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词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根据提示默写名句。
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中总括春冬之景并点出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徜徉于桃花潭,没有rǒng杂的羁绊和束缚。【A】初夏的阳光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毗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然被午后的阳光镀上温暖的彩。那风那水那景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思幕。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桃花潭(  )   rǒng(  )杂  (  )然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羁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将它还原,应放在________处。(只填字母)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的不朽经典名著。
4.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某学校将举行以迎端午佳节,增爱国豪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用简洁的语言给端午节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4分)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投汨罗江自沉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每年湖北都举行龙舟竞赛活动,全国各省区派代表队参加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2)王华在网上了解了2017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相关信息后,写了下面的新闻稿,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4分)
5月30日,孔雀爱尾2017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在湖北省秭归县开幕,【A】来自各地的游客、屈氏后裔及当地民众超过万余人齐聚屈乡秭归,缅怀中华诗祖屈原。【B】开幕式上开展了传统祭祀大典,以三献礼古礼祭拜屈原,并进行了传统的祭江仪式和龙舟赛。秭归是屈原的故乡,两千多年来,当地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端午习俗。
【A】处画线句有语义重复的语病,应删去________。(2分)
【B】处画线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
(3)为缅怀先贤,追忆爱国情思,学校将于6月14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举行屈子诗文朗诵会,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提前两天拟写一份通知。(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三好学生评语(一)(20分)
灶 糖
王吴军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民俗中祭灶的日子,这天,许多地方的人家都要吃灶糖
其实,灶糖是用糯米和麦芽糖为原料做成的。我的老家过去就做灶糖,听说当年曾经在京城受到过皇帝的亲口夸奖。我小时候在乡下老家吃过家里人自己做的灶糖,那种酥脆而香甜的味道,如今回忆起来还让人想流口水。
记忆中,我的童年生活并不富裕,可是,一到年底,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要动手做灶糖。其实,做灶糖的过程非常复杂和烦琐,然而,就是在这种忙碌和辛苦中,才有了收获和品味的快乐,才有了浓郁的过年的氛围。
一进入腊月,家里就买来了糯米,浸泡上几天,放到笼屉里面蒸半天,蒸熟后摊到苇子编织的席子上,放在阳光下晒。
那时,我很喜欢站在阳光里看那些亮晶晶、油光光的糯米,它们浸润在灿烂的阳光里,似乎很安静,像一个个美丽的小精灵。
几天后,把晒干的糯米放到石碾上,让老牛拉着石碾细致地碾着。村头的碾坊到了这时总是非常热闹,笑语不断,朝夕之中,在吱扭吱扭厨房排风扇”的石碾声里,糯米的芬芳四处弥漫。碾过一番之后,糯米成了扁平的形状,显得格外晶莹剔透,闪烁着玉的莹润光彩。接着,把碾过的糯米再继续放到阳光下去晒,晒过两天,将糯米放到大铁锅里炒。木柴的小火不紧不慢地烧,用木制的铲子来回翻动锅里的糯米,慢慢地,糯米变成了雪白,体积也大了许多,挡不住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炒好糯米后,把用麦芽熬制成的糖稀融化了,倒入炒好的糯米中,拌匀,有时候为了增加甜味,可以再适当放一些白糖。拌好后,洒一些芝麻,
放进木质的模子里压实,然后,用刀切割开来,灶糖就做成了。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村子里的人都喜滋滋地品尝着自己做的灶糖,老人们会笑着对孩子们说:这是过去皇帝吃过的好东西,在以前是很稀罕的哩……”
如今,乡下老家已经不做灶糖了,到了腊月二十三,我也不大喜欢吃那些买来的灶糖了。可是,每当年节到来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童年时在老家吃灶糖的情景,想起那时乡亲们做灶糖时忙碌而快乐的气氛。
忽然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在乡下老家品味灶糖真的是一种美好而难得的享受。
5.联系全文,为什么说在乡下老家品味灶糖真的是一种美好而难得的享受?(4分)
6.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妙处。(4分)
糯米变成了雪白,体积也大了许多,挡不住的香味直往鼻子里
7.第段和第段都写到皇帝与灶糖的故事,试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8.说说你家乡过年的一种习俗,并说说这种习俗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期盼。(6分)
(二)(20分)
岁时的寄托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的节日饮食风俗。
南充贿选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灶糖
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
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
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