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质朴简洁、善于运用譬喻的语言特点。 3.积累“即”“其”“以”等虚词和“住”“爽”“寻”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探究课文疑点和难点,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课前需知:             
(一)佛教是从域外传入我国的。最早是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其中禅宗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是最具中国特的佛教宗派。唐朝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    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长期的传播中,佛教的思想已经内
化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禅宗是具有中国特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以六祖慧能的言教《坛经》为经。    禅宗的主要思想: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 
    关于慧能    惠能(638年-713),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
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其父原是小官吏,后因过失而被谪居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惠能出生时,父亲已病逝,他靠卖柴养母为生活。后因自感与佛教有缘,遂于唐咸亨三年(672)离开广东北上,到湖北黄梅县东山寺拜禅宗五祖弘忍为师。后在弘忍命门徒作偈呈验以选拔传法继承人时,他因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受到弘忍首肯而授与衣钵成为传法继承人,世称禅宗六祖。后为逃避争夺继位权的对立派追杀,惠能离寺南归,长期辗转流徙于岭南四会、怀集等地,过着隐居生活。仪凤元年(676),他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观光法会,因一论风幡的禅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而折服该寺主持,请他升座说法,奉其为师,并自此在该寺从事传教活动。翌年,他前往韶州住持宝林寺(今南华寺),并在大梵寺设坛讲经说法,为其后开辟:“南宗”奠定了基础。惠能在宝林寺30余年,悉心传道,弘法不辍。他以“见性成佛”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弘扬“顿悟”,以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禅宗教义的秘笈,形成中国佛教禅宗的“南宗”与“北宗”相比较而迥然不同的独特风格。由于惠能的弘法,“南宗”禅学的影响逐渐遍及全国,并取代了 “北宗”在禅宗中的主导地位,而各地投奔在惠能门下治学的门徒数以千计。其后,他的弟子集录其讲经的要义,编纂成《坛经》一册。该书反映出惠能对传统佛教教义作重大改革的思路,是禅宗进一
步“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从而对中国哲学与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惠能于延和元年(712)返归新兴定居,翌年圆寂于国恩寺。今南华寺内所供六祖像,相传为惠能的真身。
  慧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他首建“曹溪宗”,后“一花开五叶”,发展成禅门“五家七宗”。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坛经》里,这对中唐以后的佛教和后来儒家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广泛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汉传地区佛教宗派的主流,后传至朝鲜、日本,近代又向欧美发展,表现出强大生命力。
曹溪宗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实际上是禅宗的一支。禅宗历经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曹溪宗的始祖道义和尚(753—814),于唐德宗建中5年在中国江西开元寺拜六祖惠能的第四代弟子智藏禅师为师,在中国生活37年后回朝鲜半岛,创立了曹溪宗。但是因为当时朝鲜半岛存在9大佛教宗派,有“九山门禅”之说,其中8种为惠能的再传弟子所创,故合并为曹溪宗。这既是曹溪宗的由来。
【知识梳理】
1.填空。
(1)佛教与 __________________ 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佛教史上_______ 朝禅宗六祖________ 弘法的《________ 》是汉人高僧所著的 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 “______经典禅语__,_________”的禅宗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佛教信徒总是言必称“佛”。狭义的“佛”是指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 ________,广义的“佛”是指大千世界所有_________ 的共称。 2.下列对于佛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是从域外传入我国的。但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定,一般比较通 行的说法,佛教是在唐朝僧人玄奘从印度取经后开始传入中国的。
B.佛教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 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C.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 为许多新的宗派。其中禅宗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是最具中国特的佛教宗派。
D.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长期的传播中,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 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3、佛教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带来了浪漫主义的绮丽想象,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B.佛教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西游记》中菩提祖师半夜传法术 给孙悟空的情节是从佛典记载的禅宗五祖达摩三更传法给六祖慧能的传说中取来的。
C.佛教对古典小说和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渗透也很严重,佛教的“因果报应 ”观念、 “世事无常”思想,在魏晋以后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很多的表现。
D.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于律诗和俗文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如佛教的传入,导致了 音韵学上四声的发现,从而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题材的开创。
4、什么是禅宗?禅宗的主要思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