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业与科按论云2019年第18卷第6期
陈信维高校实施“青马工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及对策
□杜悦嘉陈新安赵云
【内容摘要】大学生骨干培养逐渐成为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大学生莪得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认同。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积极开展“青马工程”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培养对象片面、培养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青马工程”开展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青马工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SZ076)成果。
【作者简介】杜悦嘉(1991-),女,辽宁沈阳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问题赵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通讯作者】陈新安,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为了积极应对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更高要求,共青团中央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者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目的是积极探索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及政治认同,以此推动高校的学生团队建设,提升学生整体综合实力,以应对复杂多元的社会需要。
一、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普遍性问题
(一)培养机制的不完善性以及缺乏系统性。当前全国高校积极开展“青马工程”只是注重学生干部的短期教育,而没有做到统筹规划实施,更没有做到培养结束之后的跟踪调查,究竟这一两月的培养给参加培养的学员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哪一些实质性的改变。高校都是重视理论的培养与学习,但是忽视了实践所带来的更加深远的意义;重视课堂互动学习,忽视了课后培养者究竟有没有做到积极学习讨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青马工程”变得短期且没有影响力,即便是各大高校加大了对于“青马工程”的培养力度,也远达不到预期的成果。
(二)培养对象单一,注重优秀学员的重点培养缺乏广泛性。各高校开展“青马工程”的培养时,对象主要是一些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以及成绩优异的知识分子,更多的是通过院系部的严格筛选,按照规划的名额按照班级比例下招。绝大多数都是招收学生干部、团干部等,因此就存在了对于学生十:部的精英人员培养教育,忽视了普通青年的培养。其主要原因是共青团对于在校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力较小,还有就是普通青年知识分子对于“青马工程”的了解知之甚少,这使得在“青马工程”开展过程中青年缺
乏参与度、积极性,那些不是学生干部、团干部青年被“忽视”⑵.导致“青马工程”开展缺乏广泛性和普遍性。
(三)高校“青马工程”开展缺乏学员的社会实践。由于目前各高校的“青马工程”开展缺乏体系,只注重课堂理论学习培养以及校园内的素质拓展,各大高校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以及优秀党政官员、优秀学生党员以专题会的形式或者青年之声的形式进行教育。但是较缺乏社会锻炼,虽然一些高校也进行了一些社会实践,却由于时间短、范围小、学员单一的原因,使得学员的社会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无法获得较大提升。
(四)短期培养带来的效果不明显。高校的“青马工程”开展时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培养时间较短,内容较多,这就带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加上学员平时的课业压力,究竟这短短一两个月的学习,能够提升多少自身的思想觉悟以及各方面的能力是无从得知的,并且在课堂理论学习过程中,学员的参与度也会大打折扣。而且,高校开展培养过后,缺乏后期跟踪,学员经过“青马工程”洗礼,能够在实践中获得哪些提升,也无从考量。只注重前期宣传,中期培养,缺乏后期反馈跟踪,反而会变得较“形式化”。
二、针对高校实施“青马工程”中普遍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培养机制,合理进行前期规划。在进行“青马工程”培养之前,高校应该先从长远角度来制定
培养体系,进行规划.要结合大学生普遍的课业压力,建立学员学习档案,根据学员培养情况实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习成果记录、学员思想动态跟踪记录等,通过实时考察、组内互相讨论交流等一系列的方式,让学员重视起来,同样的除了聘请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优秀的党员工作者进行交流教育之外,还可以邀请学员身边的优秀人才进行分享讨论,从而起到教学相长.互相进步的作用。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分享与报道学员的学习开展形况,这样能够激发被培养者的学习兴趣,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营造出积极的校园氛围。
(二)学员选择坚持广泛性。高校开展“青马工程”培养时要注意广泛性和普遍性,要加强前期宣传力度,使更多的青年知识分子积极踊跃参与到培养项目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议除了学生自己填写的报名表之外,还要有教师和同学的推荐,并且要坚持通过各负责组织的审核,进行初期检测,了解到学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以及对于中国时事政治的了解,更多的是为了掌握学员的思想理论知识、心理素质和对于问题的辨析能力,选出优秀的
•244•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19(18)6
于业与科技云2019年第18卷第6期
基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葛巍焦余铁郭进军王娟
【内容摘要】跨专业研究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体。本文分析了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以及该类研究生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了当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从提高重视程度、加强课程建设、依托科研项目和增强师资力量等角度提出了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跨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面向'一流学科'建设的水利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YJSJY201732)成果。
【作者简介】葛巍(1990.12~),男,江苏沫阳人;郑卅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焦余铁,男,河南泌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郭进军,男,河南鲁山人;郑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王娟,女,河南淮滨人;郑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一、重视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原因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跨专业读研在高校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跨专业研究生因为在本科阶段所学课程不同,很容易在专业知识上存在脱节现象.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计划来培养,必然会造成相当部分人由于基础知识欠缺,导致学习困难,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⑵。
从世界范围看,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名古屋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近年来都非常重视培养跨专业人才⑶,不惜巨资打造多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来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而促使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有利于新学科的产生和在现有学科领域中的创新。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层次来看,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多学科,多重背景的人才。这些人才的知识面范围更广,符合当今社会对综合
成员进行重点培养,这样才能够避免被培养者的单一性,让“青马工程”的顺利开展更加具有意义。与此同时,学员的全面发展同样是“青马工程”先进性的体现。
(三)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马克思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青马工程”实施背景下学员培养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来检验理论学习的培养成果,进而激发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其综合素质与能力有效提升。高校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强社会实践的长效性、实用性,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实到实践环节。另外,建议高校建立学校—
—社会一企业这三者的交流学习关系,形成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激励作用,营造更加有意义的课堂教学体系。
(四)培养后期的跟踪调查。为避免形式化,避免“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存在.做到针对性培养,理论知识缺乏就加大理论知识学习力度,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就多进行社会锻炼,加强学员思想理论知识,面对问题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问题的辨析能力培养。高校应建立培养后期的定期考察体系,可以采取定
期检测、思想汇报等方式,不能让“青马工程”型人才的需求,能更快地融入职位和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重视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既可解决当前高校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科及学生本身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跨专业研究生学生的特点
(一)跨专业研究生的优势。跨专业研究生大多对自己在研究生阶段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或者非常看好该专业的前景,因而跨专业研究生有很大的学习动力和较高的积极主动性⑷。另外,由于自身是跨专业读研,相关专业课知识储备不足,对新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同时能更好地保持一种谦虚好学的心态.进而更容易与自己本科专业知识相结合,从而发挥出创造性⑶。
(二)跨专业研究生的劣势。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是
培养计划变得空洞、形式化”这一系列的方式可以让“青马精神”落到实处,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结语
建立“青马工程”培养计划,实施“青马工程”培养体系,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深远的意义。各高校应针对口身存在的实质性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因地制宜.建立科学有效的“
青马工程”培养体系,以便能够培养优秀人才,取得理想成果,积极为我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有能力、高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落实中共中央团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青马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霍然,吴翠丽."青马工程"对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餉成效分析一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查[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6
[2]马璋.关于高校积极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
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19(18)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