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卷  第1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0 No.1 2011年1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an.  2011
12 文章编号:1008-8717(2011)01-0012-03
浅谈汉语中的“反义同词”
张  厚  军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  要:“反义同词”是汉语发展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历代学者对此已有所论述,但不够深入。本文从古汉字的“反义同词”谈起,从训诂学家对“反义同词”现象的解释、“反义同词”的类型、现代汉语中的“反义同词”现象和“反义同词”现象的产生原因四个方面做了较为浅显的说明,希望能给读者一个粗略的了解,并进而去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反义同词;共时;历时 中图分类号:H032  文献标识码:A
文字在初创之时,一般只有一个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的引申在不断地进行,一个字由原意往往引申出多个意义。同时,还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即在一个字的多个意义中,同时存在着两个相互对立,截
然相反的义项。这种现象在我国训诂学上被称为“反训”(钱大昕)、“相反为训”(胡朴安)等。世界上的文字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这个特点。本文只谈汉语的“反义同词”现象。
一、训诂学家对“反义同词”现象的解释 我国的传统语文学——文字、音韵、训诂在过去被称为“小学”。古人利用“小学”知识对单个的、分散的字词的分析解释也只是为了让人们能读懂经书,还没有关于“反义同词”现象的专门著作,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表面。
《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广雅》等汉魏时编辑成书的辞书、字书,汇集了大量词义、字义的解释,“反义同词”现象也相对集中地表现出来。于是,训诂学家们开始了对“反义同词”现象的探讨。
《尔雅·释诂下》:“治、肆、古,故也;肆、故,今也。”郭璞注曰:“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同文又注“徂、在,存也”,并说:“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曏,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郭璞注《方言》卷二“逞、苦、了,快也”,云:“苦而为快者,犹以臭为香,乱为治,徂为存。此训义之反覆用之是也。”
清代段玉裁注《说文·舍》:“凡止于是曰舍,止而不为亦曰舍,其义异而同也。犹置之而不用曰废,置而用之亦曰废也。”
《广雅·释诂》“敛、乞、丐、贷、稟……稟,与也”,
王念孙疏证云:“敛为欲而又为与,乞、丐为求而又为与,贷为借而又为与,稟为受而又为与。义有相反而实相因者,皆此类也。”
郭璞的“义相反而兼通者”,“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训义之反覆用之是也”;段玉裁的“义异而同也”;王念孙的“义有相反而实相因者”,皆是对汉字“反义同词”的初步探讨,并没有深入下去,人们对此也只是有个模糊的认识,有时甚至会产生误解。
构成反义关系的两个词是客观存在的矛盾事物在词义中的体现,这就需要有两个意义相反的词去表示。然而,在古汉语里,却是用同一个字去表示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意思,这就不免令人产生疑惑。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从本质而言,同义关系与反义关系应属同类现象,其中反义关系着眼的是具有共同的范围义素的两个义位在特征义素上的对立,而同义关系着眼的是具有较少的不同义素的几个义位在较多义素上的一致。两者均体现为同中有异,异中见同。”据此可以看出,古汉语“反义同词”中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意义应具有同一性质,涉及事物的同一范围,只是意思表面上相反罢了。如“臭”,《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疏曰:“气香馥如兰也”。此“臭”应当是说气味之香馥者;而《左转·僖公四年》有语云:“一薰一蕕,十年尚有臭。”注曰:“薰,香草;蕕,臭草。言善易消,恶难除。”此处的“臭”说的则是气味之秽恶者。臭既为气味之香馥者,又为气味之秽恶者,当属“反义同词”。但是,气味之香馥者和气味之秽恶者均指的是气味,属于同一范围,是同一事物的截然相反的两个方面,它们有共同的范围义素。
二、“反义同词”的类型
根据历代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把“反义同词”现
收稿日期:2010-06-28
作者简介:张厚军(1980—),男,山东滕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汉语史。 DOI:10.15907/jki.23-1450.2011.01.002
象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正反同辞
“反义同词”的一种情况,即同一个词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常常表示截然相反的两种意义。如: 《说文解字·乙部》:“乱,治也。”引申为混乱、纷乱,正反两义在古诗文中均使用。如《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孔颖达《正义》:“治理之臣有十人也。”《韩非子·难一》:“法败则国乱。”“乱”为“混乱”。又如“仇”字,《诗经·周南·兔罝》:“公侯好仇。”这里的“仇”指的是“同伴”。《史记·秦始皇本纪》:“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而此处的“仇”则指的是“仇敌”。再如“渎”字,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汙渎兮,
岂能容吞舟之鱼!”这里的“渎”指的是“小水沟”,“小水渠”;《韩非子·五蠹》:“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而此处的“渎”则指的是“河流”,“大川”。“正反同辞”现象一般发生在文字造字之初。
(二)施受同辞
“反义同词”的一种情况,即同一个词兼表发出动作行为和承受动作行为的两种意义。“施受同辞”这一概念,是杨树达先生在《古书疑义举例续补》的《施受同辞例》一文中提出来的。文中说:“古人美恶不嫌同辞,俞氏书已言之矣。乃同一事也,一为主事,一为受事,且又同时连用,此宜有别白也。而古人亦不加区别,读者往往以此迷惑,则亦读古书者所不可不知也。”先生为了阐释自己的说法,举了十个例子。本文试举它例,所举例子引自蒋绍愚先生的《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广雅·释诂》:“祈、乞、匄,求也。”“假、贷,借也。”“敛、匄、贷、稟、乞,与也。”王念孙疏证:“敛为欲而又为与,乞、匄为求而又为与,贷为借而又为与,稟为受而又为与。义有相反实相因者,皆此类也。”如:
乞:①求也。《左传·隐公元年》:“宋公使来乞师。”
②与也。《汉书·朱买臣传》:“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丐:①求也。《左传·昭公六年》:“不强丐。”
②与也。《汉书·西域传》:“我丐若马。”注:“丐,乞与也。”
贷:①借出。《左传·文公十六年》:“宋饥,竭其粟而贷之。”
②借入。《周礼·泉府》:“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
稟:①与也。《汉书·文帝纪》:“吏稟当受鬻者。”颜注:“稟,给也。”
②受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先王所稟于天地,以其为民也。”注:“稟,受也。”
受:①接受。《诗经·大雅·下武》:“于斯万年,受天之佑。”
②授予。《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因能而受官。”
沽:①买。《墨子·公孟》:“当为子沽酒。”
②卖。《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售:①卖。《诗经·邶风·谷风》:“贾用不售。”
②买。《新唐书·陆贽传》:“有余粟者,县官倍价以售。”
假:①借入。《孟子·尽心下》:“久假不归。”
②借出。《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施受同辞”现象一般出现在表示市场交易活动的字词中。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买卖双方,表示这种活动的交易类动词从整体上体现出朝词义的相反方向引申的规律,这就使得这种字和词同时具有相对的两种动作行为,反映在词义上,就表示两种同时存在的截然相反的意思。
(三)善恶同辞①
枯萎的反义词是什么“反义同词”的一种情况,即同一个词兼有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贵与贱等性质相反相对的意义。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云:“古者,美恶不嫌同辞。”他举了大量的例子。本文试举它例。如:
《史记·张汤传》:“而深刻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这里的“爪牙”指的是“得力助手”,为赞美之辞;《南史·颜延之传》:“沈公爪牙者耳;安得豫政事?”而此处的“爪牙”指的是“供驱使之人”,为轻视之恶辞。如《旧五代史·刘铢传》:“铢喜谓(李)业辈曰:‘君等可谓偻儸儿矣。’”这里的“偻儸”指的是“伶俐能干的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遂唤几个小偻儸。”而此处的“偻儸”则指的是“盗贼的部下”。
以上所引例子都可以说是“义兼美恶”。从“一个词兼有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等性质”中,我们可以看出,“善恶同辞”多用来形容人的品性和德操。
三、现代汉语中的“反义同词”
古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反义同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大部分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是“反义同词”,但少部分仍然义兼正反,如不仔细分析,便会造成歧义。
借:①借出。他借我十元钱。(他借给我)
②借入。他借我十元钱。(我借给他)
寿:①身体健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②死人的东西。他以前经营一家寿衣店。
骄傲:①自豪(褒义)。我们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
②自大(贬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风流:①有杰出功绩而又有文采(褒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②男女之间的放荡行为(贬义)。他最近陷入了一桩风流案。
狡猾:①调皮机灵(褒义)。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②诡计多端(贬义)。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13
玲珑:①灵活敏捷(褒义)。她长得娇小玲珑。
②处事圆滑(贬义)。做人要学会八面玲珑。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的“反义同词”现象主要表现在语用及修辞方面,且在表达的时候渗入了褒贬喜恶等感情因素。
四、“反义同词”现象的产生原因
“反义同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1)造字之初就兼有正反二义,因为其所表示的事物或行为本身就有对立面。正反同词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是辩证思维观念、矛盾的对立统一及其转化的观念。(2)由于词义发展时,朝着其对立面产生联想,进而引申出与原义相反的意义。(3)修辞语用的需要。
“反义同词”现象与“反训”,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反义同词”主要指词义的存在状况,“反训”指对词义的训释;“反义同词”的现象是固定的词义现象,“反训”有时指临时使用的情况,如假借反训、省语反训、隐讳反训等。
五、结语
“反义同词”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古人具有对立统一的思辨精神,而那种认为汉字不具有“反义同词”现象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②“反义同词”的三种类型中,“正反同辞”多是在造字之时就有了正反相对的两个意义,多为名词或形容词或动词;“施受同辞”多是在词义引申的基础上产生的,多为动词;“善恶同辞”一般是在汉字初创之时就具有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意义;现代汉语中“反义同词”的运用多是语用和修辞的需要,多为形容词或名词。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不去选择造新词来表达相反的意思,而是直接用同一个词来表示,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的经济性。蒋绍愚先生认为,有些词的两个相反的意义,并不是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的,也就是说不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产生的,两个相反的意义有先有后。所以,对于“反义同词”现象,我们应该具有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要用历时的眼光去认识,要用共时的观点去分析。
“反义同词”现象不仅存在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而且随着语言的发展和词义的引申,也将会出现在未来的汉语里。我们要在认真研究古汉字“反义同词”现象的同时,密切注意着现代汉语和未来汉语中这一现象的存在和发展,以便更好地去揭示“反义同词”现象的本质和使用规律。
注释:
①有些文章也称为“美恶同辞”,与“善恶同辞”所指相同,本文采用向熹“善恶同辞”这一称谓。
②黑格尔《逻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杨一之译)第8页。
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11.
[2]谢磊.论反训以及人们对施受同辞现象的一些误解[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1):20-28.
[3]王春淑.论汉语的“反义同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0-125.
[4]朱俊晓.杨树达“施受同辞”浅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8,72-74.
[5]刘德辉.施受同辞例说[J].学术交流,2002,(3): 105-108.
[6]曾佑昌. “同词反义”现象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2):82-84.
[7]冯维铭.同词反义例说[J].阅读与写作,2003, (8):28-29.
[8]向熹.古代汉语知识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289.
[9]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43.
(上接11页)宫独守玉兔孤独寂寥。嫦娥奔月是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月亮这一未知事物的奇特想象,是人类对月球这一天体的幻想。月亮带来的意象幽暗、清冷而又孤独。天地日月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崇拜对象,天、日为阳,地、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中华民族将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映射到语言上,呈现独特的民族特点。
四、小结
隐喻源于生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东西方文化都有运用隐喻的思维习惯,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同样的身体构造是人类文化具有重合性的原因;但是,不同的认知习惯和价值观,不同的哲学思辨意识和文化传统都导致东西方文化具有显著的特点。东西方文学作品中都有丰富的月亮意象,总体而言,东西方文化中的月亮意象有重合,但也有不同的文化特性。我们应当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看待各个民族隐喻的多样性,使不同文化各放异彩。 参考文献:
[1]Lakoff,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Lakoff ,G. &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3]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3).
[4]李柽杨.现代悲剧中的“狄阿娜”-对尤金·奥尼尔剧作的神话原型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
[5]王寅.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J].当代语言学,2004,(2).
[6]王寅.中西学者对体验哲学的论述对比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3).
[6]覃胜勇.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4,(2).
[7]胡敏文.当代隐喻学研究与时代文化精神[J].求索,2009,(1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