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 每题3分 共计12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种人工克隆新鱼种的出现 为鱼类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出现开辟了途径”
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均选自《战国策》
C. 古人的称谓极有讲究 有的用地名 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有的用官职 杜甫称“杜拾遗” 也用字称
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
D. 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后 为寻新的生活出路风餐露宿 沿途乞讨 历尽磨难 最后在沼泽地被牧师圣·约翰兄妹收留 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
【答案】B
【解析】B项 “编年体史书”错误 应为“国别体史书”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一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 形象而浓烈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的感情 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抒发一种思念亲人、眷恋故土的深切情怀
B. 唐宋八大家 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C. 《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 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
宋江私放晁盖是“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D.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 “骚”原指《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答案】B
【解析】B项 唐宋八大家应该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没有范仲淹
3.下列画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卖油翁释担立              自钱孔入 钱不湿
B. 何陋有                           夫君子
C. 两狼并驱如故                 无丝竹乱耳
D. 我酌油知之                     自为大有所益
【答案】C
【解析】A项 连词 表承接 无意义/连词 表转折 却
B项 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意义/助词 的
C项 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无意义
D项 介词 凭借/与“为”连用 认为
故选C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 名轲 邹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 张恩德(1915-1944) 四川仪陇人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到延安后 任中央警卫团战士 1944年9月5日 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 因炭窑垮塌而牺牲
C.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语出司马迁《史记》 意恩是 人本来都有
一死 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有的人的死却比鸿毛还轻
D. 《金的鱼钩》选自《非正式谈判》 作者杨旭
【答案】C
【解析】C项 《史记》错误 应为《报任安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 每题3分 共计6分)
5.(1)温庭筠 宋代诗人 本名岐 字飞卿 我们学过他的《商山早行》这首诗 (        )
5.(2)“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        )
5.(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颈联 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既感到惆怅 却又相当达观 (        )
5.(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洋溢着对爱、美的诗意信仰 集中体现了作者诗歌的语言艺术
【答案】(1)×
【解析】(1)“宋代诗人”错误 温庭筠是唐代诗人
【答案】(2)×
【解析】(2)“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答案】(3)√
【解析】(3)说法正确
【答案】(4)√
【解析】(4)说法正确
6.(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6.(2)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6.(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对已故好友的悼念之情 慨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是                                                                                                  
     
6.(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注意“沧”的正确书写
【答案】但愿人长久
【解析】注意“愿”的正确书写
【答案】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由“运用典故抒发对已故好友的悼念之情 慨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可推知答案 注意“赋”的正确书写
【答案】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解析】由“表现旷达胸襟”可推知答案 注意“己”的正确书写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 每题15分 共计45分)
7.(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醉翁之不在酒(                     )
②峰路转(                    )
③泉香而酒(                     )
④而吾亭成(                     )
7.(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7.(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②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示不忘也
7.(4)读了【甲】【乙】两文 你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答案】(1)①意趣 情趣, ②曲折、回环, ③清, ④恰好
【解析】(1)①句意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 意 意趣 情趣
②句意 山势回环 路也跟着转弯 回 曲折、回环
③句意 泉水清并且酒也清 冽 清
④句意 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适 恰好
【答案】D
【解析】(2)D项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答案】(3)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 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那就是太守啊
②古时候有了喜事 就用它来命名事物 表示不忘的意思
【解析】(3)①述 记述 以 用
②以 用 名 命名
【答案】(4)示例一 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明白了 不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 我们都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做到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乐观前行
示例二 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看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们告诉我在学习、生活中要有抗挫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奋发 为人民办实事 谋福利
【解析】(4)【甲】文中通过描写自然风光与太守宴游的场景 表达了欧阳修被贬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遭贬 但并未灰心堕落 仍能积极向前 【乙】文从喜雨亭命名的缘由写起 记述了建亭经过 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 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与民同乐 关心百姓的思想 据此可以从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态度以及以人为本等方面阐述启示
8.(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十余岁(        )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
于沙上(        )
8.(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 曳铁钯 寻十余里无迹
②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8.(3)僧人和讲学家寻石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根据原文 说说你从中获得的道理
【答案】(1)①经过 经历, ②事物的道理、规律, ③埋没
【解析】(1)①句意为 经过十多年 阅 经过、经历
②句意为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③句意为 石兽埋没在沙上 湮 埋没
【答案】(2)①(僧人)划着几只小船 拖着铁钯 寻了十多里 没有发现(石兽)的踪迹
②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必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 冲刷沙子形成坑洞
【解析】(2)①棹 划(船) 曳 拖
②反 “返” 返回 啮 咬 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答案】(3)失败的原因是 脱离实际、主观臆断 启示 实践出真知/解决问题时不能主观臆断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解析】(3)僧人和讲学家寻石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脱离实际、主观臆断 僧人认为应从下游 “以为顺流下矣” 讲学家认为应从石兽掉落处 “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 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 肯定是不到石兽的 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 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 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 果然到了石兽 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 不能片面地理解 更不能主观臆断 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 文章寓理于事 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
9.(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
①云归而岩穴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泉香而酒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树林阴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杂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
9.(2)下列各组句子中 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9.(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9.(4)语段【甲】【乙】中“太守之乐”和“子瞻之乐”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