夫卡笔下的甲虫一点点变回人,只有恢复了对自我和自然的明澈认知,才能让自然和人类回归各自的本位。而在那一天,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点评
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本文开篇即由中西方认知入手,着力探讨二者关系:中国古代
的老庄认为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西方19世纪的梭罗对人利用自然、破坏自然表示了愤怒和反对。作者独具慧眼,看到了二者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祈愿———“我见青山多妩媚”,人对自然有着极深的眷念,而自然对我又多了一分“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澄明,人与自然是互相映照、相融相合的关系。行文至此,形成了本文自洽的逻辑。难能可贵的是,文章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反观今日之社会,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并由此进行深刻而有力的反思,有视野,有对现实的关注,更有深深的情怀,值得赞赏。全文文气充沛,文笔优美,诗词名句随手拈来,运用恰到好处,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积淀。
3拥抱“原配的世界”
宋奕芊
中华文化中庄子对于人与自然的看法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将人与万物相提并论;西方文化中梭罗认为,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过分索取是错误的,具体表现在他对人们引湖水洗碗、到湖中取冰做法的愤怒与不满。
有人认为这两种看法截然不同,我却不以为然。二者看似相悖,实则都强调对自然的尊重、与自然的和解,即对“原配的世界”的尊重与和解。
王开岭在其《古典之殇》一书中提到了“原配的世界”这一概念,意指世界,尤其是自然界本有的、应有的样子,也是他所向往的世界。我以为,这亦是庄子与梭罗都崇尚的一种境界。
《道德经》言:“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我对此的理解是将人所拥有的人性与灵性列于“四大”之一,而非单纯地把人与自然的地位等同。道家讲求“物我浑然,顺其自然”,显然不会把单薄且渺小的“人”本身凌驾于自然之道上。真正与天地并生的,并非“我”本身,而是“我”的思想与灵魂,是“我”崇尚这原配的世界的自然本性,一如陶潜的诗句“性本爱丘山”。人类的童年是在自然的怀抱中度过的,山水田园诗历朝历代皆为人所称颂,想必也是因为这样的理由,这也便是道家所倡导的与万物为一的“我”的本质。
與道家不同,梭罗的“人与自然论”显得更易于摸索与理解。当他离开纷繁嘈杂的社会,独自隐居于瓦尔登湖边时,时人皆道他是“走出了生活”,他却认为自己真正地“走向了生活”——原配世界的生活。从他开始在湖边漫步的那一刻起,他与自然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天人合一,这也解释了当有人引湖水洗碗、取冰贮藏时他所表现的愤怒。这样的心理,一如在假日前往加拿大国家公园植树的青年的热望,一如自然保护区中四处奔忙的志愿者的企盼。他们呼唤的,是对自然本身的保护,是停止剥削原配世界的决心。
自然赋予人类的是有限的资源、脆弱的环境,以及与无尽万物相比十分短暂的生命。于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报复”似的不断改造这原配的世界,不断向其索取不应属于人类的东西,于是河流失去颜,浓雾遮天蔽日。如此情况下,道家的“自然之性”与梭罗的“自然之行径”着实值得后工业时代的我们思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