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一)
唯识与中观的思想是佛学思想的最重要的两大基石,它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唯识与中观,也就没有佛学、没有佛法。今后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重点分享这个部分内容,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了解,我会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这两个佛法中最深奥的学问。
大凡一门学问思想要形成为体系,那它一定回答了某些问题。那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我想唯识回答的是:
什么是现象
一切现象该如何认识?
一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即缘起)?
人的心灵意识机构如何划分?如何认识?
人的内心与外境又是如何交互作用?
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如何?
心识如何转变?
……
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我想,中观回答的是:
什么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高本质(真相或实相)?
如何认识真正的自己?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什么是自己那个永恒不灭的本来面目?
一切现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空与有、缘起与性空是怎样的关系?)
一切众生如何究竟觉悟成佛?
什么是佛陀究竟解脱的智慧(即开发般若正智)?
……
唯识可以说是佛法中的现象学,中观可以说是佛法中的本体论。从整个系统的佛法思想的角度来看,唯识里面其实包含了中观,中观里面也包含了唯识,只是两者阐释的重点有所不同。这两者其实都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如何产生的?怎么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宇宙真相、万物终极的真理。当然细分起来说,也就包含了自古以来各种根本的哲学大问题:心与物,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跟世界万物是怎样联系的?内心与外境如何互相影响?本质与表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唯识和中观阐述的重点各有不同,但前者重点在于认识现象,从现象入本质;而中观则重点在于观照事物的本质;唯识侧重于“有”,中观则侧重于“空”以及“空有不二”(“空有”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关系。
唯识与中观(二)
谈唯识观法门,就必然会提到弥勒菩萨。
《楞严经》中有谈到弥勒菩萨是如何开悟证得圆通的。该经中说:“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
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惟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惟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这段话的意思便是说:在楞严法会里面,弥勒菩萨在大众弟子中起身,顶礼佛足,跟佛说自己曾往昔世在很多很多劫之前遇到了日月灯明佛,跟随他出家,但那时心仍然追求名利,喜好游玩,心性不定,日月灯明佛便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得以定慧等持即证入三摩地,因此而再经历了恒沙佛的出世并跟随他们学习,渐渐的追求名利之心才慢慢歇灭,变得心静下来。到燃灯佛出世,我才又证得无上妙圆的“识心三昧”,这时也才彻底了悟到尽世界万物一切现象包括净秽有无,都是自己的心识变化所现。因此呢,了知到万法唯识,心识创化宇宙万物,现在又蒙佛授记,将要次补佛的位置。如果佛问什么样的方法修行最便当,我认为是遍观十方唯识,识心圆融,了知万物根本的本性,远离万物的表象(依他起性和遍计所执性,分别是指万物被识心分别后所显现的两种虚妄影像),证得无生法忍,因此万法当中这个唯识观的法门是最上第一的。
当然这只是唯识观修行法门在佛经中的一个简略描述。要说广泛地谈及唯识思想,释迦牟尼佛是在解深密经》、《楞伽经》、《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毗达磨经》、《厚严经》等六部大经中
其他菩萨们的论著则包括以下这些:
瑜伽师地论: 弥勒菩萨造。
辩中边论: 弥勒菩萨造。
摄大乘论: 无著菩萨造。
金刚经是哪个教派的著作显扬圣教论: 无著菩萨造。
大乘五蕴论: 世亲菩萨造。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世亲菩萨造。
瑜伽师地论释: 世亲菩萨造。
观所缘缘论: 陈那论师造。
唯识二十论: 世亲菩萨造。
唯识三十论: 世亲菩萨造。
成唯识论: 印度十大论师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这些典籍,在这里我们就简略不谈了。)
唯识与中观(三)
唯识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宇宙万法,皆是能变的心识所变起之境相,这即是“万法唯识”。万法,这个词用来指称宇宙间的一切,就涵盖了世界上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现象,这既包括精神层面的现象,也包括了物质层面存在的现象,甚至还可以说它不仅包含了现象,也包含了宇宙的本质。所以,这既不是西方哲学的唯精神论(“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质论(“唯物主义”),而指出一切精神与物质的存在现象都来自于观察者心识的产生。
一切万法作为心识所变的外境,依其原始的性质,可分做三类:
一、幻象: 这类事物本来没有本体,是人们假立名相而有的,而人们却普遍执著计较,比如好坏对错善恶美丑等等以及给事物安立的名相,这些就好像是真实事物的影像,不外是名称言说或义理,这些名称言说不是实有,只是“妄有”。
二、表象: 这类事物,也许是现实中某种真实的事物,却是因缘和合——众多因素条件所生起的,如以砖瓦木石筑成房屋,以泥土工具做成瓶子,虽然是具体的实物,但它们细究而言却没有本身的实体自性,不过是‘组合’的存在 (假托因缘的生起而存在) ,这也不是实有 ,只是“假有”罢了。
三、实相: 这是事物本身的实体、自性,或者说本质,它不是虚妄的、暂时的存在,而是绝待的、超越的存在,事实上这是离一切言说分别的,也即是“实性”——真实的存在。
以上三类,在唯识学中也称为“三自性”——也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
唯识与中观(四)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表象和幻象,这些表象与幻象都是经过我们种种自心的分别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种种自心的分别,唯识学认为包括了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统称为前五识,这五种分别是经由我们的身体五官(佛法称之为“五根”:眼、耳、鼻、舌、身)与外界的境况(佛法称之为“五尘”:、声、香、味、触)互相接触而产生的;意识也称之为第六识,它是根据我们人的意念分析、判断、思维、推测而得来的产物,包括了好坏、对错、善恶等等这一类的分别;末那识也称之为第七识,它包括了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它们一类的分别;阿赖耶识也称之为第八识,包括了所有以上种种分别之外,还包括了这些分别本身生起运行还是潜藏的分别。这就是唯识学所讲的八识。
举例来说,当我们在房间里面,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个人,我们就立刻会产生很多的分别,眼睛可能会看到这个人的长相、外貌、衣着、肤等等(眼识),耳朵可能听到他走路、推门进来乃至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耳识),鼻子可能闻到某些这个人身体所散发的味道(鼻识),……
之后呢,我们可能内在也会开始分别:男人?女人?同性?异性?美还是丑?高还是矮?认识还是不认识?好人还是恶人?(意识)……
再然后,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吸引到我们感兴趣的地方,而不感兴趣的地方就会变成排拒的对象。这是另外一种分别(第七识:末那我执)的产生,即从内心排拒自己不想要的,而执着于自己想要的部分,我们的内心进一步产生了对立意识,远离整体意识。这也常常我们价值观的根源。也正因此,人执着于这些分别,只看到这个人的表象而产生喜恶,并没有认识眼前这个人的“本来面目”,也就没有根本上跟这个人真正有所连结。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我们也常常如此。当我们活在在事物的表层现象,就必然跟事物的本来面目没有真正产生连结。比如:
当我们看着一朵花的时候,我们形容它是“白”、“艳丽”、“美好”、“玫瑰”等等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跟它的本来面目连结,而是跟形容它的表现形式的名相发生连结;
当我们站在山上,慨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雄伟”、“气势非凡”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并没有真正跟山的本来面目连结,而是用更多的名相概念将我们跟山本身之间进行了分割,而这样的分割却让我们离认识山的本来面目更加遥远罢了。
这样的分别其实在我们称之为“一朵花”、“一座山”的时候,甚至是在刚开始看到的那一刻,就已经产生了。
唯识与中观(五)
每一种分别所形成的内容,唯识学用一个词来表示,那就是种子,又称识种、业种。前五识种子对应的是“根尘”的分别,第六识种子对应的是好坏、对错、善恶等分别,第七识种子对应的是人我、主客、能所的分别,第八识阿赖耶识则含藏所有七识的种子起现行,“阿赖耶”的意思就是“含藏”,所以又叫“一切种识”,“藏识”,第八识是所有分别种子的集合,并没有独立的功能,形象上比喻为所有的种子的“仓库”、“八识田”。
有一则禅宗大师与弟子们的对话,隐喻了每件事中我们跟世界一切所产生的分别。
有位弟子请示大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悟道,大师便开示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弟子觉得奇怪:“难道每个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大师说:“并非如此。一般人总是在吃饭时并没有真正在吃饭,在睡觉时也并没有真正睡觉,他们的心总是放在其他方面,吃饭的时候在计较,睡觉的时候也在计较。没有一件事情是全然地活在其中。”
唯识与中观(六)
万法唯识,也说明世界万物是如何产生其意义的。也就是说世上的一切事物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而是因为人的内心分别而产生了不同的意义。人的意识分别使得一切事物都打上了人类自身的烙印,即便对于同样的一件事物,人们可能也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看法,而这些都是人们观察者意识分别的产物。
一位父亲正在埋首于工作,这样的一件事,既可能被家人理解为不关心老婆跟孩子,也可以理解为他正在为老婆孩子有一个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努力奋斗,这是关心老婆跟孩子的表现。因此同样的一件事,可能因人们内心的分别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影像和画面。如果被理解为坏男人(即男人不关心老婆孩子)的那个画面里,可能父亲会是一副冷漠的形象,拥有这幅画面在内心的人可能想到这里心中自会产生委屈自怜的感受,而被理解为好男人(即男人为老婆孩子非常付出)的那个画面里,可能父亲会是一副高尚伟大的形象,拥有这幅画面在内心的人可能想到这心里便感觉温暖而舒适。
同样的一件事,因为不同的“识”(分别)而有了不同的意义。而因为有了不同的“识”,人们会同时发展出不同的“”(身体物质结构)、“受”(情绪感受)、“想”(想法信念)、“行”(行
为模式)。
反过来说,人们之所以在现实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受”、“想”、“行”,是因为人们内在心识不同,也就是有不同的“识”(分别)。
五蕴既是分别的产物,也是分别的原因,也是分别本身。也就是说,分别本身即是分别的原因,也是分别的结果。这就是唯识的妙理。我认为很多西方心理学理论都还没有达到这个深度。
唯识与中观(七)
识,即是分别之意,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人的无意识是如何产生的。佛教把无意识也称之为“无明”,小乘佛教更是把“无明”看成是一切世间轮回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十二因缘”的第一因),不再进一步探讨“无明”的本质和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