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知识
1佛教是谁创立的?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俗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五六六年,原是印度释迦国的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修道,从当时著名的沙门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不久就达到他们所教导的一切,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希求,经过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禅中,他顺次经历禅那的四种境界,然后继续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证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觉。从此以后,他被称为佛陀。并到处说法,组织僧团,直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圆寂。简称为"释迦"。他创建的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一道成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2什么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它宗教。所以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办理注册手续,永远只是个旁听生罢了。世间上的金银、真珠、玛瑙称为「宝」,那是世间财宝: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宝,是出世的财宝。所以,我们学佛修行,首先应该皈依三宝。
3什么是三宝?
「佛」,是梵语「佛陀」﹝buddha﹞的简称,指证悟宇宙真理﹝自觉﹞,而又能本着无尽的慈心悲愿,以真理来教化众生﹝觉他﹞的圆满觉者。
「法」,梵语「达磨」﹝dharma﹞,有很多的意义,在这里是指佛陀所直说的真理教法,一般泛指三藏十二部经。众生依法修行,就能证得真理,得到究竟的解脱。
「僧」,是梵语「僧伽」﹝samgha﹞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在这里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团。其特质有二,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指大家所断除的烦恼,所证得的真理,都是相同不二的;事和,指身、囗、意三业在事相上,共同遵守六项要点,不相违背,是建立僧团的基础。即;
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这是思想的统一。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这是法制的平等。
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这是经济的均衡。
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这是心意的开展。
囗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这是语言的亲切。
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这是相处的和乐。
因此,从自利而言,僧团是修身养性,陶铸圣贤的大冶洪炉:从利他而言,僧团是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僧团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简单的说,佛是救主,法是真理,僧是导师,三者都是令众生得度的重要因缘,缺一不可。譬如佛是良医,法是妙药,僧是看护,对于患病的人来说,唯有同时拥有三者,才能病愈。人生亦然,唯有依靠佛、法、僧三者的力量,才能离苦得乐,到达自在解脱的世界。因此,佛法僧称为三宝。
三宝的「宝」是譬喻,用来彰显佛、法、僧的胜德。拥有金银、珍珠、玛瑙等世间的珍「宝」,能使我们物质生活不虞匮乏:仰仗佛、法、僧出世间的珍宝,则能使我们脱离生死轮回,解脱精神上的苦楚。因此,佛、法、僧统称为「三宝」。
4皈依三宝需要吃素吗?
皈依三宝并不一定要吃素,皈依只是宣誓自己终生信奉三宝,不改变信仰,与吃素没有关系。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皈依不是受戒,所以没有戒条的约束,如果说有,也只有一条,即:我信仰佛教,永远不改变信心。所以皈依三宝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5皈依三宝以后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吗?
皈依三宝的人仍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种信仰;拜拜是一时的,
是表示尊敬、礼貌。我们平时看到异教徒,都可以跟他握手、点头,表示礼貌,对于我们的祖先、神明,当然也可以表示尊敬,但是尊敬不同于信仰。
6皈依三宝是拜师父吗?
皈依不是拜师父,是皈依三宝,所以皈依三宝以后应该礼佛、闻法、敬僧。常见一些学佛的人,虽然自称三宝弟子,实际上只有一皈。例如:只知礼佛,而不闻法敬僧;或只知闻法,而不礼佛敬僧;
或只知敬僧,而不礼佛闻法。甚至,仅仅尊敬供养为其主持皈依的那一位师父;或者把佛陀当神明看待,只是一味的祈求财货福禄,这些都不是正信的佛弟子。正信的佛弟子应该对于佛、法、僧三者都予以礼敬,而且应当时常前往道场,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视一切僧均为我师,这才是正信的三宝弟子。
7学佛的目的为何?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或智者。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觉、觉他、觉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
佛的意义,既为觉者、智者,所以学佛的目的,不外是要开智能,求觉悟,而其关键,即在去除烦恼障(注)及所知障(注)。
烦恼的根本就是贪嗔痴,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只要三毒息,三慧朗,就能破除无始以来的无明,此即「自觉」。自觉之后进而能够觉他,也就是「弘法」或「利生」。
烦恼障-扰乱众生身心,妨碍至涅盘之一切烦恼,称为烦恼障。又作惑障。与所知障并称为二障。其中,由于执着有「真实之人」、「真实之众生」,执着于「我的存在」(我执),此即为烦恼障;至于执着有「实体万法」之法执,即为所知障。故烦恼障以我执为根本,所知障以法执为根本。
所知障-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碍。
8为何人人皆能成佛?
「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人之所以能成佛,是因为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即发出宣言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凡夫的清净自性本来与佛无异,所谓「般若风光,人人本具」,只因被无明烦恼所覆,因而不能显发,犹如明镜蒙尘,明月为乌云所覆。
所以,学佛首先要肯定自己佛性具足,同时要知精进修行,果能如此,则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论是多么顽劣愚痴的众生,也终有开悟、见性、圆满佛道的一天。
9何以说「佛佛道同」?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ㄔㄨˋ佛」、「药师佛」,佛佛各异。
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能、德性,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
10以佛教的观点来看,除了医药以外,如何身体上的疾病?
古德说:「修行人应带三分病,才知道要发道心。」基本上,会信仰佛教的人,大都各有其因缘。
说到生病,其实四大(注)五蕴(注)假合之身,孰能无病?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谁能免除?因此关于如何疾病,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要懂得预防,与病保持距离,万一生病了,也要能「与病为友」。尤其对生命的意义要有一些了悟,能对生死无所挂怀,才能坦然面对疾病,而不是心生排斥、恐惧、忧愁,如此心的动念,只会加重身体的病情。
因此,面对各种疾病,希望大家要有一个想法,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医生。身体有病,我们不必惊慌,有病当然要医生,但最重要的是自我,自己做自己的医师。自己心理健全,就可以克服困难;自己的毅力坚定,就可以克服一切的病苦。能够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那么疾病于我又何惧之有!
四大
佛教之元素说,谓物质(法)系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盖佛教主张世界万物及人之身体,均由四大所组成。
据圆觉经载,四大,乃指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即:
(一) 地大,以坚碍为性,如人身中之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属之。
(二) 水大,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之。
(三) 火大,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之暖气属之。
(四) 风大,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动转属之。
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
五蕴
又作五阴、五众、五聚。
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受、想、行、识。
(一)蕴,即一切法之类聚。
(二)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
(三)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
(四)行蕴,除、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
(五)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11人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之外,心理上也会有贪、瞋、计较的心病,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去除我们的心病?
《大般若经》说:「身病有四,谓风、热、痰及诸杂病;心病亦四,谓贪、瞋、痴及慢等病。」说实在的,身体的病好,心病才麻烦。不过,身体是我们的,我们要认识他;心也是我们的,我们也要认识自己的心。能够认识自己的身心,无论身病也好、心病也好,自然比较容易。
依佛教讲,八万四千烦恼就是八万四千种的病,而统领这些心理毛病的兵团就是「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忌、邪见」。我们心里的烦恼魔军很多,但是真正说起来,全部的统帅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叫做「我执」。
如何我们的心病?佛教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贪嗔痴「三毒」是戕害我们身心最大的敌人:
心理的贪病好比是身体的胃病,害胃病是因贪吃饮食太多的缘故。
心理的瞋病好比是身体的肺病,肺病能烂坏人体内部,和瞋心能坏事一样。
心理的痴病好比是身体的精神病,精神病是自己理智不能作主,言行失常,痴病正是做错事的一个根源。
所以,对治贪瞋痴之病,要「以舍治贪」、「以忍治瞋」、「以觉治痴」。另外,对治心病还有五个重要的法宝,就是「五停心观」。五停心观是对治心中烦恼魔障的五种观想法门,分别是:(一)以不净观对治贪欲
(二)以慈悲观对治瞋恚
(三)以因缘观对治愚痴
(四)以念佛观对治业障
(五)以数息观对治散乱
佛教还有很多法门,像拜佛,拜佛必定要发愿,有愿就有力量;佛教讲发心,发慈悲心、惭愧心、菩提
心,发心的力量奇大无比。再如提得起、放得下,以及般若、智能、明理等,都是无上的妙药,都可以我们的心病。
12遇到情绪不稳、心情起伏不定,动不动就容易生气冲动,克制不了自己的人,要如何帮助他改善这种状况呢?
情绪不稳,彷佛只有三条腿的桌子;缺了一只脚,支撑力量不够,基础不好,当然就不稳了。
人也是一样,做人的心智不健全,情绪不稳,就会感到世间一切都不公平,因而对人生产生诸多不满,或是心生沮丧、愤恨,乃至嫉妒别人等。从
这许多不满、不平、不正的心理,就会造成情绪不正常,于是暴力、乖张、不讲理,言行就会有偏差。
情绪失控的人,自己没有办法,当然要别人帮忙!谁来帮忙呢?拜佛,佛祖会帮忙你!念佛,佛陀会加持你。你要打人,你要发脾气,你就念佛,可能一句佛号就能熄下瞋心,自然就不会打人了。
俗语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情绪是自己的,还是要靠自己解决。自己觉得很懒惰,就要勤劳;自己觉得萎靡不振,就要打起精神。要用感恩、知足、惭愧、反省、乐观、明理、感动、发心来对治。平时就要养成不怨人的念头,要懂得「改心、换性、回头、转身」。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一转,转迷为悟、转弱为强、转暗为明、转痴为智;懂得转化,人生就会有不一样的境界。
13人大都有很多不良的习气,像好财、贪、喜欢谈论是非八卦等,有了恶习要如何去除?
平常我们讲:「烦恼易断,习气难改」,指的就是说人的习气不容易更改。《大般涅盘经集解》指出「罗汉断三界结尽,而习气未除」。金刚经是哪个教派的著作
至于如何才能对治恶习?首先要靠自我观照,要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毛病。《大乘要语》说:「习气不离心」,我们应该要看的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毛病!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这是最大的恶习。
如何改习气呢?除了勇敢认错、决心改过,还要有大智能、大忍力。我们有了无生法忍(注)的智
能,自然能消除业障,去除恶习。革除恶习一定要靠自己的恒心、毅力,要时时自我砥砺,只要自己肯下决心,不断的自我鞭策,久而久之,习气就能慢慢消除。
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
14家中有智障兒、精神病患、植物人或失憶症的病人,家人應如何坦然面對,共度難關?
現在的科技十分進步,但人間的苦難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如果家中有一個病苦的人,帶給全家人的負擔、罣礙,真是無以復加!
世間很多事,是福是禍也不一定;對於世間上的好與不好、幸與不幸,都不是絕對的,重要的是如《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註)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大方等大集經》說,菩薩也有百八因緣著痛。所以對於家裡有殘障的親人,更應該發揮愛心,不可以嫌棄,這都是因緣;能用佛法的角度來看待,知道這一切都是給我們有機會來行慈悲,讓我們有機會接受考驗,就會歡喜接受、勇敢面對。
有殘障的家人,到底是福是禍,不可以一概而論。有的人因為家有植物人或智障兒,更容易激發菩薩愛人的慈悲心。
常不輕菩薩
又作常被輕慢菩薩。略稱不輕菩薩。
《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中說此菩薩每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眾人聞言而有生怒者,以瓦、石、木杖等擊之,然常不輕菩薩恭敬依然,乃至遠見四眾,亦復禮拜讚歎如昔,以故增上慢之四眾稱之為常不輕。
15佛教常说「业障病」,因业障而生病,要怎样才能消除业障呢?
佛教常说「业障病」,因业障而生病,要怎样才能消除业障呢?经云:「业不重不生娑婆」人到世间上来,除非是菩萨乘愿而来,否则一般凡夫莫不是随业而来,业不重就不会来世间做人了。业是我们生命流转、循环的一种连带关系,从业障的人生所引发的病,当然就是「业障病」了。
其实,除了业障病以外,还有很多的业障。例如:穷是业障,没有人缘,也是业障;生命没有欢喜、人生缺少助缘,这都是业障。有的人本来飞黄腾达,可是有朝一日,业障现前,一切都昙花一现。业,就是行为的造作。虽然今日的境遇与过去世的因缘有关,但如果今生忏悔、行善、修福,也可以消业。消业就等于衣服脏了、身体脏了,要洗刷洗涤。同样的,要消业也要有工具,也就是要发愿、行善、积德、培福,才能消业。
所谓「有光明就能去除黑暗,有佛法就能求得平安」,忏悔发愿,就等于一面除草,一面播种,能从积极面去行善培福,一旦善的业缘成熟,自然就能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了。
16有的人眼光短浅、心胸狭隘,看不到更大、更美;看不到欢喜、彩、光明,对于这种心理上的愚闇,如何点亮心灵的灯光?
《观心论》说:「灯者,觉正心觉也;以智能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一个人能点亮自己心灵的灯光,可以看到世间的万象,看清人我的关系,建立自他更好的因缘。
心灵的灯光是什么?智能的灯、慈悲的灯、善美的灯、明理的灯、道德的灯、惭愧的灯,你要点亮哪一种灯呢?一个人有道德,就是一盏圣贤的明灯,求道者自然慕名而来;一个人有能力又肯助人,就像一盏明灯,日久自然近悦远来;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就是一盏明灯,很多人会心无罣碍的向他投靠。
一个人,既然可以向明灯一样,我们自问:我可以做家庭中的明灯吗?可以是点亮社会的明灯吗?可以是照亮全人类的明灯吗?灯,不要别人替我们点,要我们自己点!自己的心灵就是手电筒,储蓄能源,随时都可以点亮心灯。唯有我们自己点亮心灵的灯光,才能照亮前途,活出希望。
17佛教对器官捐赠有什么看法?
器官捐赠是资源的再利用,是生命的延续,也是同体共生的体现。在佛教里认为身体不是「我」的,乃四大假合而有,就如旅店般供我们今生暂时居住而已。
关于器官捐赠,主要有四点意义:
生命延续:生命由业力维系,业力如念珠的线,把生命的前生后世串连起来,延续不断。透过器官捐赠,带给别人生机,也是自我生命的延续。
内财布施:佛教有财施、法施、无畏施(注)。财施又分内财与外财;金钱财物是外财布施,器官
捐赠就是内财布施。佛陀当初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为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示范,今天的人类更应开阔胸襟,透过器官布施,,让慈悲遗爱人间。
资源再生:器官捐赠让即将朽去的身体得以废物再利用,是资源的再生。
当你捐出一个眼角膜,就能把光明带给别人;当你捐他一个心脏,就能给他生命的动力;当你捐赠骨髓,就是把生命之流,注入他人的生命之中。
同体共生:世间万法,都是缘生而有;人与人之间也是依缘而存在,我们仰赖别人的因缘而活,自己也应该给人因缘。器官移植打破了人我的界线,实践了慈悲的胸怀,体现了同体共生的生命。只要有愿心,透过器官移植,我们就能把慈悲、爱心,无限的延续、流传。
无畏施
财施、法施、无畏施为三施。即
财施:不侵他人财物,又能将自己的财物施与他人。
法施:为人说法,令其开悟。
无畏施:无伤害之心,并施与安乐,令他人无所忧恐。
18复制生命会产生什么问题?
讲到复制人,世间上无论什么东西,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复制人、复制牛、复制羊,必定有它的因缘果报。如果没有因缘,就如一粒葡萄种子,把它放在桌上,它一定不会长出葡萄,因为它需要有泥土、水分、阳光、空气等因缘;因缘聚合,它就会开花结果。
因此,将来科学上无论发展再大,但都不会超出佛学的「缘起法」。因为宇宙万有的一切,都是缘起法所生,这是「法尔如是」,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对于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讲的业力、业报,主张自己的行为一定由自己负责;现在讲基因改造,这不就是业力内容的申论?所以只要我们行善不造恶,这不就是基因改造吗?只是名称不同,意义是相同的。至于科学的研究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是不能超过佛陀最初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只是一般凡夫往往不懂佛陀「缘起法」的甚深微妙。所以我们也只有以客观的立场,再虚心探讨,以求未来的真实。
19佛教的修行法门何以有次第之别?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大海,原同一味,只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因此佛陀不得不开设权实之教(注),乃有先后次第之别。
初学佛者想要进入佛法堂奥,可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信:就是信仰的意思;解:就是慧解;行:就是修行;证:就是印证涅盘解脱,这是修行的最后目标,也是证悟的最高境界。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修行实践的依据。除了信解行证的修行次第之外,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次第、闻思修三慧的修行次第、止观双修的修行次第、四禅八定的修行次第、境行果(注)的修行次第,以及五停心观(注)的修行次第等,也都是得度之道。这些修行次第都是
为了引导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走向觉悟,彼岸,从黑暗的阴谷走向光明的大道,从污秽的世界走向清净的佛国,从迷执的凡愚走向解脱的圣道,一切众生能够如实奉行实践,最后终能证悟得度。
权实
权,权谋、权宜之义,指为一时之需所设之方便;实,真实不虚之义,系指永久不变之究极真实。实教,乃据实述出佛陀自内证之法,系为究极根本之教;权教,乃为导人入于实教所设之方便教法,至实教境地后则当废权教。
境行果
即境、行、果三者之并称。
境,指观照、信或理解之对象;
行,由观境而起信解之修行;
果,指因其修行而得之证果。
五停心观
为息止惑障所修之五种观法。又作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五门禅。即:
(一)不净观:观想自他身之不净而息止贪欲之心。
(二)慈悲观:又作慈心观、慈愍观。观想由拔苦与乐而得之真正快乐,以对治瞋恚烦恼。
(三)缘起观:又作因缘观、观缘观。乃观想顺逆之十二缘起,以对治愚痴恼。
(四)因缘观:乃观想诸法悉由地、水、火、风、空、识所和合,以对治我执。
(五)数息观:又作安那般那观、持息念。即计数自己之出息、入息,以对治散乱,而令心念止持于一境。
20如何知道有他方诸佛的存在?
佛教的时空观主张「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经中经常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明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存在。但凡夫不信有他方诸佛,因为没有亲眼看到。
释迦牟尼佛出生、修行、成道在人间,是有史可考的圣者。佛陀不是唯一的,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已有多佛出世。如《佛说七佛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九十一劫之前,有毗婆尸佛、尸器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波佛先后住世。在《法华经˙授记品》中,释迦牟尼佛一一为诸大弟子授记未来当得成佛,如大迦叶号为光明如来,须菩提号为名相如来,目?连号为多摩罗跋旃檀香佛等。此外,根据《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等许多经典的圣言量(注)可以证知,在无限的时空中,每一世界都有诸佛在教化众生,足证确有无量无数的他方诸佛存在。
十方诸佛如同旷劫明灯,示以众生得度的方向,并且佛佛道同,光光相摄,展转相承,使真理之光永不断绝。
圣言量
一切智者所说之言教,称为圣教量。
圣教量之条件有三,即:(一)不违圣言,(二)能治杂染,(三)不违法相
21瞻礼佛像的意义为何?
佛陀应化世间的身已涅盘两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只能瞻礼到佛陀的圣像,初学者也只有从圣像上才可以对佛陀庄严的相好、慈悲的金容稍有认识。现在就以佛陀的圣像来说明我们对佛陀应有的体认。
佛陀的圣像,有人说这是偶像,为何要向偶像顶礼?从事相上来说,佛教徒修行应该要有目标,佛像可以启发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的修持,透过瞻仰佛陀慈悲的圣像,摄心正念,顿息贪瞋妄念;礼拜佛陀庄严的相好,行为自然端正,不敢放逸;我们对佛像恭敬顶礼,此时凡夫心与佛心交流,就会有所感应。所以,学佛者要向佛陀圣像顶礼。
22