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佛教宗派概述
——读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佛教产生于印度,经中亚盖至西汉传入中国内地。魏晋时佛教发展迅速,致寺院经济盛行,寺院与官府争夺土地和人口,因此北周武帝下令毁经灭佛。从南北朝末年到隋唐之际,佛法就出现了许多宗派。所谓宗派者,其质有三:一、教理阐明,独辟蹊径;二、门户见深,入主出奴;三、时味说教,自夸承继道统。用是标准来衡量,那么南北朝时确实未有完全之宗派确立,迨及隋唐而有宗派确定矣。现分列诸宗,稍加叙述,主要有: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即密宗、三阶教。
一、三论宗。世谓三论之学,推文殊师利为印度始祖,鸠摩罗什为中国初祖,罗什传道生,生传昙济,济传河西道朗,道朗传摄山僧诠,诠传兴皇法朗。一说僧诠之师僧朗,僧朗之师名法度,黄龙人。又说周颙受学而作《三宗论》,此说有人考其为虚构。僧朗重振三论并大弘《华严》,但其三论宗的影响也只是在中原,未及京邑地区,即说首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后南盛于浙江,北盛于关中。三论宗兴盛于隋代及唐初,至贞观后渐衰。
二、天台宗。自称定慧双修,其宗“文者北齐慧文,思者南岳慧思,者天台智一”,因此慧文、慧思、智一被称为天台宗三初祖。盖在智一以前,慧文慧思以禅法著称,至智一而义学亦胜。天台宗因智者大师住在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宗抱定由禅生禁
之旨,而谓其所得为大乘圆顿境界。其教旨三满圆融,一念三千。似流行于江汉一带,经安史之乱至会昌法难后日渐式微。
三、法相宗。法相宗在唐初即大盛多半都是由于玄奘的影响。玄奘受学十三师,俱当世名宿,但其偏重法相之学,因此法相盛大。法相宗自玄奘开基业,其继承者最优秀者当推窥基、圆测。后又有窥基之弟子慧诏,圆测之弟子道证。据《僧传》言光、宝之后,晖公问世,两河间,二京道,江表燕齐楚蜀盛行晖疏。
四、华严宗。其实际创始人为法藏,后其弟子慧苑、慧英、宗一,至澄观,宗密(圭峰大师)。华严宗强调宗教灵异,说人人都能进入宗教幻想的幸福世界,以《华严经》为最高经典。华严宗兴盛于武则天时期,至会昌法难后交断。
五、律宗。其创始者为慧光,南山为戒律之宗,延续甚长。而律宗又分为三派:即法砺律师之相部宗、怀素律师之东塔宗、道宗律师之南山宗是也。金刚经是哪个教派的著作
六、禅宗。原其公认创始人为六祖慧能,近多认为于五祖弘忍时禅宗之大体已构成。禅宗自谓教外别传,盖谓灵山会中,如来拈花,迦叶微笑,即是付法。迦叶遂为印度禅宗初祖,中国禅宗初祖为菩提达摩。达摩传慧可,是为二祖;可传僧璨,是为三祖;璨传道信,是为四祖;信传弘忍,是为五祖;忍传慧能,是为六祖。慧能与其同学神秀分为南北二宗。慧能在岭南一带提倡顿悟见性,宣传诵《金刚经》,
即以见性。神秀受到武则天礼遇,在两京
影响很大。至天宝初,慧能的弟子神会入洛大行禅法,神秀渐修之教开始衰落。
七、净土宗。净土宗创始人昙鸾,昙鸾传道绰,道绰弟子出者为慧日、怀玉。白居易为太子少傅时,曾劝一百四十六人经上生会,行弥勒净土业。晚年患风痹,曰“极乐世界洁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身病苦者,同生无量寿佛所”。盖当时信奉者皆将其作为来生之计,净土发达以至于几独占中华释氏信仰也。
八、真言宗即密宗。创建者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一行和慧超均为他们的弟子。密宗重视真言,重祈祷以得利益之教也,故特主礼拜供养。其三密为:一、身密,即结印;二、语密,即念咒;三、意密,即入大日之三昧,以心观宗相。其实玄宗时始真正流传,至唐末皆极,且日本沙门来学者众。
九、三阶教。隋朝之信行为创立者。三阶教认为佛灭后五百年内为一阶,五百年至一千年为二阶,一千年以后为末法即三阶。第一阶戒见俱不破,第二阶破戒不破见,第三阶戒见俱破之。信行认为当时之世为第三阶,颠倒众生,应行善法,不堕爱憎,于一乘三乘俱能信。
佛教各宗派的发展仍在继续,而流传至今者也多为隋唐时影响较大者,如:华严宗、禅宗、密宗、净土宗等。以恬淡之心观世人之相,于佛法中领悟生命真谛,其值得借鉴之处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