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带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子书 ________
②非宁静无以远________
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B.在书信的前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鲜明地突出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D.“悲穷守庐,将复何及”一句是以父亲身份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成才,为社会所用。
2.对比阅读 
(古文阅读)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 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营:军营。②尔:你。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④服官:为官。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 凡人多子孙为大官(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3)阅读(甲)文,谈一谈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对后辈的谆谆告诫。(乙)文中曾国藩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3.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下画线字注音。 
①尊君在?________  ②诺,期返而。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行________                  ②相而去________
③故人来,与之食________                ④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4.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  , 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选自《狼三则》其三)
(注释)①行室:临时搭盖的住所。
(1)(甲)(乙)两文都选自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人名)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   
三人成虎文言文(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野有麦场________
②令不可 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4)(甲)(乙)两文中的屠夫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人。狼虽然凶残,但(乙)文中屠夫却以一把“________”的小刀,最终以“________”(方法)战胜了它。   
5.课内文言文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志(________)②非宁静无以远(________)③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又作“戒”,劝解、劝勉之意。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解、劝勉的信。
B.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C.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诚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D.本文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魏国家、军事家。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蒲松龄,世称________,清代文学家。   
(2)与“屠乃奔倚其下”中的“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
B.场主积薪
C.一狼洞
D.意将隧入以攻后也。
(3)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意思。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至少说出三点。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故令嗥:故意让它嚎叫。③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狼不敢         跑号如
D.相数十步             一狼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