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慰峰  光照竹帛永流芳文/付东红    张  君
2009年1月26日上午10时19分,与病魔搏斗多年的陈慰峰院士没能再醒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停止了呼吸,也终止了他在医学领域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脚步。
立志报国    无怨无悔
1935年10月22日,陈慰峰出生在上海市一个中学教员家庭,出生后8个月母亲病逝,在其父“教育为本、济世救人”思想的熏陶下,早早地萌发了“投身教育以济世,献身医学以救人”的心志,从小失去亲人的痛苦,更坚定了他从医的决心。1953年中学毕业后,陈慰峰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从此走上钻研医学、济世救人的道路。他时常告诫自己,不能虚度年华,要奠定扎扎实实的专业基础。
青年时代的陈慰峰,自觉地培养与工农兵的感情,通过不同形式,了解民众疾苦。他经常下乡,到北京密云、延庆等穷困地区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1965年,北京医学院成立农村医疗系,陈慰峰到郊区培训农村医疗人员。他还曾徒步从北京经河北、山西、陕北,到达延安,了解中国广大农村的现实情况,体
察基层民众的疾苦,将自己融入他们之中。帮助民众解除痛苦,过上健康幸福的日子,成为他终生不渝
的动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这种情愫都成为激励他克服困难、发奋努力、报效祖国的动力。
1978年,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1980年年初,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留学人员,年近45岁的陈慰峰成为赴澳大利亚的中国访问学者,来到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WEHI),研究当时非常前沿的课题——胸腺内T细胞发育的可能途径。留学期间,工作压力大、经济拮据,但处于贫困中的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时常浮现在他脑海里,给他以激励。他总是说,是农民朋友节衣缩食,才给了我留学的机会,我们必须珍惜。他总是怀以感激之情,在学习和工
FIGURE人物■记忆
作上加倍努力。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留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大、外语差、专业基础弱,普遍被人瞧不起,学生自身的精神压力也大。刚到WEHI,所长就建议给包括陈慰峰在内的3个中国留学生每人2000澳元在澳大利亚到处玩玩,然后打道回府,完全可以不要在实验室做研究工作。这是一种轻视,陈慰峰内心感到一种刺痛,他拒绝了这个建议,提出一定要在这里攻读博士学位。他要以自己的努力,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
国际上对于T细胞的研究起点较晚,20世纪60年代初,负责抗原特异细胞免疫应答的T淋巴细胞开始被认知;70年代中期,才开始认识主要的T细胞亚及其特殊功能;80年代初,开始认识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TCR)及其特殊识别方式;而有关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的细胞学过程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则是更晚的事了。
在WEHI,陈慰峰一头扎进书堆里,夜以继日地奋斗在实验室里。过度的劳累使他心脏受损, 严重的心律不齐时常折磨着他,但他凭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与病痛搏斗、与时间赛跑。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了2年零2个月时间,他完成了至少需要3年零10个月才能完成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荣获墨尔本大学医学生物学哲学博士学位。
他的勤奋和研究成果得到了研究所同事们的广泛认可,大家都知道他是“研究所里工作最努力的人”,WEHI所长及所内著名免疫学家一致高度评价他为免疫学作出的杰出贡献,不仅对他个人刮目相看,同时也欢迎“中国继续派遣像陈慰峰这样的人”。他的导师称赞他“做出了杰出的、惊人的工作”,并称陈慰峰可以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的研究所工作。
陈慰峰以他的民族荣誉感及拼搏的精神,改变了当地人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国家教育委员会也以陈慰峰为榜样,激励中国留学生珍惜机会、刻苦学习、为国争光。
之后,陈慰峰多次出国深造,他每次访学和工作的研究所都因他的研究也愿出“大价钱”挽留他。特别是1
990年美国颁布法令,即1990年4月以前在美国工作的中国留美人员均可申请绿卡、永久居留。陈慰峰符合这一条件,当时他工作的研究所劝他留在美国工作,国内也有不少同事或亲朋好友劝他带家人移居国外。但他义无反顾,按时回国。
陈慰峰这样解释自己作出的选择:“在国内工作是我的责任,是我报效祖国的唯一途径。尽管国内的实验条件十分有限,但我无怨无悔。我认为这是在为祖国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才,即便我本人的学术成就上不去,但我的辛勤耕耘亦是为中华振兴添砖加瓦。这就是我的信念。”
立足创新    学无止境
1982年年底,陈慰峰从澳大利亚回到
陈信维
祖国,从此开始了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T细胞研究领域难度很大,需要最先进的细胞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的知识、技能,而后者在当时仍属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国内T细胞研究刚刚起步,大片空白等待填补。
回到国内,打开实验室的门,迎接陈慰峰的是满屋灰尘。继续在国外的研究课题根本不具备条件,而这时也有人说,“此人所学理论回国亦无用”。陈慰峰不去争辩,他要以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他工作的价值
与意义、证明中国人在免疫学领域能够作出世界性贡献。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条件,开展工作。
陈慰峰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即原北京医学院)创建国内首家T细胞研究室。研究计划启动时只有一间实验室,5000元科研经费。设施虽然简陋,但研究的起点不能降低,他率先在国内开展有关T 细胞在胸腺内功能的成熟发育过程及T细胞功能与疾病关系的研究,系统地揭示了胸腺内T细胞发育的规律。
除胸腺内T细胞发育等基础理论研究外,陈慰峰实验室早期还开展了人重组细胞因子的研制和应用,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将其应用研究逐渐转移到肿瘤免疫及肿瘤疫苗的研究方面。陈慰峰和他领导的实验室以执著的精神和勤奋的劳动换来科研上的累累硕果,在国内外赢得诸多赞誉。
1984年,陈慰峰领导的T细胞实验室以“T细胞在胸腺内的功能发育”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甲级奖。1986年,又以“T淋巴细胞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乙级奖。之后,通过10年的艰苦努力,他领导的课题组完成了具有自己特的“T细胞在胸腺髓质区的功能发育程序”研究,获得世界公认,吸引了国外同行并愿与他们开展合作。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分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鉴于陈慰峰的学术成就,他曾长期担任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FIMSA)副主席;两届国际免疫学会
联合会(IUIS)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为我国免疫学的发展和取得国际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研究无止境。即使是在生病期间,陈慰峰院士也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在国家“863计划”等科研基金支持下,2006年,他领导的T细胞研究室顺利完成了癌-睾丸抗原(CT抗原)NY-ESO-1抗原肽(NY-ESO-1b)的临床前研究工作,其研制的肿瘤抗原NY-ESO-1b多肽疫苗也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评审,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文。这一研究可望有效杀伤肿瘤切除术后残留的癌细胞,成为一种新的肝癌辅助手段。
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在古城西安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免疫学会为陈慰峰院士颁
FIGURE人物■记忆
发了中国免疫学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免疫学基础和应用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淡泊名利    潜心教研
陈慰峰培养出的5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分布在国内外,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栋梁。他总结自己50年的从教经历,得出了这样的心得:教书是为育人,非单纯传授知识、技能,育人目标是达到热爱祖国、德才兼备、服务社会、奉献人民;育人首先育己,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教人
首先教己,教师必须勤奋学习、博学多知,才会先知先觉、水涨船高。
陈慰峰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抽象概念的形象表达;专题章节与整体概念;先易后难;启发创新、严谨学风;教学互动,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他认为,免疫学基本内容多为抽象概念,初学者难理解,但理论形成均经系列科学实验逐步揭示,此实验过程具体形象,易理解,即抽象概念可以用形象化图示表示,进而编写成辅助教材。
他在传授教学内容上,第一,注重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这是学科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如免疫学的核心内容是抗原物质与机体免疫应答,突出此精华,实现少而精。第二,让学生了解学科的进展知识。知识的不断进展体现学科的生命力,免疫学知识进展直接创造新的有效防治疾病的措施,如反向免疫学及人化抗体即为进展实例。知识的进展,激励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但其介绍程度本科生与研究生应有区别。第三,学科知识要更新。免疫学是生命及医学科学前沿学科,知识进展迅速,概念更新快,如属于基本概念更新,则应及时取代陈旧概念。第四,教学内容重质兼量。基本概念的内容及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要逻辑展现。每一个概念有层次深浅,因学历而异,避免填鸭式教学。第五,教学相长。对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学习、消化理解,才能表达清楚;否则,只会照本宣科,不求甚解。第六,因材施教。免疫学主要属于实验生物学,经实验求证,上升理论。现代免疫基因组学的形成,为少数对生物信息学有浓厚兴趣、实验技能较薄弱的研究生提供了发挥其才干的平台,教师要因势利导,支持引导其专长发展,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陈慰峰为学生们所敬仰和爱戴,不仅是因为他在教学上让学生受益匪浅,更是因为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格魅力。
自1995年陈慰峰选上中科院院士后,很多单位以高薪及优越的条件聘请他转校、兼职或任客座教授,他均婉言谢绝。他总认为人的精力有限,而他即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教研都嫌不够。他安心于实验室工作,安心于与他的学生们在一起。他总认为学海无涯,应潜心教研;他总认为应好学不止,诲人不倦。他高兴与满足的是他的教改总体思想在全国教材上得到体现、传承,并获得全国教师的赞同与认可;他领导的实验室科研项目不断深入和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他以
院士一生致力于
是我国现代免疫此为生活目标而无他求。
陈慰峰在科研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但他的日常生活却是典型的“得过且过”。随着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荣誉、名利纷至沓来,但他始终恪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古训,依旧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而为鼓励研究生开拓创新,他在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后,拿出奖金来成立“T 细胞研究奖”,每年奖励1~2名研究生及一名技术员。后来,又将个人部分工资投入进去。
陈慰峰关心实验室的同事和自己的学生,但对他们在工作上的要求却是做实验要多次重复,数据相近后才能认可。他亲自检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成败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陈慰峰渴望这样的景象。他的学生在实验室遇到困难时,不论多忙多累,他都会及时帮助查原因,启发思路。审阅学生论文时,他总是一丝不苟,连语句标点也认真修改。通过言传身教及对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陈慰峰实验室里的学生成长快、成才快。由于他在科研、教学工作中的杰出贡献,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科学家不但要做学问,还要有社会责任感。立志于为民族复兴而贡献自己应尽力量的陈慰峰在科研、育人的同时,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2002年,包括陈慰峰在内的12位两院院士从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抽出身来,专门为青少年写了一套《解读生命科学》的科普丛书,详尽介绍了各种生命现象背后的故事。“大院士著小书”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陈慰峰去世后,韩济生院士为悼念他写道:“在患病期间,陈慰峰与病魔作坚强斗争。我到床前探视,他用科研的精神,对药物和器械的镇痛作用原理及其配伍等作细致的共同探讨,并配合医嘱,不断修正。其贯彻始终的科研精神使我深深敬佩。陈慰峰院士不幸离去,是我国免疫学事业的重大损失。但生命有
涯,而科学发展无涯。相信陈慰峰所开创的科学事业和毕生为百姓谋福祉的崇高愿望,必将在后继者的努力中,不断发扬光大!”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