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审视:凯特·肖邦《暴风雨》中的“空白”艺术
发布时间:2023-02-27T07:44:44.570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19期作者:江雪莲
[导读] 《暴风雨》是美国20世纪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凯丽斯塔违背伦理道德,与旧情人阿尔西发生婚外情的故事。
江雪莲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暴风雨》是美国20世纪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凯丽斯塔违背伦理道德,与旧情人阿尔西发生婚外情的故事。以读者反应理论为理论框架解读小说《暴风雨》主题的多样性。读者的阅读空白为新意义的产生提供可能,读者通过情感体验的手段判断自己的道德立场,并最终在感受否定阶段裁决自己的道德倾向。
关键词:《暴风雨》;凯特·肖邦;读者反应理论
一、引言
《暴风雨》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作品,创作于 1898 年,主人公凯丽斯塔是一位已婚妇女,儿子四岁,丈夫对她疼爱有加。在一个暴风雨来袭的下午,凯丽斯塔与她的旧情人阿尔西享受了完美的性爱。暴风雨之后,丈夫博比诺带着儿子回到家,还买回了妻子爱吃的虾米罐头,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开心大笑,幸福无比。
读者反应理论关注读者对文学文本的反应。沃尔夫冈·伊瑟尔是读者反应理论的代表人物,不确定性理论是他的著名理论。伊瑟尔理论的核心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许多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些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也是他所说的“召唤结构”。“文学文本中的不确定性可以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力。文本让读者们根据已描述的部分和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自行填补许多空缺,把各种事件串联起来补充作者叙述中缺少的信息。”读者一方面遵循着文本的提示或指示(召唤结构) 解读一些原本不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则可以以某种方式依个人的诠释填补“意义空白”。
二、阅读空白
正如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所指出的,文本在创作之初留下的无数空白和不确定因素等待读者在阅读中的具体充实。在《暴风雨》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男女主人公凯丽斯塔和阿尔西之间的两个旧情人相遇究竟会如何发展。从结构上看,故事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篇
幅很小,约190字,作者并没有在这个部分就描写男女主人公,而是写了凯丽斯塔的丈夫和儿子在商铺避雨的场景,让读者先了解故事背景,为读者的阅读感受留下适当的空白。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所占篇幅相对较多,约1180字;第三、四、五部分是文章的尾声,占一定篇幅,约520字。作者将自然界的暴风雨和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暴风雨并置起来,形成时间上的对应,两者由表面的平静开始,迅速发展并达到高潮,然后进入尾声,一切重归于表面的平静。作者以自然界的暴风雨为背景,用主要篇幅描写男女主人公内心席卷一切的激情和情欲的暴风雨,外在环境描写是手段,内在心理描写是目的,借助自然界中暴风雨的整个发展过程有力地渲染了气氛,读者在整个过程中也在不断预想接下来应该出现的情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免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男女主人公背叛婚姻的事情定性,以及猜测后续会如何发展。
三、情感判断:
根据伊瑟尔的观点,只有当作品可以成功地把读者的情感卷入到文本情节中,“才能真正开始影响读者”,也就是引起读者的情感起伏。在《暴风雨》中,随着暴风雨的来临,昔日恋人的重逢,共处一室,凯丽斯塔和阿尔西二人直接的交流不断深入,读者的情感卷入的程度越来越深,迫使读者选择自己的道德立场。博比诺在杂货铺里给妻子买了虾米罐头,而她却在家里做出背叛他的事情;僭越者阿尔西是从房子的正门堂而皇之地进屋,而主人博比诺却是从后门躲躲闪闪地进屋;博比诺和比比回家时惴惴不安地收拾衣物,担心身上的泥巴会遭到卡莉斯塔的训斥,可她偷情后心情却出奇的好,不仅没有骂他们,
还吻了他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文章的第四和第五片段,读者都知道阿尔西背叛了妻子,当天晚上他却假惺惺地写信说为了她和孩子的健康和幸福可以在外面多住一个月。这时的克拉丽丝还蒙在鼓里,收到丈夫的信后“十分感动”。阿尔西为什么立刻写信要妻子不要回来呢,他还会去和凯丽斯塔约会吗?读者肯定会做出以上的猜测。这里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是疏远的,它无情地讽刺了阿尔西的虚伪和克拉丽丝的无知盲信。文中最后一句话:“暴风雨过去了,每个人都很快乐。”叙述者将这句话独立成一段,由此可见他赋予它足够的强调作用。这句话是解读全文的关键,如何解读将决定读者对隐含作者终极态度和价值的判断:博比诺和比比父子不用挨骂了,还可以享受丰盛的晚餐;克拉丽丝也可以在外面多玩一个月,享受“婚后第一次自由自在的呼吸”。然而这是否是作者想表达的真实价值判评判,这句话背后隐藏含义是否是除了凯丽斯塔和阿尔西自己“解放”和享乐之外,其他的人都受到了无辜的伤害。
四、感受否定:
伊瑟尔指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否定”的过程。由于原有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念被否定或者与文本中所展现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读者对新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念进行探索和审视,最后用一种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念修正、改变或替换另一种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叫“否定”。在阅读《暴风雨》中读者的否定过程就体现在探索和甄别女主人公的婚外情行为是否该得到谴责,是否应该否定和打击凯丽斯塔所代表的颠覆和反传统的地位。凯特·肖邦对整个偷情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带任何道德的拷问,甚至充满诗情画意。肖邦通过一位普通少妇的婚外性经历向读者展现了她所感知的性,并把它
描绘成一种人生的享受 (wilson,1992)。然而,这种开放的性意识与
十九世纪美国社会里主导的维多利亚式卡尔文主义长老教会思想是相悖的。当时统治人们思想意识的教会宣扬,男子是婚姻的主体,可自由支配个人性欲;女人的归宿是婚姻,相夫教子是她们神圣的天职; 肖邦塑造的凯丽斯塔正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女人。在其多部作品中,女性在性关系上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把长久以来被扭曲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的本来面目,真正唤起女性的性意识,以从根本上争取到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在《暴风雨》里,肖邦让凯丽斯塔以一个普遍女性的身份毫不掩饰地展露了一个正常女人自然的性欲、性心理和性反应,使读者更清楚地看到了女人与男人在性关系中的平等性。
五、结语
读者反应理论认为对于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这造就了文本内涵的丰富性,通过分析小说情节中“空白”,读者参与了小说的主题空白的建构,并得到关于文本意义的个人化解读。读者通过对《暴风雨》的阅读填补空白,进行情感判断,完成感受否定丰富了小说的精神内涵,整个过程也显示出了文本主题的多样性:既可以解读为对违背伦理道德行为的批判,也可以解读为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歌颂等。
参考文献:
[1](德)伊瑟尔(Iser,Wolfgang)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风雨小说
[2]王庆勇,张梅.从婚姻看凯特·肖邦的女性意识——以《一小时的故事》和《暴风雨》为例[J].名作欣赏,2017(36):77+79.
[3]田燕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凯特·肖邦的《暴风雨》[J]. 青年文学家2017(08):110-111.
[4]马刚.透过《暴风雨》看19世纪女性的生存状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182.
[5]朱刚.不定性与文学阅读的能动性——论W·伊瑟尔的现象学阅读模型[J].外国文学评论,1998(03):107-113.
[6]金莉,秦亚青.暴风雨[J].外国文学,1995(04):55-57.DOI:10.16430/jki.fl.1995.04.012.
作者简介:江雪莲(1999.06-);女:汉族;四川仪陇人;硕士在读;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