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大河小说初探
作者:杨明清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04
        1919年李劼人离开了天府之国,前往法国学习文化学,寻求救国救民、治国治邦的真理。几年中他阅读了大量法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家的作品,并大量翻译了莫泊桑、都德、福楼拜等作者的代表作,同时写了许多评介文章,这些翻译和评介文章深深影响了他回国后的创作。而他在1936年至1937年间所创作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以其编年本的形式,揭示了时代发展的全景式笔法和对社会生活、地方风俗、人物形象的精细观察与描摹,体现着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传统。他本人被称为东方的福楼拜”“中国的左拉,他的小说因此也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
        本文总体以李劼人小说的历史性叙事、巴蜀世界的独特描绘、女性形象的审美诠释和川味语言艺术四个方面为整体框架,从影响与接受的角度出发,即每一个部分都是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对李劼人的影响,李劼人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接受及其接受后的变异创新的个性书写来构建的,也就是影响、接受与个性三层。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风雨小说
        一、大河小说的历史性叙述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有两类小说较为引人注目,一类是社会讽刺小说,一类是由多卷体组成的系列小说,可译为长河小说或大河小说。罗曼·罗兰曾经称自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像一条长河,长河小说也得名于此。我们曾经学过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甚至意识流小说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可以算作长河小说。因为这类小说线条清晰具有长河那样一气呵成、绵延万里的特点,而且它们也都带有点风俗小说的味道。
        文学史家司马长风是国内第一个在文坛大声疾呼应该注意对李劼人小说关注的人,他也称李劼人小说为大河小说。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两方面,一是李劼人受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影响而创作了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 《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二是李劼人大河小说也具有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的特点——“历史叙事性
        李劼人用诗意的书名将三部曲连接起来,《死水微澜》写的是1894年到1901年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这一段时间的四川社会风貌,这可视为中国历史的序幕;《暴风雨前》则写的是1901年到1909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的这段期间中国社会的千奇百怪的世相;《
大波》写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的四川争路事件,这便是经历过暴风雨后掀起的大波。李劼人用这种诗意的象征完整地表现了一个历史阶段的历史进程,完成了小说近代的《华阳国志》的书写。足见李劼人在师承巴尔扎克和左拉的法国模式后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与个性书写。
        二、巴蜀世界的独特描绘
        众所周知,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对鲁昂城外的一个小镇进行了客观、真实、细致的风俗描写,在《死水微澜》中有时巴蜀世界”——成都外的天回镇的描绘,可以说是个中西照应。由此可见李劼人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客观真实品格的接受与发展。
        从整体上看,《包法利夫人》的副标叫作《外省风俗》,作者对巴黎外省一隅画了一幅流动完整的风俗画,如作品以浓重的彩,渲染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农业评比会。而《死水微澜》从多侧面、多角度的不同反光中,展现了一幅幅四川特有的时代风俗画面,那人潮如海、热闹非凡的青羊宫的花会,那富丽堂皇、令人神迷的成都东大街的灯会,那货的流动,钱的流动,人的流动,同时也是声音的流动的天回镇集市贸易……其凝重、精确的描写有直逼福楼拜的气度,被评论者誉为多才多艺的风俗画家
        三、女性形象的审美诠释
        李劼人笔下的女性形象与现代文学中其他地方志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很大不同,川妹子的特点在比较下跃然而出。但是,我们却不难发现李劼人笔下的女性形象虽与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不同,却和法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很多相似点,他似乎在用一种新的审美观来诠释这中西结合的、古老与现代双重变奏下的川妹子形象。
        茅盾也说过,李劼人笔下的女性深得法国文学的韵致,而且李劼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作家之一。他笔下有太多特点鲜明的川妹子形象,其中塑造最成功的莫过于《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但在这个风情万种、放荡不羁的带有四川人辣椒味的女人身上,我们清楚看到了包法利夫人的影子。
        四、四川风味的语言艺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时代的产物。读罢《死水微澜》,我们能深刻真实地感受到当时四川的社会生活,领略到李劼人其个性化的语言艺术。
        有趣的是,法国的福楼拜也是一位语言大师,在遣词造句、语言修辞上其文字的优美在
法国小说中也是首屈一指,名句不胜枚举。而东西两位作家又都作风俗小说,语言的应用在两位作家的手里也都是精致精确而风味十足。不同的则是福楼拜精于文字的精美,善用比喻,声音铿锵,这与法国文学传统相关,而李劼人将此领会于精神,为了表现地方风俗与人物性格,他用了很多地方风物的名称词语,使其小说四川地域风味十足。
        可以说李劼人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接受与创造,其独特的创作姿态使他获得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小说坛上的成功,他也成为可以同老舍、沈从文这些大师并驾齐驱的文学家。
        (山西省长治市卫校文化教研室;0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