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读书方法
  关于名人读书的方法
  读书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可以让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古今中外的事。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是关于名人读书方法的故事的内容,欢迎阅读!
  现代名人读书方法故事
  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以下选择现代名人读书方法6例,介绍如下: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董桥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
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名人读书法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徐特立的“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陶铸的“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谢觉哉的“挤钻法”:“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邓拓的“积累法”:“古今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巴金的“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赵树理的“淘金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华罗庚的“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李准的“先浓后淡法”:“先浓后淡更有味。”
  李政道的“杂七杂八法”:“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比较活跃。”
  陈善的“出入法”:“既能够钻进去,又能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