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文言虚词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 30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我酌油知/徐以杓酌油沥
B.睨之,久不去/结友
C.公亦此自矜/蒙辞军中多务
D.取一葫芦置于地/悟前狼假寐
【答案】D
【解析】
2.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    B.颓然乎其间
C.增其旧制    D.其如土石何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例句中的“其”是代词,前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
D项中的“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故选D。
3.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            禽兽变诈几何哉
B.静修身            刀劈狼首
C.人不知不愠        博学笃志三人成虎文言文
D.其一犬坐前        非得一人井中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代词,代指元方/的
B.表目的/用
C.表转折,但是/表递进,而且
D.在/在
故选D。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B.迁客骚人,多会
C.至于负者歌
D.所欲有甚生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C三项都是介词,在。D项:比。
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水陆草木花(结构助词,的);何陋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市:东买骏马(集市);愿为鞍马(买)
C.以:蒙辞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为大有所益(认为)
D.帖:昨夜见军(文书、告示);对镜花黄(同“贴”)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项“何陋之有”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其此之谓乎    B.何陋之有
C.大道之行也    D.宋何罪之有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项“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其余三句中的“之”均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点睛:“之”的用法:
①策之不以其道(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二、课内阅读(共 30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B.其家穿井(遍及)
C.求闻之若(这样)
D.丁氏曰(应答)
8.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闻之于宋君。
A.久之,目似瞑(《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9. 下列各句划分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丁氏/穿井/得一人。
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D.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1. 对于传言宋君持什么态度?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
【答案】7. B    8. C    9. D   
10.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11. 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求实求真精神。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注意结合语境分析。
A.句意是有人听了就去传播,闻:知道,听说。
B.句意是等到他家打井的时候,及:等到。
C.句意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此;这样。
D.句意是丁氏回答说,对:回答。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常见虚词的几种基本用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例句中“之”的用法是:代词;
A.之:补充音节;
B.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之:代词;
D.之:的。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D.句意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所以断句为: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得,得到。非,不是。于,在。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文中宋君听说了传言后并没有盲目的听信传言,而是派人去丁家询问,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见他并没有轻信谣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正确和错误的道理,不可不弄明白,这是连圣人都要慎重对待的,生活中我们对待传言应做到:坚决与谣言的发布作斗争;要树立文明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信谣、不传谣。
据此可概括作答。
【点睛】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三、课外阅读(共 60 分)
方岳贡,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谨闻。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海滨多盗,捕得辄杖杀之。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对曰:“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越六日,即超擢左副都御史。尝召对,帝适
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翌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
李自成陷京师,岳贡及邱瑜被执,幽刘宗敏所。贼索银,岳贡素廉,贫无以应,拷掠备至。搜其邸,无所有,松江贾人为代输千金。四月朔日与瑜并释。
(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有删节)
12. 下列句中的“之”与“捕得辄杖杀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乱耳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
C.求之流,固颠    D.山川美,古来共谈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岳贡廉洁谨慎。在负责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时就因廉洁谨慎而闻名于世,在被贼军抓获时,又因无钱进献备受拷打。
B.方岳贡政绩卓异。将数十万石粮食漕运到京城并建立“仓城”,多次因卓越奇特的成绩被举荐。
C.方岳贡勤政为民。担任松江知府时,飓风大浪带来灾难,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使人民免受祸患,成为松江人民永久的福利。
D.方岳贡善于应对。被召应对,恰逢皇帝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方岳贡的回答深合皇帝心意,被赏赐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帝
召对
③帝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
刘宗敏所。
15.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
②贼索银,岳贡素廉,贫无以应,拷掠备至。
【答案】12. C    13. D   
14. ①以……为善,认为……好  ②曾经  ③恰逢  ④幽禁   
15. ①吏部尚书郑三俊推举天下五个廉洁有才能的监司,岳贡名列其中。
②贼寇索要银两,岳贡向来廉洁,贫穷没有钱财进献,备受拷打折磨。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之”用法。例句中的“之”是代词。
A.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音节助词,无实义。
C.代词。
D.结构助词“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和分析。D.从“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帝善之,赐食,日晡乃出”可知,方岳贡是被皇帝问“为政”,而不是正在“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①句意:皇帝认为好。善:以……为善,认为……好。
②句意:曾被召应对。尝:曾经。
③句意:皇帝恰好因事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适:恰逢。
④句意:幽禁在刘宗敏家。幽:幽禁。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正确。
①举:推举。与:参与。焉:在其中。
②索:索要。素:向来,平素.无以:没有办法。拷掠备至:备受拷打折磨。
【点睛】
译文:
方岳贡是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官户部主事,晋升郎中。历任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都以廉洁谨慎闻名于世。崇祯元年,出任松江知府。海滨多盗贼,抓捕到就用木棍打死他们。郡东南面临大海,飓风大浪冲击,时常成为人民的祸患。方岳贡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于是成为永久的福利。郡漕运粮食到京城数十万石,而众仓库相距五里,为此建城墙保护,称为“仓城”。其他如救济灾民辅助工役、修治学堂考核士子,都有成绩,多次以特别卓越奇
异被举荐。吏部尚书郑三俊推举天下廉洁有才能的监司五人,方岳贡名列其中。皇帝立即派人召他来应对,在平台召见,问治理朝政以什么为先,方岳贡回答说:“想让天下大治定安,在于选择守令;察看守令是不是贤良,在于监司;察看监司是不是贤良,在于巡方;察看巡方是不是贤良,在于总宪。总宪人选适当,御史怎敢以身试法?”皇帝认为好,赐给他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过了六天就破格提升他为左副都御史。曾被召应对,皇帝恰好因事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说:“臣正在纠弹批驳他。”方岳贡说:“何不立即上本参奏?”深合皇帝心意。第二天被任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