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公开课教案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拣麦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题;
②品味作者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的散文语言
③探究文章写作技巧,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本文的教学应以“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思考探究——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②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的能力及自我感悟能力。(采用师生对话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贯穿全文的人与人之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品味文章语言,体悟贯穿全文的人与人之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
【教学难点】“烟荷包”的象征意义。
【教学步骤】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渴望得到父母的疼爱,师长的关爱,朋友的友爱等等,每个人都是一条追寻爱的小溪,千万条小溪汇聚成爱的海洋,这个世界才充满爱作家张洁就是其中一条默默追寻爱的小溪,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她的散文《拣麦穗》来体味她对爱的追寻。
二、作者及其作品(学生介绍)
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奖。1979年加入中国作协。着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其中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三、字词积累
1、难读字
麦穗(suì)
磕(kē)碰?    蚂蚱(màzha)
戏谑(xuè)
害臊(sào)亚伯拉罕诸教
山坳坳(àoào)蹒跚(pánshān)嘎嘎(gāgā)叫?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1、谁拣麦穗拣麦穗的人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
姑娘们拣麦穗:备嫁妆(嫁个好男人)————梦想破灭
大雁拣麦穗:“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梦想破灭
2、摡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分成几部分?
灶糖第一部分:姑娘们拣麦穗及拣麦穗时的幻梦(1-9)
第二部分:大雁拣麦穗及她的幻梦(10-35)
第三部分:老汉去世,大雁梦的破灭(36-42)
五、研读赏析,披文入情——“我”与卖灶糖老汉的交往
1、赏析第一部分
学生齐读,思考作者在这部分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1)写了自然环境(2)写了社会环境
2、精读赏析文章二、三部分。
(1)学生上台,分角朗读
①第一个场景:小姑娘和二姨在麦地里拣麦穗。
②第二个场景:卖灶糖老汉与小姑娘的对话。
(2)人物分析:(1)文中的“我”和卖灶糖的老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我”:贪玩不懂事、天真无邪、幼稚纯真。(从“我”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中体会“我”的年龄、性格特点。)
老汉:贫穷孤苦、勤劳乐观、慈祥和善。(从外貌、语言、动作来分析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3)
“卖灶糖老汉”与“我“之间是怎样的一种爱?吃韭菜有什么好处
我们看到的是天真幼稚、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和充满爱心的老汉两颗纯朴善良的心灵的沟通,是一种充满真诚,没有遭受污染的纯真之情!
(4)“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我”为什么“也常常想要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呢?
“烟荷包”是我对老汉纯真情感的寄托,它还是“我”梦想犹存,追求仍在的一个象征。它的丢失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
虽然它再也不到了,但我“常常想念它”,表明作者对于逝去的美好的情感和事物仍然抱有的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3、小结:两个拣麦穗的梦的对比
姑娘们的梦和小女孩大雁的梦都破灭了,可是,两种美梦有着巨大的反差。农村姑娘们的梦随着梦想的破灭永久地失去了,而“我”的梦虽然一度失落,但还会常常想起他,想起烟荷包,说明我的梦长存心中。
六、品味语言,思考探究
1.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
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学生读,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浸润的意思第一处加粗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当初”,不是更简洁吗?
“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①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②“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2.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米和分米的进率(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②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
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
3.提问学生:让每个小组谈一谈所的喜欢句子,谈谈他们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多鼓励,一个成员发言,其它成员可以补充。看哪一个小组说得好。
七、主题归纳——守护心灵的纯真
《拣麦穗》是一曲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文章以微带感伤的情调,从旧时的农村拣麦穗的特定风情写起,描述了姑娘们和“我”梦想的破灭,从而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童年世界,同时表达出对美好感情与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以及对真、善、美不灭的信念与追求。这种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