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中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的交织
知识储备
1.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的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拓展或补充情节丰富或完善内容
2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
风雨小说
3拉开时间距离,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深化主题
4烘托现实情怀(现实意义)题更深刻
5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现实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历史故事更具艺术真实
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
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原来是水库建设。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看着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悄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
互动组好不好?”“好。”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烙着。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忽然一场雨,震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
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他感觉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样做了。他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
将军和青年战士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一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呼呼地说:“首长……这活你……”
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
“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是……”
“嗨,你这小孩!"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说罢,他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
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
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劳动场景的刻画生动传神,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这一场景令将军十分激动,并为将军回忆昔日的战斗生活埋下了伏笔。
B.小李初见将军时便向他开玩笑,说明小李并不知道他是将军,可以推知将军形象上较为朴素,没有刻意把自己与普通战士区别开来。
C.将军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沙土,以致伤口隐隐作痛,但他没有叫苦叫累,文章最后小李选择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也是怕将军发现后拒绝。
D.当小李发现搭档是将军时,将军试图用善意的言行来打消小李的顾虑,如“嗨,你这小孩!"“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顺手轻轻推"。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将将军过往的革命经历与劳动时的场景交叉呈现,有利于全面展现将军的形象。
B.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较为简短,且许多地方欲言又止,需要读者自行补白,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情感的直露。
C.小说既善于展现劳动、革命战争等宏观场景,也善于刻画各种细节,因此,小说呈现出富有气势又针脚绵密的面貌。
D.青年战士小李和分队长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没有着墨于他们的肖像、心理等刻画,但他们对推动情节发展至关重要。
8.小说写了现实、回忆中的两次与暴风雨相关的场景,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的结尾塑造了一个革命英雄的形象,题目却为“普通劳动者”,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6.A(这个劳动场景并不是伏笔,这是小说的环境背景。)
7.D(小说中有对小李的心理刻画。)
8.①在人物形象方面,两次暴风雨中将军的表现始终如一,有利于塑造将军沉稳镇静、有领导力的形象。
②在叙事方面,现实中的暴风雨和回忆中的暴风雨及其场景描述,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使平淡的叙事有了强烈的波动。
③在情节方面,两次暴风雨作为典型环境,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推动了分队长认出将军、小李被将军感动等后续情节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将军本身既是革命英雄,又是普通劳动者,集双重身份于一身。
②题目“普通劳动者”可以包含将军这位革命英雄在内。小说不仅塑造出了将军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也歌颂了广大普通劳动者。
③革命英雄和普通劳动者相互映衬,使将军革命时期奋斗者、新时代建设者的形象更加立体。(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骆驼
王松
汽车在戈壁滩上的高速公路上飞驰。
戈壁滩已不是当年的戈壁滩了。顾芳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景,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几十年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一眼望去,已经看不出是戈壁,大地被茂密的树木和各种植物覆盖着,一片生机盎然。顾芳还记得,当年和潘大兴来这里时,下了绿皮火车,来迎接的卡车也是这样在戈壁滩上走着。她做梦也想不到,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荒凉的地方: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滩上,除了碎石和黄沙,几乎什么也看不到。没有树,也没有草,只有一种一蓬一莲的针叶植物。她后来才知道,这种植物叫骆驼草,学名叫骆驼刺,是荒滩上特有的也是唯一的一种植物。因为只有骆驼才吃,所以得名。
戈壁滩上一到夜里漆黑一团,除去微弱的星光,什么也看不见。在这样的地方白天行车都没把握,夜里就更不能走了。大家只好就地露宿,等天亮再走。这时顾芳才听说,这荒滩上还有狼。她一下更紧张了,一步也不敢离开潘大兴。但潘大兴和几个一起来的同学这时却很兴奋,坐在火堆跟前一边说笑,还唱起歌来。这是顾芳来戈壁滩的第一个晚上,就这样在荒野上度过一夜。她这时才明白,这里跟她来之前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她以为这里就像在电影上看到的,到处红旗招展,歌声飞扬,机器轰鸣,火花四溅,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可是这个晚上,她坐在火堆跟前,周围伸手不见五指,远处的黑暗里只有野物的嗥叫。
早晨临出发时,云姨对顾莎说,那对年轻人今天也要进矿区,正好顺路把他们带过去。云姨笑笑说,她
已经都为他们安排好了,那个叫成林的男孩儿要去矿区报到,叫陈偌偌的女孩儿已经决定了,还是回去,也已为她买好了机票。成林先去报到,然后再跟车回来,去机场送陈偌偌。但这个叫陈偌偌的女孩儿又说,既然来了,就去矿区看一看。
顾芳转头朝那个叫陈偌偌的女孩儿看了一眼。
顾芳坐在车上,感觉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这种轻飘飘的感觉还从来没有过。自从几年前中风,后来又心梗,就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沉,还不仅是重量的沉,心情也沉。
这时,顾芳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鸟,飞在这片戈壁滩的上空。这个地方,她看着有些熟悉,却又有些陌生了。她在心里算了一下,自己离开这里多少年了。而自从离开这里,她就再没跟潘大兴见过面。不光是不想见,是想见也没机会再见了——相隔太远了!
事情是发生在她和潘大兴结婚的十几年以后。她当年从医科大学毕业,本来想的是,既然学了临床,将来就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可自从来到这里,她知道,当初的想法已经不现实了。她为了这里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再这样。但她每次这样说,潘大兴都不接她的话茬。她知道潘大兴的脾气,潘大兴年轻时是“理工男”的性格,这种性格到中年,就会变成一种固执,也就是俗话说的“一根筋”,或者叫“一条道儿跑到黑”。
汽车下了高速公路,向西一转,开上一条很窄的林荫道。顾莎听云姨对小秦说,先去英雄塔。
这是一座灰花岗岩的纪念塔。在纪念塔的前面,还矗立着一面巨大的国旗造型雕塑。顾芳从车上下来,坐在轮椅上,并没过来,只是远远地朝这边看着。云姨说,这座英雄塔的塔高是19.58米,寓意这片矿区,当初是在1958年建立的。
云姨看一眼坐在轮椅上的顾芳,转身朝前面走去。
顾莎推着轮椅,跟在后面。
一条很窄的小路。路边长满了骆驼草。但看得出来,这些骆驼草显然不是野生的,而是有人特意在这里栽种的。顾涉知道,这种骆驼草看着不起眼,其实是一种很神奇的植物。它在地表只有小小的一莲,可是下面的根系却扎得极深,而且会向四周蔓延,能有几米甚至十几米。来到一座墓碑跟前,云姨站住了。这时,顾莎看清了,墓碑上镌刻着几个大字:“潘大兴同志之墓”。下面还有一行竖着的小字:“1992年敬立”。
顾芳回头看看云姨,问,他是,1992年去世的?
云姨点头说,是。
顾莎在心里回想了一下,那是自己要高考,父亲突然让云姨寄来两万元钱的前一年。接着就明白了,父亲直到临去世,心里还记着,他的女儿第二年就要高考了。
她终于忍不住了,眼泪流了下来。
云姨说,他是个不要命的人。那次是反应堆突然出故障,他下去维修。按规定,人在下面最多只能停留四小时,可他一连待了二十几个小时,直到排除了故障,就这样……
云姨没再说下去,从背包里拘出一个东西交给顾莎。顾莎接到手里看了看,这是一块光滑圆润的深红石头。再仔细看,竟然像一只骆驼,健壮的四肢,睁大的两眼,都清晰可见。云姨说,这种石头叫“沙漠漆”,只有这里的戈壁滩上才有,本来已经极为罕见,不知潘老师是怎么到的。
顾莎拿在手里,仔细看着。
云姨又说,他临终时交待我,有一天你来了,就在他的墓前,把它交给你。
顾莎慢慢回过头,看着墓碑,喃喃地叫了一声,爸!
此时,顾芳正把轮椅朝墓碑的跟前摇过去……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戈壁滩前后景物的对比,展现了戈壁滩曾经的荒凉和扎根戈壁滩的人们对这里环境的改造。
B.两个年轻人对于离开还是留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可能是因为兴趣理想,也可能是因为价值权衡。
C.顾芳的回忆和云姨关于潘大兴的讲述,在文中都是插叙的内容,将潘大兴的人物形象更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D.顾芳对于潘大兴并不了解,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曾经的爱人,但青春的时光和选择铭刻心中,这让她的一生沉重而痛苦,难以放下。
7.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骆驼草有着象征的意义,它不起眼,根系扎得极深,象征着普通人身上蕴藏的执着和坚守的力量。
B.潘大兴是一个虚写的人物,也是一个丰满的人物,既有对自己职业的坚守,也有对家人的牵挂。
C.骆驼石的交付,代表着父亲对女儿的爱,对女儿未来的期待,希望女儿能扎根戈壁、坚韧不拔。
D.潘大兴并不孤独,在矿区有理解他的人,有和他一样坚守在矿区的人,还有和他一样愿意为国家事业奉献自身的年轻人。
8.顾芳是小说中重要的人物,请你分析她在前往矿区过程中的心理活动。(4分)
9.这篇小说回忆与现实穿插讲述,这种讲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6 分 )
6.D【解析】D选项“顾芳对潘大兴并不了解”错误,顾芳了解潘大兴,了解他的坚持和性格。
7.C【解析】C潘大兴并没有对女儿提出扎根戈壁的要求,毕竟女儿会有自己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
8.➀对于戈壁滩的变化非常惊讶,几十年前只有碎石,现在却生机盎然;➁回忆当年初次来到戈壁滩时,心中无比震惊,世上竟然还有这么荒凉的地方;➂回忆当年在戈壁滩过夜时,内心紧张又害怕,周围伸手不见五指,还有野物的嚎叫;➃回到矿区有一种轻松与释然,感觉到灵魂上获得了救赎;➄对于曾经在戈壁滩生活的怀念,她看着这个地方,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➅对与恋人分开后余生再未相见的遗憾,是想见也没机会再见了;➆回忆起当年选择离开矿区,内心充满了纠结与无奈,她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再这样;➇对于曾经的爱人逝去有一种痛苦与悲哀,在潘大兴的墓碑前不愿离去。
(一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满分)
9.①将现实中几人前往英雄塔的过程和回忆中潘大兴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坚守穿插讲述,故事呈现双线结构,结构紧凑,内容集中;②回忆中潘大兴的坚守与顾芳的离开,现实中云姨的坚守与顾芳的归来,突出展现了人生选择的主题;③回忆与现实的穿插,展现出潘大兴扎根隔壁、坚守矿区,为国家事业奉献自身的人物形象;④通过顾芳回忆中荒凉的戈壁滩与眼前所见生机盎然的戈壁滩的对比,展现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延缓叙事节奏,虚实结合)(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上河之畔(节选)
周荣池
沿着大河之畔的野地继续南行,城市渐渐进入了视野——现代化早就是运河城市的新主题。但就像车载代替了步行,生活的前行和流水的变化一直是善变的主题。城市已然高楼林立,仍是历史事实的承载和缔造者——一直在产生着生动的内容和情绪。如今,大河之畔的高邮小城,如果说算是“小有名气”的话,除了“鸭生双黄”之外,似乎总有与汪曾祺绕不开的话题,他与故乡的风物是互相成就的。
我停伫在一段民国二十三年修筑而成的石工面前。九十年前的那场水灾,似乎还在翻滚着暴躁而伤感的
波浪。从马棚湾而来的路上,想着汪曾祺游走他乡仍怀有对慈姑之类种种风物的怀念,也会时时想到那场依旧听得到悲情风浪声的水灾。汪曾祺之所以对慈姑有特别的记忆,是因为这种平凡的风物寓意着一个夏天的苦楚与艰难。慈姑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意象和寄托,而不仅只是风物本身。一九三一年水患暴发的时候,汪曾祺才十一岁。他日后回忆道:“我小时候对慈姑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慈姑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慈姑,真难吃。”
汪曾祺说不想,只是不想因此再提起那场灾难。或者不想再让苦水久矣的运河小城,再因为水患而附带某种作物的丰收。这场灾难留下太多的记忆,顽强得像运河的石工一样,附着在地理表层和人心深处。一九三一年夏天江淮特大水灾暴发后,运河的伤口引起了国人甚至世界的关注。林德伯格夫妇的飞机在灾难的上空,留下满目疮痍的记录。而后,一场自救与互救的故事在运河边发生。匿名的林隐士毁家纾难以求修复运河大堤,美国人何伯奎举家在运河边参与修复工程,退隐的王叔相将军指挥十数万民工以工代赈,运河的伤口才被人们的善意和坚毅修复。
石头寓意的坚定是和民心一样坚硬的,不然“忘却”这个词早就将一切都捐弃到荒烟蔓草之中。运河承载的丰赡事实,——吴王夫差、隋炀帝广、康乾二帝,他们借以实证功勋与过错的一切其实都已消失。
唯有流水民心坚如磐石地生长在南来北去的上河之畔。
运河流到这个被称为上河的地方,像石工一样坚强的物事多矣。他们被隐藏或者重见天日,不过是某种
具体的方式,在历史深处守护和生长着无数的事实。运河流淌至此,在明清故道的西堤,又遗有唐元和年间宰相、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为调节运河水位所建的平津堰。如今,这段仅存百米的古石堰,就像是《旧唐书》中的十数汉字一样面无表情:淮南节度使李吉甫虑漕渠庳下,不能居水,乃筑堤,名曰“平津堰”。
但历史深处上河一直在流淌与奔波,在人心和文字中表达着自己的腾挪跌宕。否则,一代一代人远离了这里,为什么还会记得这河边已经消失的物与事,以及消失的波涛与歌声呢?这些也许并不像我想的那么重要,只是我一个人的自说自话。重要的还是大河之畔的生活,那些被河水浇灌和养育的日常——最后让人想起这场大水的,也许就是几颗马棚大茨菇(即“慈菇”)与大咸菜同烧的苦涩汤水。咸菜茨菇汤是上河之畔的锅碗瓢盆里,最为普通常见的食物。白水慈姑苦实难以下咽,实在让人没有好感。上河岸边的人还有一喻,说人夯笨便称之为“大慈姑”,发愣的被叫做“慈姑愣”。大咸菜是入冬的时候青菜腌制而成的,与茨菇切片同炒或者烧汤,不过是为了抵挡雨雪天气里日子的青黄不接。当因为大水茨菇丰收,菜蔬却紧俏无寻的时候,咸菜茨菇汤则成了救命的吃食。后来这碗汤水被定为“汪氏家宴”的保留菜品,还用专门的羹汤器具分餐,实在是有些洋气而不得法的举动。这样日常的汤菜,应该用大碗装起来,呼啦啦地喝下去,才有过日子的样子——而汪曾祺对此菜实在没有任何好感,因为早年吃够了。
今天我们眼下的日常,对于历史留下的记忆好像都显得不够“段位”。就像我们今天笔下没有力量,总是用“温暖”这样俗套的词语糊弄自己和别人。但温暖无有罪过,比如船坞对于河湖而言便是温暖之地。高
邮湖与大运河平行南下,被岸边人称为“西湖”与“上河”。引接河湖的船坞装着生民多艰的生活。盼望在水里寻营生的人们,加上沿湖几省县市漂泊而来的流浪者,齐聚在这个叫做万家塘的船坞——这里藏着因生活所迫而成的独特滋味。
漂泊的炊烟中虽然夹杂着南蛮北修的口音,但是船坞就像是河湖之神的膀弯,收容了被叫做“渔花子”的倔强面孔。靠水吃水的渔民,因为“十网倒有九网空”的现实,历来是暴躁和倔强的。这也并非什么祖传的恶劣,所有的贫困都会挤压出独特个性。他们不像上河东岸的人们耕种土地或者经营心思,他们只是靠天收地“取鱼”。他们的倔强也并非一无是处,就像他们自有秘诀的烹饪方式,将这大水之中若隐若现的慷慨调理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