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风雨》备教笔记
作者:王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6年第02
        20158月,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四中邀请语文湿地前往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最后确定会议主题为全国名师王君青春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采取同课异构和专业成长主题报告的方式进行。时间定在20151128号。这次活动,初定同课异构四节课。凤台四中老师一节,语文湿地名师一节,我一节。上什么呢?妹们让我定。
        我有很多备得很成熟的,已经上响了的公开课。随便拿一节现存的来上,都省时省力且效果有保障。但如果这样,就没有新的挑战了。对于听过这个课的老师,吸引力会打折扣。其他三位同课异构的老师,也会因此而压力巨大。上旧课,不公平,也不厚道。
        我决定上新课。我请其他几位妹来定课题。
        陕西才女何定琴老师最后定的是贾平凹的《风雨》。人教版七年级上的新入选课文。
        已经接近十年的时间没有用人教版了。我没有接触过这个课文。匆匆上网一搜,看了一遍,
便拍手叫好。这是一篇典型的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描写风雨的写景散文,文字精短,千字以内,用笔很老道。初一学生阅读和仿写,都非常合适。我欣赏感恩着定琴妹妹的选择。
        课题定下来了,我心中也装着风雨这回事了,但其实不到最后关头,似乎永远不能真正坐下来备课。生活像一个停不下来的大轱辘,我们所有人都被迫跟着这个轱辘转。各种琐事铺天盖地,没有谁,能够轻易抵挡得住。我也一样。老想静下心来备课,但总有更紧急更重要的事情中途来袭。事实上,一直到最后两天,才咬紧牙关,狠狠心抵挡住一切杂务,把整个儿心投入到了风雨中。
        上课,我是久经沙场了。我知道,你不全情投入拥抱文本,文本,也不可能向你张开怀抱。上帝是公平的,你奉献多少,她就回馈你多少。
        没有精深地独立阅读文本这个过程,教学设计不可能自然而然产生。
        对教学设计,现在语文教坛上,有两种我不太认同的倾向,我称它们为万能教学法。一种表面呈现为随便聊一聊的茶馆式教学——无设计。另外就是这两年挺流行的各种高效课堂模式——死设计。为啥反对,在其他文章中再表。
        总之,课堂犹如战场,是来不得虚假浮泛的。要上好一堂课,只能好好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此外,任何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路子都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破产。
        当我从各种杂事中抽身出来开始静心研读教材后,美妙的感觉就一直萦绕着我。我们的日常生活真是太匆忙了,为一件美好的事虔诚地停下来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励。纷纷攘攘的红尘之中,能够为一个目标独立静坐凝神静气一段时间,身心都会觉得舒畅。
        备课,读教材永远是第一步。老老实实地读,扎扎实实地读。素读。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不要有任何外援,只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这些日子重读《小王子》,对狐狸的驯服理念越来越感兴趣。狐狸说:只有被人们驯服了的事物,才能为人们所认识。狐狸说,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认识别的事物了。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买现成的东西。但是,由于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要是你想交一个朋友的话, 你就驯养我吧!
        其实,阅读文本也是一样,只有当一个文本被你驯服了,完全成为了你自己的文本之后,你才可能有巧思,有妙想,优质的课堂设计才可能诞生。不读文本先看资料,不读文本先上网搜各种教学设计的法子很省力,但也因此几乎堵塞了属于自己的创意的诞生之路。世
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一定在险远。平处坦处没有风景。
        读文本,要以板凳一坐十年冷,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来读。要以视文本为初恋,甚至一见钟情的情怀来读。这样的读,带着欣赏、带着爱、带着必然有所收获的信念——是,文本天然有优有劣,更没有十全十美的文本。没有不好的文本,只有不会设计的老师这话有些意思。文本就只是老师烹小鲜的食材,遇到高明的教师——什么食材都能做出好菜来。
        教师这个工作,实在太富有创造性了!
        《风雨》很短,900多字。我逐字逐句地读,先用思维导图把文本的思路画出来,散文基本内容的构成心中就有底了。然后圈点勾画,细细写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在我的眼里,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虚词都是有表情的,都是可能有奥妙的。当我渐渐成为一个专业的教师后,我曾在《病》一文中描绘自己的阅读心情:风雨小说
        ……我只能说自己多少有点儿精神强迫症──就如那些有洁癖的人。对文本中的一字一词一标一点,我总觉得自己对它们负有天大的责任。如果不努力开解它们的奥妙,不点破它们的玄机,我就辜负了良辰美景,就空耗了华年青春。
        ……和文本较劲,和课堂设计较劲,我是常败将军。但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并不完全乐在其中,许多时候是深陷其苦而不能自拔罢了……
        是,读文本,是痛在其中,也乐在其中,此中滋味,如果没有在文本中深深浸淫过,是不容易理解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为贾平凹的笔法感动。900多字写风雨,不着风雨一字而尽得风流。其选材之家常、观察之精准、表达之精彩,实在让人喜欢。一流的作家,天地都在他心中,世间万物均有情。就连一张废纸,在优秀作家的笔下也神采焕然,传递着无穷无尽的意蕴。
        十几遍读下来,文本上密密麻麻,全是我的批注了。如果让我来解读教材,我可以滔滔不绝对空说两小时了。这个步骤,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素读之后,接着就是联读。不是看别人的教学设计,而是看别人对于贾平凹的研究。语文教师在面对任何一篇经典文本的时候,其视野起码应该是这个文本本身的510倍,有了这个视野,文本冰山下的百分之八十就暴露在了你的面前,这对于选择最合宜的教学内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点拨学生,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视野决定宽度和高度,一定是这样的。
        因为看我忙,定琴妹妹就主动把她搜集到的关于贾平凹和《风雨》的若干资料打包发我了。我是多么感动啊!这就是妹,同课异构其实是同场竞技,只有真正的妹,才会有这样的无私的温暖分享。在若干资料中,还有定琴自己对《风雨》的一篇解读文章。这是我读过的。定琴小女子大笔如椽。这个妹妹,乃是民间的高手。她没有我的影响力,也没有我的平台,但其情怀和思想,样样超过我。这些年行走语文江湖,见识了太多这样的民间高手。我便一边崇拜着他们,一边感叹着上天把若干机会赐予了我这样的资质平平的小女子。我当更加努力才不辜负上天的厚爱啊!
        素读和联读都告一个段落后,我开始着力思考如果面对初一的学生,我该如何给这个文本确定文本特质。
        按照我的文本特质思想,在一线课堂,文本基本可以分为主题型文本,语用型文本,诵读型文本,写作型文本,思辨型文本,拓展型文本。我首先排除了主题型文本。《风雨》写的就是自然界的风雨,当然文中肯定有对人生风雨的影射,但这个层面,可讲可不讲,即使要讲,也最好讲得简略,讲得精到,不用纠缠。一是七上学生年龄限制,二是这个文本语言
直抵风雨,其描写手段高超,炼字炼句功力很深,就是这个层面,学生也学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堂课,附着不要太多,负担不要太重。这两年,重新思考真语文,特别是近段时间在钻研在语用背景下重新建构新的课程体系,感触更深。我自己以前的教学,华丽好看,煽情太多,需要节制,需要开发出更有益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语用内容。扎扎实实地教语文课,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思想内容方面的东西,点到为止即可,确确实实不是语文课的主务。黄厚江老师说我们不能荒了自己的地,种了别人的田。此言诚哉!
        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实不必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者都很重要。但皮毛和谐的前提是,我们奉献给了学生有价值的语文学科本体知识。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确定,《风雨》这个文本的教学,因为是抒情散文文本的缘故,必然要重诵读。诵读型文本可能不是主打型文本特质,但一定是附加特质。不诵读,不教抒情散文。
        但《风雨》到底是处理成语用型文本好呢,还是处理成写作型文本好呢?这个选择,让我大费脑筋。我一时不能定夺。这个纠结,一直持续到周五下班后踏上旅途。在去北京南站
的地铁上,我还在反复琢磨。地铁上人流如织,来来往往喧闹不已,我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风雨》中,心静如水,完全不受环境影响。
        下地铁的时候,我似乎想清楚了,这个课,还是要上成写作型文本最合适。贾平凹的写法,很劲道,但很亲民;很深邃,但很浅易。学生如能学到他选材技巧、观察技巧、描写技巧之十分之一,对于日常写作,也是受益无穷的。
        匆匆地换票进站,真是恰恰好,一分钟的多余都没有。刚刚坐定,高铁就启程了。我并不惊异,这些年走南闯北,出差对我来说是常态。一路辛苦如一路修行。没有这一路的跋涉修炼,就没有现在的我。我习惯了车马劳顿,也习惯了永远最后一个上车下车,最后一个上飞机下飞机。我似乎永远在思考的状态——只有不跟人抢的时候,才会真在思考状态。而且,这些年闯荡语文江湖的一个成果是,我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开始看书,开始写作,开始休息,开始睡觉……
        旅程如家,漂泊让我拥有了非常可贵的随时随地都能静心的能力。
        于是,跟往前一样,火车一开动,我短短休息了一下,就开始梳理思绪,准备课件了。
        文本特质一旦确定,很多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在读教材中被充分开掘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都会主动被再次检索筛选。一般这些内容包括: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文本进行的知识渗透,可以借助这个文本完成的语言学用,我们可以凭借这个文本进行的能力训练,我们可以依靠这文本完成的情怀熏陶和思想磨砺等等。
        当我把《风雨》确定为写作型文本后,课堂教学的内容便都指向写作了。教什么写作知识呢?自然是侧面描写。训练什么写作能力呢?自然是侧面描写的选材和细致描写的能力。但在梳理文本知识的过程之中,我感到了为难:如果学生要实现现场写作的话,对原文本的欣赏挖掘就只能点到为止。文本简单处理,对于《风雨》,是不是太可惜了呢?
        我又开始纠结了。而且这一轮纠结,比上一轮来得猛,来得烈。在动车上,我停止了备课,反复掂量思考这个问题,反复计算课堂时间,反复分配读与写的权重比例……设计一个课,很多时候如打俄罗斯方块,要努力让各个环节都严丝合缝课堂方能高效。教师如工程师,必须具有腾挪组合的功夫。这轮比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我自己跟自己锱铢必争”“方寸必较了一番。一堂课40来分钟,大型公开课也只能在1个小时左右,教师不做时间的守财奴,还真安排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