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的一篇小说。在公开课展示过程中,我感觉在文本的解读、教学技艺等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这篇文章采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模式,用三个活动引导学生理清情节,分析人物,理解主题。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也便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这一问题的设置与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如分角朗读,极大地活跃 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前几次的试讲中,教师语言表达不够简练准确,过渡语随意影响了教学,后来就先预设了一个课堂实录,特别注重课堂语言的锤炼,尽量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思考,并用最精炼的语言对重要的教学环节进行总结提升,给了学生以很大的启发。这样课堂时间节约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思考和实践。
在前几次的试讲中,教师语言表达不够简练准确,过渡语随意影响了教学,后来就先预设了一个课堂实录,特别注重课堂语言的锤炼,尽量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思考,并用最精炼的语言对重要的教学环节进行总结提升,给了学生以很大的启发。这样课堂时间节约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思考和实践。
但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在教学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总结如下,希望对以后有所借鉴。
在活动单的设计中,对于人物的探究,我要求学生对本文的三个主要人物都进行了分析,虽然有所侧重,但还是过于面面俱到,这就导致课堂内容太多,教学时担心时间来不及,有些活动没有展开,学生对有些问题的讨论不够充分。
其次,设置的补写想象情节的活动虽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写作能力,学生的展示也非常精彩,但似乎违背小说作者创作的初衷,也不能凸显本文欧亨利式结尾。
最后的常青藤叶《最后的常春藤叶》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集体备课的内容是《最后的常春藤叶》,下面我来谈一谈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珍爱生命”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因此,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理解小说宣扬人性美的内涵,理解欧·亨利小说中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以及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想 这篇小说属于文学作品教学,应突出学生对文本多层面的感知与体验。所以,我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用速读法、跳读法、再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理解鉴赏。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启发诱导法、角扮演法、探究质疑法。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1.导入:都说秋风萧瑟,黄叶飘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的就是一片秋叶与三位艺术家的故事。 作家简介: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他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2.了解小说情节:速读课文,理清故事发生的四天里琼珊与贝尔曼的行为。 第一天:早晨,琼珊病重,数落叶;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第二天:琼珊不听苏艾劝慰,望叶等死;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不落的藤叶使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3.分析人物形象: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琼珊、苏艾、贝尔曼。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作自我介绍。然后,老师提问三组学生: ①问琼珊:为什么你把最后的藤叶能看得那么重要? ②问苏艾:医生对你说了琼珊的病情之后你是怎么想的? ③问贝尔曼:当你得知琼珊的病情后你是怎么想的?你平时脾气暴躁,瞧不起别人的温情,为何你要去画那片叶子? ④问琼珊与苏艾:你们得知叶子的真相之后是怎么想的,你们认为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4.感情升华: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何感想? 爱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 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5.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 ①贝尔曼画叶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②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出前面的伏笔吗? 6.布置作业:老师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离奇的故事》的结尾略去,同学们根据文章中的伏笔,自己写个结尾,看看跟原文有多大出入。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