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章1927-1937年的文学创作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三十年代文学创作发展的总体特点;对社会剖析派、京派、心理分析小说、新感觉派等内容要熟练掌握;了解蒋光慈、柔石、殷夫等革命文学作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能够分析丁玲在各个时期代表作的成就;能够简析张天翼、沙汀、艾芜作品的思想及艺术成就;了解田汉、洪深的戏剧创作简况;了解林语堂及何其芳散文的艺术风格,能够简析叶紫、吴组缃、萧军、萧红等作家的小说思想及艺术;掌握戴望舒作品风格变化的内容及臧克家诗作的内容;了解张恨水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本章知识点较多,内容多而碎,重点要掌握每位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第一节 概述
  1927-1937年新文学创作发展的总体特点:左翼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合力构成了新文学第二个十年创作繁花似锦的崭新局面。中长篇小说成就引人瞩目。
  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的成就:优秀长篇的涌现;反映现实的深刻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题材广阔多样;小说流派续有涌现。
风雨小说  李劼人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广泛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四川城镇动乱的社会图景,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
  社会剖析派小说: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分析人手,用阶级对抗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现实,并让实际的对抗过程与演进成为作品的重心。
  京派小说:融古入今,将原始古朴的东方情调融入人生世态尤其乡野生活的诗意描绘之中,风格恬淡而沉婉,将鲁迅、郁达夫开创的现代抒情写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透视人物的潜意识和性心理,代表作有《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
  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以现代主义的手法,快速、跳跃的节 奏表现十里洋场中摩登男女的怅惘和肉的迷醉,尤其擅长表现人物在快乐面具底下无法排解的孤独感和跌落的悲哀,如《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等。
  两种都市小说:社会剖析派的《子夜》式的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畸形文明中病态人生的都市小说,这两派都市文学都是城市文化意识的产物。
  端木蕻良的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揭示了封建宗法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冲击的双重危机下封建家庭的迅速崩颓与农民大众的最初觉醒,风格粗犷而又柔媚。
  三十年代的诗歌:无产阶级革命诗歌:郭沫若的《恢复》,殷夫的诗,中国诗歌会的诗;反映农村生活的诗:艾青、田间、臧克家;后期新月诗派:朱湘、陈梦家;现代诗派:卞之琳的哲学诗、路易士与徐迟的诗。
  卞之琳的现代诗: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人化倾向;将中国诗的意境与西方现代派诗的戏剧性处境相融合的技法;民间传统对卞诗也有较大影响。
  三十年代散文创作:杂文的繁盛。徐懋庸、唐弢、聂绀弩的杂文创作风格鲜明;抒情散文也有较大发展,何其芳、李广田、陆蠡、丽尼、丰子恺等的散文创作绚丽多彩;报告文学兴起;夏衍、宋之的、萧乾等的报告文学作品有极强的现实感。
  三十年代戏剧创作:曹禺的《雷雨》、《日出》,白薇的《打出幽灵塔》,李健吾的《这
不过是春天》,国防戏剧运动兴起,戏剧的职业化与剧场戏剧的繁荣,中国话剧进人成熟期。
  第二节 蒋光慈柔石殷夫
  蒋光慈(1901-1931),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鸭绿江上》,中篇《少年漂泊者》、《野祭》、《短裤党》、《菊芬》,长篇《冲出云围的月亮》、《田野的风》。
  《少年漂泊者》:塑造了汪中形象,代表着自五四到五卅时期我国不平的青年进步的倾向,感召着许许多多不满现实的青年人走上自觉反抗旧社会的革命道路。
  《短裤党》:报告文学式的小说,塑造了杨直夫、史兆炎、李金贵等形象,描写了上海起义前夕工人情绪的高涨及起义中工人的英勇斗争,构成了一幅风云激荡的起义图。,
  大革命失败后的作品:《野祭》、《菊芬》、《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等,1929年的《冲出云围的月亮》是其冲出精神低谷期的作品。《田野的风》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对大革命前后农村阶级矛盾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进行了反映,塑造的人物形象比较真切。
  柔石的作品:《旧时代之死》是一曲失路灵魂的哀歌。《二月》写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跟黑暗社会鏖战而终于败北的一段经历,通过乡镇一角,反映出军阀盘踞下社会的黑暗,人们思想的守旧,并以与环境对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的追求,表现梦境之不可求。作品出地刻划了萧涧秋这个20年代中路彷徨的青年形象。结构单纯、匀称,语言清俊秀丽。《为奴隶的母亲》控诉了在典妻制度下之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殷夫的红鼓动诗:这些诗,直接取材于革命者的生活,既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种种黑幕,斥责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在中国的血腥统治,又有力地表现了革命者英勇不屈的战斗豪情。代表作《别了,哥哥!》、《血字》。他的诗用的是近乎浪漫主义的直抒方法,闪烁的是理想的光芒,标志着一种以壮为魂的诗体风格的出现。
  第三节 丁玲
  丁玲(1904-1986)生平及创作概况:原名蒋冰之,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后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出版《红黑》、《人间》月刊,1930年加入左联,主编《北斗》,作中篇《一九三O年春上海》等,1930年底赴延安。
  早期创作中解放女性形象:梦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但在她身上已经确立了一种自己选择人生道路而不屈从他人摆布的女性自主意识,她的痛苦是崇尚个性主义和女性人格尊严的现代女性与礼教、金钱交织的社会环境尖锐冲突下的心灵创痛。
  莎菲形象: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她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享受青春的快乐,幻想着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与痛快的生活。但是,她患病而又贫困,生活又是异常灰暗惨淡,加之情爱追求的不如意,最后悄然出走,自我隔绝于浊世。她是五四之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莎菲女士的日记》显示了丁玲卓而不凡的艺术功力,作品中穷形极相的性格语言,富于穿透力的细腻笔触,形成一种富有强度的现代主观语流感,具有了现代的生命感意味。
  1929年和1930年创作的《韦护》和《一九三O年春上海》表现了作者在黑暗中寻新人的努力。1931年丁玲创作的《水》、《田家冲》等作品,表明作者从个人自传式的写法进为对于社会现实的直接描绘,以至被认为宣告着一种新的小说的诞生。《水》以1931年国内遍及16省的洪水浩劫为背景,展示了中国农村的悲苦情景。作品虽还较粗疏,但具有一种粗放、沉雄的气势和迫人的力量,主题鲜明,形式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