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马寒)

【教材分析】(说教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事.
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是:
重视诵读和背诵;
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
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先秦散文的能力有所提高.
本文是一篇表现高超语言艺术的文章,文章以小见大,人物鲜明,形象突出.根据单元目标,结合课文内容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学习目标为:
1,知识目标:
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领会文中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学习"三叠式结构"的写法;
初步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由于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对艺术特等作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重点定为: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难点是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及文言句式特点,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设想】(说教法,说学法)
教学是门艺术,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学好,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高一学生平均年龄是16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还是孩子,因此我在教学时尽量调动他们的兴趣,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故事创设情景发导入;
2,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范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读;
3,即兴表演.是对邹忌的讽谏艺术的运用,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多媒体设计: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的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诵读;
4,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教学设计】(说教学程序)
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本课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三人成虎"成语故事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资料助读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很大.
三,解题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注:此成语典故于楚庄王也有记载)
邹 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弹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设计说明:先引用"三人成虎"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破题导入;然后请同学解题,老师补充,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概念.特别是对题目这个"兼语式短语"的破解,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听读课文录音,感知全文,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2.学生质疑问难,就势进入教学难重点的文言现象整理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大纲"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论.教师小节文言现象,重点讲清意动用法和宾语前置句式的特点;
3,齐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脉:
比美反思(讽谏依据)———巧谏齐王(讽谏内容)———纳谏强国(讽谏结果)
4,分角朗读课文,让学生评价朗读优劣;
5,试背全文
五,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
(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2),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
……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考查文言现象识记情况;
二,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作技巧及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三,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
实事求是,缘事及理;
忠于职守,足智多谋;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齐王"这个人物形象.

齐王:闻过则改,明智果断;
从谏如流,兴利除蔽……


四,说古谈今,内化知识.
1.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上的"进谏"故事.
2.结合现实生活,设计话题,即兴演讲: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老师不要歧视后进生
3.赠记名言,师生共勉(铭记古人谏言,感悟现实生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唐)魏征

(设计说明:说历史故事,让学生之间实现知识资源共享,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谈现实生活,主要是想增强学生在 "提出意见"和"接受意见"的感受和体会,引起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注意和思考;在帮助学生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魏征的名言,让他们铭记.)

五,作业:课外组织开展辩论会----准备辩论会的资料
正方:要想让君王纳谏,君王本身的气度要比进谏者的说话艺术更重要.
反方:进谏者的说话艺术更重要.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方面:说教材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人成虎文言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本单元编写了《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勾践灭吴》等古典散文的名篇。这些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精僻而富有特,故事情节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弘扬民族文化,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自已比美这件日常小事设喻,使齐王广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邹忌劝说艺术,及齐王纳谏而使得国势强盛的意义,学习它,对于让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民族的精华,
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来说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据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②了解《战国策》的相关知识。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叙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艺术手法,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除弊的历史意义和今天借鉴的现实意义。
再次,我来说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不必对艺术特等做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现象。把握文章详略处理,讽喻说理的特点。教学难点为: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第二方面,说教学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